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及其发展展望

时间:2024-09-23

秦孟洁

摘要:在202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了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工作,标志着中国在央行数字货币领域成功迈出了第一步。本文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与第三方支付工具进行比较分析,并从货币政策、支付体系、传统银行体系、全球货币体系以及普惠金融等方面论述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在中国的影响、它的发展趋势、以更好地完善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推广工作,并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关键詞:央行数字货币;影响;展望

一、央行数字货币概述

(一)央行数字货币定义

央行数字货币(缩写为CBDC)是一种数字形式的央行货币,可以以去中心化的点对点方式进行交易,即可在付款人和收款人交易双方之间直接发生,根本不需要央行充当金融媒介。

2020年,数字货币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这四个地区开始推广,加上即将举办的2022年冬奥会场景的内部封闭试点,标志着中国在央行数字货币领域成功迈出了第一步。目前,央行数字货币正加速落地,试点范围扩展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北京、上海等地已陆续推出小范围试点。

(二)发行背景

1.移动支付用户庞大

中国现代移动支付工具的发展也已位于世界前列,截至2020年3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8.97亿,其中作为移动支付领头羊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月活跃用户均已超过8亿,这样庞大的用户数量和优秀的移动终端应用为数字人民币的实现提供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2.数字人民币的技术设计和运行框架趋于成熟

数字人民币还支持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开放数字支付,以打造数字支付能对公应用的模式。数字人民币在中国各地迅速试点并广泛推广,再加上技术和操作上的无障碍无阻力,可以相信推出和普及速度只会越来越快,落地完成质量越来越高。

3.新冠疫情的进一步推动

新冠疫情的暴发导致电子支付需求上升,凸显了提升支付手段多样性、确保支付服务普惠和稳健运行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

二、我国央行数字货币与第三方电子支付的比较

(一)概念

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是支付平台、金融基础设施,它们可以被看作“钱包”,而数字人民币可以被当作所属“钱包”的内容。在数字人民币流通使用后,公众仍然可以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支付方式,但它们这些“钱包”中包含增添了央行货币的内容,数字人民币就是钱包里真实的货币。

(二)支付便利性

央行数字货币交易时支持双离线模式。目前来看支付宝等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非常依赖网络信号,如果没有网络信号,收款、付款等交易根本无法完成。而央行的数字货币在没有网络信号的情况下能利用智能手机的近场通信功能成功完成交易,无需绑定银行卡就可以完成支付,同时还能很方便地在不同支付平台之间直接进行互通交易。

(三)是否给付利息和费用收取

数字人民币与传统现金无异,都不会产生额外利息。虽然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这类“钱包”本身不会支付零钱的利息,但转到余额宝等货币基金里的零钱就能获得利息。未来数字货币的发展路径可能与这类货币基金相似,早期数字货币是替代流通中的现金,但未来可以转入理财类资金。

央行数字人民币是非盈利性的,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不向商业银行等机构收取流通费用,当商业银行流通数字人民币时也不会向公众收取兑换的服务费、手续费等费用。

(四)交易安全性

传统现金受到伪钞技术的保护,央行数字货币也有加密技术的保护,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钱包”是受账户安全系统的保护。

由于传统现金和央行数字货币都是法定货币,所以作为信用担保的是政府。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没有政府的信用背书,因此时刻会存在支付平台的背后机构未来会破产的潜在风险。

三、央行数字货币产生的影响

(一)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央行作为统一发行和监管数字货币的机构,可以全程实时观测追踪所有数字货币流通信息记录,既可以准确获悉当前的M0数据,强化央行中心化管理能力,又可以更加精准的制定货币政策,进而让银行准备金调整、逆回购、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更有针对性更加灵活。

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回笼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的,这种需求驱动模式不会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总量,避免了货币过量发行,所以在货币政策执行上影响不大。

(二)对支付市场整体格局的影响

我国电子支付格局现已出现头部第三方支付机构垄断市场局面,而且它们会悄然收集用户完整的支付数据记录,利用大数据技术制作个性化推荐的用户画像,能更有效销售产品来追逐更大商机利益,实际上侵犯了用户的隐私和权益。

央行数字货币既能对用户匿名保护,避免打着个性化推荐的幌子偷窥支付数据,又能管理规范金融科技类机构和公司的行为,促进支付市场的公平竞争,进一步优化完善国家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建设,打破现有第三方垄断支付市场格局。

(三)对银行业的影响

从技术上,不需要网络、银行、账户,央行数字货币依然可以流通运行。这会削弱甚至消除银行作为中介机构的作用,但能对金融服务机构有更多的自主选择,金融业市场竞争会更加充分。

从业务上,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汇业务会受到很大影响。未来央行数字货币和余额宝演化路径相似,能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自己的理财方式,这样就可能逐渐替代M1、M2。随着跨境支付发展,未来数字货币也会很大程度替代银行汇兑业务。因此银行如果不提高数据技术创新能力,传统业务发展空间只会逐渐被挤压。

(四)对全球货币体系的影响

货币作为国家信用的代表,时刻影响金融稳定性,一旦形成数字货币国际化局面,势必对一国的货币流动性、货币政策的实行和主权货币地位带来冲击,国家乃至全球的货币体系格局将面临巨变。

但其实数字货币要真正实现跨境支付和国际贸易,还有比如国家间数字货币的兑换、发行标准、地区技术条件限制、经济安全等众多棘手问题。目前中方跨境支付公司(CIPS)和支付清算协会选择与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合作,这会扩大人民币跨境支付的网络体系,为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打好坚实基础。

(五)对普惠金融的影响

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利用点对点支付和精准的支付数据来实行更具针对性的宏观经济决策,进一步促进金融普惠。比如在当今全球新冠疫情爆发背景下,央行可以通过数字货币直接定点发放补助救济款从而避免层级环节的无效浪费,让经济决策得以高效实行。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偏远地区或者低收入群体无法享受互联网的便利,甚至没有银行服务,主要依赖现金支付。央行数字货币的双离线便捷操作可以加大数字经济的覆盖范围,提高社会规模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更快发展,最终实现普惠发展的目标。

四、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展望

(一)建立健全数字货币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制

随着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工作的推进,相关的法律条文要先制定,应根据其他国家或地区在进行货币交易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及时预防未来发生利用数字货币进行不法交易的可能性,确保推广活动有序、安全、健康进行。在监管层面,完善参与央行数字货币发行与管理机构的准入门槛,设计央行数字货币的管理规范,明确央行数字货币的执行边界,做好风险防控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平衡。

(二)提升对数字货币的技术实力和硬件保障

虽然现有央行数字货币体系有相当高的信息安全保障,但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未来可能会存在技术安全隐患,所以为了保证绝对的交易信息安全,必须不断提高数字货币体系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大高频交易安全分析保障力度。其次,可以选择和当前领头支付平台商业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积累交流经验和技术。可以降低建设成本,加快研发速度,又可以降低银行在技术研发与信息安全管理上的压力,专职于数字货币的顶层设计工作。

(三)抓住央行数字货币带来的人民币国际化机遇

实际上人民币的国际化还有很多难题需要克服。截至2020年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占比还不到2%,与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國应积极稳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的跨境合作,加强央行数字货币与目前外汇管理政策的衔接协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渐培养央行数字货币交易区,推动数字货币区域化建设,实现央行数字货币在两岸三地的跨境贸易与投资。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效率,还能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鹏.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应用前景及问题探究[J]. 金融经济,2019,510(12): 3-7.

[2]陈海波,聂舒.央行数字货币的本质与趋势[J].中国金融,2018,894(24): 69-70.

[3]黄能.央行数字货币系统综述及影响简析[J].金融科技时代,2020,301(9): 54-57.

[4]张园森.央行数字货币探究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 当代经济,2020,513(9): 53-5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