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的实践路径研究

时间:2024-09-22

刘伟 王轶群 王伟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工作者应以***总书记关于青年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劳动教育对象精准“画像”,注重改善高校劳动教育环境,不断优化以劳动教育为重心的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强高校育人共同体机制体制建设,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制度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氛围,共同推动大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关键词:劳动教育;职业教育;三全育人;五育并举

1.问题的引出

教育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劳动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1]坚持“五育并举”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健康全面成长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围绕常规性新闻宣传、思想道德修养与职业法规教育、劳动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内容展开,取得了积极成效,深刻影响并培育造就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人才。当代大学生拥有着较为坚定的理想信念、较为丰富的学识涵养、较为健康的身体素质、较为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较为基础的劳动才能。

但是,由于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伴随着数字信息化浪潮的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部分大学生及学生家长、高校教师忽视漠视劳动教育,高校劳动的育人价值有所弱化,劳动教育、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健全,劳动文化氛围不够浓密,在一部分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与问题。如何认识劳动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发展战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高校工作者认真加以思考。

2.劳动含蕴育人功能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而言,劳动文化(Labor Culture)以劳动为根本,以文化为表现形式,蕴藉着丰富的内涵,既是一种存在方式,也是一种价值体系。[2]这一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和文化普及,二是将劳动文化贯穿于每个人从小到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之中。[3]我国高校传承发展的劳动文化应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学、体力劳动实践、新生始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与劳动技能培训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文化习惯模式。

3.高质量劳动教育的优化路径

教育部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按照班杜拉(Albert 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结合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职业教育的经验实践,大学生群体的劳动行为是一种可以通过亲历学习和观察学习习得的行为。高校工作者应坚持问题导向,为受教育对象“精准”画像,立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具体要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针对部分大学生劳动意识缺失、劳动素养不足、劳动效率低下、对劳动过程不甚了解等诸多困局难题,通过多种路径实施高质量的劳动教育、职业教育,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培育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积累劳动经验,明确劳动方向,实践劳动行为,实现劳动梦想。

3.1积极推动认知维度的劳动意识教育

劳动是人类及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价值体认是劳动教育的核心。[4]要使大学生习得最基本的劳动能力,开展高质量劳动教育的第一步可以着手培养大学生群体的观察能力,强化大学生群体的“观察学习”过程,努力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劳动意识。新生始业教育时,可以着重加强大学生学涯及职业规划教育,有意识地对他们加以引导,大力宣传大学生劳动榜样,渗透劳动意识,引导大学生关心当下,“注意”自身周围的劳动实例,持续关注国家的劳动就业政策,关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果,摆脱他们的无所适从与迷茫困惑。同时,还需要有所侧重地加强心理辅导与劳动挫折教育,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3.2全面夯实实践维度的劳动技能教育

高质量劳动教育中,单单引起大学生的“注意”是远远不够,还需要注意“保持”。根据实践观察,大学生群体的劳动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在具体劳动教育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个体的综合能力水平,精准“画像”,设置合理的项目难度级别,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劳动活动或项目。对于劳动技能较弱的群体,应重点强化日常生活劳动培训,可以通过个人物品收纳、卫生扫除清理、水电木工基本维修等“生活思政”手段加以鼓励引导;对于有一定劳动技能基础的群体,可以通过生活技能展示、寝室星级评定等有效提升自我效能的手段加以持续巩固;对于掌握必备劳动能力的群体,可以通过科研调查、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等生产性、服务性劳动手段加以拔高助推,强化大学生的劳动“动机”过程,提高大學生群体的劳动获得感、幸福感。

3.3着力打造价值维度的劳动关系教育

人们在社会劳动过程中相互发生关系,生存型劳动映射着“个人与自我”的关系问题,服务型劳动处置着“自我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创造型劳动解决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因此,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在大学生择业就业阶段,更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治安全教育,通过劳动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影响人、改变人。劳动榜样的选择也要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特点,贴近在校大学生的劳动实际,从劳动模范、社会人士、毕业校友中以及在大学生群体中挖掘劳动典型及案例,正向传播、多维宣传,激励大学生习得劳动行为,提高劳动教育成效,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3.4加强劳动育人共同体机制体制建设

高校高质量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劳动文化环境。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重要场域,高校工作者应组织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劳动指导,创造性地营造劳动文化氛围,有效激活大学生的劳动激情。其次,要开发实施丰富的劳动课程,配齐配强专业化教师队伍,配套完善相关制度,制定分阶段、有层级递增的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再次,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教育力量融合,高校通过家校联系、产教融合等手段,强化“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联动,为大学生提供基本劳动保障、合理设立创客空间、劳动实训基地与志愿服务基地,有效培育固化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推动其实践劳动行为。

综上所述,高校工作者应按照“看得见、摸得着、可感知、有获得”的高质量劳动教育建设要求,积极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师生共同参与,分阶段、分步骤、项目化推进劳动教育各项具体工作任务,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制度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氛围,共同推动大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2020-07-15.

[2]马其南.新时代劳动文化育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7):45-48.

[3]王江松.劳动文化的复兴和劳动教育的回归[N].中国教育报,2018-11-22(8).

[4]成尚荣.价值体认:劳动教育的核心[N].中国教育报,2019-06-05(09).

[5]葛珊,童红兵.新时代专业育人、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三位一体的高校劳动教育新模式探讨[J].中国培训,2021(01):20-21.

[6]翁聪尔.社会学习理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培育与生成[J].才智,2019(26):46-47.

[7]新华社.***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N].人民日报,2021-04-14(1).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波财经学院劳动教育专项课题项目(社会学习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优化路径研究,编号13202018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刘伟(1984-),男,安徽安庆人,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人类学研究。

王轶群(1981-),女,浙江宁波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研究。

王伟(1984-),男,浙江嵊州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传播学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