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公司治理视角下的民航企业内部审计研究

时间:2024-09-22

高玉洁 蒋慧丽

摘要:民航业发展潜力巨大,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其扶持力度,如今,中国民航企业发展初具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但由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设立较晚,在公司的实际运营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民航企业应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合理保证全体股东和有关利益者自身权益,更好的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为企业提供监督、评价与咨询服务,从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有效降低企业风险,提升经营效率。本文以民航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剖析当前阶段民航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试着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希望对民航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审计;民航企业

随着我国民航业的蓬勃发展,行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大型航空企业特别是以三大航为首的航空集团不断兼并扩张,逐渐形成了垄断优势,在我国国民财富中占比巨大,已经成为把控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建立时间较晚,加之我国民航企业的起步更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就使得許多航空企业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够完善。内部审计目前在航空企业发挥的效能还不高,受重视程度也不够充足。本文基于公司治理视角来研究企业内部审计,通过分析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来探究如何促进航空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充分发挥其监督、评价和咨询的职能,从而加强企业管理,实现企业目标。

一、内部审计及公司治理概述

(一)内部审计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政府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强化国有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切实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要求国有企业施行内部审计。但这种带有强制性的推行方式并非企业源于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也不是企业维持生产运营所必须的,所以尽管理论上内部审计具有诸多优势,但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即使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依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随我国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间的作用也日益显现,许多企业开始积极主动的研究和探索内部审计制度,以使其有效的应用于企业防范风险、成本控制和财务预警等方面。

(二)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重点在于内外部关系的协调,基于两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正是公司治理产生的前提。在多重代理关系下,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概括如下:首先是要解决所有者(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不一致问题,具体表现为经理人对股东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这一问题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其次是要解决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具体表现为终极股东对中小股东的“隧道挖掘”问题;最后还要处理好公司与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运用科学的管理工具,对各方利益作出约束的同时,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价值。

二、航空企业公司治理特征

改革开放已经历了四十多年,我国民航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且在未来期间仍有上升空间。2002年底,由政府主导的三大航空集团重组完成,标志着中国航空市场以国航、东航、南航为首的三足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由于民航业的特殊性,在公司治理上也存在的以下几点特征:

1.股权结构单一

作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重要行业之一的航空运输业,以其行业特殊性而被大部分国营企业瓜分市场,其中,国营航空企业占到了我国航空企业市场的86.9%,而这些国营企业最大的特点是股权结构单一,突出的表现为政策和股权对企业发展的限制,给公司治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2.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

通常情况下,仅仅依靠独立懂事、监事会等机构不能有效的发挥监督约束作用,国有股东难以掌握管理层受托责任真实的履行情况,对于经理人的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完善,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会计信息失真等内部人控制问题,同时产生经理人违背忠诚义务,过高在职消费、盲目过度投资致使过高的资产负债率,经营行为短期化等情况。

三、当前阶段航空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分析

1.审计范围不全面,审计职能不清

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应当将侧重点放在企业经营过程是否有效、各项制度是否得到遵守和执行的审计职能,然而许多民航企业仅仅局限于对财务活动层面的审计,将财务方面视为内审的核心,刻板化的执行“查账“,而忽略了影响企业发展的其他重要层面的审计,生搬硬套现有的审计方式方法,没有和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也没有做过适用性分析,企业内部审计还停留在被动的差错纠弊阶段,对于风险防范、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效率关注度不够,由此分析得出,航空企业内部审计范围还不够全面,内部审计职能不清。

2.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欠缺

根据调查,我国大部分航空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不足,普遍存在财务部门与审计部门由同一领导控制的现象,这就使得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始终受到领导层的制约,不能独立的开展审计工作,导致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同时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也在不同程度上与其他部门存在联系,独立性难以保证。另外,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也普遍存在问题,没有给予其应有的地位,使其权威性大打折扣。

3.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一方面审计专业素质欠缺,航空企业招聘往往侧重财务人员的选任,而忽略审计专业人员的招收,致使从事内部审计人员大部分都未接受过专业的审计业务培训,而仅仅掌握财务知识是不足以高质高效的完成内部审计工作的。另一方面审计人对企业内部运行流程掌握程度不高,企业没有对从事内部审计的人员进行航空业务知识及企业运营流程的培训,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使审计人员不能提出促进企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4.审计整改落实不到位

当前航空企业内部审计普遍存在审计整改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一方面表现为被审计部门对于审计报告的提出的建议或工作改进方法的落实浮于表面,选择性整改或者有关部门之间互相推卸责任。另一方面表现为审计部门对审计整改的跟踪复审不到位。

四、公司治理视角下航空企业内部审计优化措施

1.拓展审计范畴,促进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有机结合

航空企业公司治理的领域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方面,要想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契合度,就必须从拓宽审计领域入手,对传统的财务审计向外延伸至预算决策等方面,同时注重非财务指标的审计,对于航空企业来说,可以将内部审计拓展至航空安全、机务安全、飞行技术审计等多个方面,为提升企业整体运力,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企业整体效益保驾护航。

2.合理设置内部審计机构,确保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

航空企业的审计工作很大程度上浮于形式,内部审计机构设计随意性强,许多企业为了简化工作程序,选择财务总监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方式,这种方式显然是不符合内审的要求的。建议企业改进内审机构设置,采用董事会和董事会下属审计委员会领导的内审机构,从而提升内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3.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传统抽样审计覆盖面小,审计深度不够,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应积极推进内部审计工作转型,淘汰传统的审计方式。提升内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积极开发符合公司需要的审计系统,从而优化审计方法,提升审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审计片面性的不足,将审计工作化繁为简,也能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完善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注意加强审计信息安全性管理,优化审计信息系统建设,避免重要数据外泄,提升内部信息获取和存储的安全性。

4.完善内部审计整改机制,建立审计全过程跟踪体系

应立足公司长远发展,完善审计整改机制,可以将整改落实情况与员工绩效挂钩,出台制度对未能按时进行整改的部门适当惩处。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实施多次跟踪,不断评价的工作方式,监督跟进整改效果,切实落实审计工作的闭环管理。

五、结论与展望

从整体上看,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企业科学经营管理基础之上的。根据以上分析,我国民航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存在着审计范围不全面、审计职能不明确、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足、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研究者针对民航企业内部审计进行完善。首先应优化内部审计环境,合理设置设计机构,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其次,加快内部审计升级转型,建设内部审计信息系统,从公司治理角度拓宽内部审计范围。最后,还应落实内部审计整改,发挥内部审计效果,提升企业生产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俊梅.浅析在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的地位与作用[J].时代经贸,2020(14):60-61.

[2]曹红梅.浅析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发展[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3):198-199.

[3]柴茹梅.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财会学习,2018(11):149-150

[4]晏鸿飞.关于企业内部审计增值性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9(13):102-103.

[5]杨秀梅.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基于沪市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会计师,2019(12):44-4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