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乡村振兴视阈下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时间:2024-09-22

吴晓峰 刘曼桐 储美玲

摘要:十九大明确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具体方法论;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是一大发展手段。在此背景下,本课题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基于全椒县滁菊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从产业政策、发展方式、营销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路径

1.前言

1.1研究背景

全椒县文化艺术底蕴深厚,曾被国家授予"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年度之乡"。全椒县地处中国安徽省东部,滁州市南部,有"江淮背腹"、"吴楚冲衢"等别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全椒县坚持长期发展支撑性产业,推动滁菊产业结构调整,把全椒滁菊这个品牌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带动其他的产业发展。全椒县不断恢复县域生产风景,以县域特色谋求产业发展,分步实施,统筹推进,形成“生态宜居县城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风气美”的三美新全椒。

1.2研究意义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深入研究县域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路径,宏观层面上,有利于准确把握国家政策、产业发展以及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与发展规律;在中观层面上,通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与区域性特色的产业发展,有利于拓展其理论外延;微观层面上,挖掘全椒县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不足,提出相应对策,有利于为其他区域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多年来通过各地的实践证明,特色的县域产业不仅可以美了乡村,富了民,也能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滁菊名列中国“四大药菊”之首,产于滁州的滁菊更是占据全国总产量的六成左右,打造好“滁菊”这张滁州市靓丽的特色产业名片,有利于实现其文化、社会、经济三重价值。

2.全椒县滁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全椒县滁菊产业基本概况

全椒县的滁菊产量占了全国的六成,远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滁菊发展已成为打响全椒县品牌的一个特色产业产品。以滁菊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全椒县提供了新的消费亮点,促使县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促进了全椒县经济的转型升级。虽然目前全椒县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像滁州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施集滁菊茶厂、全椒环滁滁菊专业合作社等大型滁菊生产销售服务企业,但是目前全椒县滁菊产业并未形成一定规模,部分企业在其产业发展的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缺乏人才、营销效果较低、资金不足、品牌影响力较差等。所以,要进一步推动滁菊产业链结构调整,有必要对全椒县滁菊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2.2全椒县滁菊产业发展现状

2.2.1种植规模现状

全椒县种植滁菊的历史已有百年,清朝咸丰年后,全椒复兴河西村开始有村民种植滁菊,而后,逐年发展到三合、马厂一带。1953年全椒滁菊产量已经高达1.4万斤;20世纪60年代全椒县滁菊总体产量远远超过滁县,成为滁菊产品的主要原料生长地。如今滁菊作为安徽省地理标志性农产品,其种植规模和数量占据了全省六成左右,种植面积高达5000亩。但受其传统工艺的影响,滁菊产量不稳定,2016-2019年烘干滁菊4年年均产量仅36 吨,收购产量如表1。

2.2.2营销模式现状

根据相关调查,滁菊消费人群的年龄跨度较大,且各年龄段比例差距不大。且消费人群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其社会文化消费氛围较高。滁菊的消费群体主要针对中高收入人群。以下将从品牌与营销组合方面分析全椒县滁菊发展现状。

(1)品牌方面

经查阅,滁州滁菊的品牌仅仅有菊泰、金玉、燕李在当地较为出名,品牌知名范围不广,说明其品牌塑造力较为欠缺;全椒县的滁菊包装同其他同类产品差异不大,当地居民对产品各品牌之间差别影响不深,非当地居民可能更是知之甚少,产品替代程度大,顾客忠诚度较低;再者,市场上滁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以次充好现象屡见不鲜,影响滁菊产品整体美誉度。

(2)营销组合策略

滁菊企业目前主要产品是菊花茶,产品组合较单一。菊泰、金玉、食品科技三大知名企业主要经营业务如表2;就滁菊产品定价来说,滁菊系列产品定价较高,一般消费人群较难承担起价格水平;目前滁州市内仅有极少数滁菊专营商店,大多数线下销售网点则多分布于百货市场或茶叶商铺,线上专营店则只有包含菊泰、燕李在内的四家;从主要几家企业的线上线下促销方式来看,其采用的促销方式大多为传统模式,营销模式也无非广告宣传与价格调整等,未能体现出全椒縣滁菊的特色,创新度较低。

3.全椒县滁菊产业现实困境分析

3.1滁菊生产链中的问题

全椒县滁菊花品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滁菊的气候因气候高,上半年土壤不干燥,中间降雨影响大。有一些农民根据自己的经验种植,并不科学地种植。因此,滁菊的产量得不到提高,同时继续种植,品种变老,花顶质量下降,导致滁菊质量下降。

3.2滁菊加工链中的问题

在滁菊加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目前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不足,滁菊花中心大,黄酮、油脂含量高,很难烘干或烘干,需要特殊设备先进行烘干以后才可以继续进行。但是当地大部分的农民没有烘干设备,只能送到有此设备企业进行加工。但是由于采集时间集中,很多农民在同一时间将大量滁菊送至相同企业进行加工导致企业负担加重。很多滁菊未进行加工就已经直接枯萎,给滁菊种植户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3.3滁菊流通链中的问题

滁菊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滁菊的知名度还比较低,尽管滁菊的历史悠久,但是滁菊的消费还没有进入“全民时代”。因为根据调查滁菊真正的进行有组织、有规模、有结构的生产于1999年,根据大致推断滁菊产业的发展目前的大部分的投资和注意力还是在生产这一环节。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扩大总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我们对滁州等地的消费者进行无序任意随机调查,从100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进行整理分析,得知滁州的菊花在当地的知名度可以达到86.74%。但是,安徽省滁州市以外的地区,知道滁菊的人数占比却锐减,只占38.14%。滁菊居四大白菊之首,滁菊居全国首位市场人气明显偏低。

3.4滁菊消费链中的问题

滁菊消费链条上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为滁菊产品的组合比较单一,以滁菊茶为主,滁菊枕头、滁菊饮料等新产品所占比重较小。

其次,滁菊产品的销售渠道十分的固定,没有任何的创新性,一直保持单一的销售路径。根据市场营销中的4c理论可以得出,便利性是获取顾客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价值体现,企业如果想要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就一定要做到为消费者提供最大的购物和便利。

滁菊的营销策略效果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市场调查显示,67.44%的顾客认为滁菊的口感过于涩口,相对于同为菊类的花茶口感会差很多。76.94%的客户认为滁菊的商品销售价格过高。81.23%的客户认为滁菊的包装单一没有任何特色,不能突出滁菊白菊之首的优势,尚未形成品牌效应。另外,滁菊的广告的投放方式过少,知名度较低,根据调查统计将近85%的人认为促销手段以及宣传策略应该得到一定的改善。

4.全椒县滁菊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4.1加强政策扶持

加大政府对滁菊的重视程度,为滁菊产业加大资金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税收政策的支持和财政补贴的支持是政府促进工业迅速发展的必要手段。在滁菊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发展资金,扩大滁菊种植产业规模,更新种植滁菊的技术装备,引进先进人才成立专项小组。

4.2改善发展模式

目前安徽省滁菊的种植并不集中,大多为农民的自主行为并无专业的指导以及控制,不但种植滁菊农民的收入同时滁菊的品质均难以保证。安徽省各级政府积极促进如何培养滁菊专项小组的成立, 促进相互交流学习成果,从而提升种植方案。并且鼓励滁菊工业化部署的地区,实现规模化生产,产品的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滁菊产业化系统的构建有地方特色。建立并实施绿色无公害滁菊生产标准,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对农药的品种进行筛选已经进行较为强制的规定,控制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构建“绿色”乔菊生产模式。另外,要强化滁州产业链中的法治以及合同作用。农户应积极与加工企业沟通,工厂应按照企业的订单标准,减少与企业的最终交货差异,避免因工厂供货质量问题而造成的违约。农民积极根据自身的情况在向专业的人士进行咨询后购买相应的风险保险,确保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可以是自己的损失降到最小。

4.3拓展销售渠道

目前,滁菊网上销售的只有滁菊草药科技有限公司,为了方便客户购买和加强对滁菊产品的宣传,滁菊加工制造企业应积极响应当前大数据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实施网络销售,构建滁菊专项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收集、发布滁菊生产、加工、销售信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滁菊文化,推广滁菊品牌,提高滁菊知名度,构建完整的营销网络。

4.4加强产业合作

滁菊是一种具有一定升值空间的的农产品。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如果在培育幼苗的时候出现问题,那么品种几乎一定会发生变质。这也是上世纪90年代滁菊由盛世最后却慢慢没落不被人们认知的原因。目前,滁州市大型企业的自主创造创新能力并未被重视。滁菊生产企业还是需要积极向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机构积极进行学术上问题的研究以及交流学习,机关企业事业和科学研究院共同创立滁菊技术革新研究小组,择优培养,加强技术训练和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生产加工技术,减少在各个流程中滁菊的单位成本。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主动研制新的滁菊产品,从而使滁州市滁菊品种可以更新换代,脱硫技术不断改进,按照生态、循环、再生的理念,开展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并且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加工设备,减少滁菊种植的单位成本,大大缩短滁菊的加工时间,同时保证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人民日报,2018-09-27(001).

[2]时磊.產业扶贫背景下地理标志农产品企业营销策略优化——以滁州市滁菊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20,59(24):184-188.

[3]李岚清,周君.乡村振兴下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福建省永泰县“四色”研学产业为例[J].当代县域经济,2021(03):66-69.

[4]吴来忠.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特色产业经济发展战略分析[J].中国产经,2020(24):41-4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