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龙陵木城土巴拉音乐文化研究及传承发展

时间:2024-09-23

摘要:龙陵木城“土巴拉”音乐是木城彝族人民传统的少数民族音乐,在彝族人民的生活占据重要的地位,是龙陵木城彝族音乐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土巴拉是一种来自大自然深处的声音,是一种不加以任何装饰的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而土巴拉乐器更是以独特的、浓郁、深厚的传统文化价值,并于2004年获得国家审批立项保护专利,其传承人王云常也被评为市级传承人。而在近几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传统音乐文化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压力,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鉴于此,本文则是写一篇关于龙陵木城“土巴拉”音乐文化研究及文化发展传承的内容,给传统少数民族音乐发展提出借鉴。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乐器;发展;传承

1.龙陵木城“土巴拉”音乐的发展和现状

1.1发展

龙陵木城是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县城,木城于缅甸更是只有一江之隔,更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木城彝族人民并不屈服环境所带来的困难,而传承人-王常云更是用尽自己的全力在“土巴拉”乐器上下足了功夫,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王云常的脚步踏遍千山万水,走遍了龙陵木城各个村寨的角落,整理收集流传在木城的傈僳族、彝族香堂人民歌小调50多首,不但为其谱成旋律,还为其创作了少数民族的语言。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土巴拉”乐器有其自己的发生特色,音色旋律竟是动人心弦,清新自然, 比如小三弦。还有一些民间活动中的声音,比如祈雨过程中拔地鼓乐器所发出的声音,竟是那么饱满雄浑,充满来自大地的力量。由此,木城人民就把土巴拉这样的少数民族音乐搬上了舞台,在过去的几年当中王云常带领着团队到各个地方去演出。然,人们想到这样的方式并不能将土巴拉这样是的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于是从脱贫攻坚以来木城人民就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文化与党建文化相融合的路径,实施了“五个一”工程,即建好一个阵地编创一批文艺节目、保护一批民族文化传承人、建设一支专业的文艺表演队、打造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站)。实现了每个乡都设有文体活动中心、村(社区)设有多功能文体活动场所、自然村有农民文化大院、党员活动室和文艺演出队(打歌队),坚持经常性地开展演出活动,形成了“晚晚有歌会,节日有展演”的群众文化景观,被群众称为没有围墙的“星光大道”,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传播文化的热情,乡文化站职工王云常整理的彝族“土巴拉乐器”演奏就成为木城乡的金字招牌。

1.2现状

在漫长的历史长流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文化的发展,传统音乐文化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压力,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木城“土巴拉”音乐在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当中,在民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积淀,开展彝族音乐文化发展及传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彝族音乐未能获得广大传播,主要的原因是对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的挖掘力度还不够,缺少像傣族泼水节、纳西族洞经音乐、白族民居建筑等能充分展示文化内涵的载体。

而在,前几年,大家主要是重视对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并没有对“土巴拉”音乐传承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所以造成了现有的文化断层现象,缺少年轻一辈的文化传承人,缺少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现在的土巴拉音乐依旧是停留在刚出现时期,没有得到发展,而年轻一辈的人对土巴拉音乐更是无法掌握。

2.“土巴拉”乐器的特点

在木城民间,有一种天旱,或者天气过于炎热时由60岁以上长者拔地鼓这种乐器求雨的习俗,就是由年老的长者在地上挖个大坑作为声音发声的共鸣腔体,坑底盖上去山上找到的竹笋壳,并盖在挖好的大坑上,并且踩稳踩紧,之后在坑正中的竹笋叶上用刀尖旋个洞,将一种在事先就已经放好的一种叫地鼓叶的东西从洞口缓慢的拉出,而这时就有如同春雷的一般的声音从大坑里面发出来,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当地的村民说这样可以求雨,瞬时灵验,让百姓免于遭受干旱的痛苦,当春季来临万物复苏之时,农民栽种的庄稼发芽之时,田野变绿之时,人们就会吹响这样的乐器。因此,每到三月的春耕之际,彝族的香堂人就拉响地鼓,唱起小调,弹起三弦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根据拔地鼓的原理,王云常以竹片为原料,制作能聚气场的类似地坑的地鼓,上面繃上晒干的牛皮,以绳子代替地鼓叶,这样的创新,让地鼓这样的乐器更便于移动,神奇的是,仿制的地鼓发出的声音竟与祈雨的地鼓相差无几。

还有竹弦琴,在最开始时只是小孩抬在手里敲的玩具,只有一个小小的竹片,就只能发出单一的一个音,在王云常看来,一个音过于单一,且并不能表达出更好的音乐,于是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几片竹叶,这样就能发出几个不同的声音,并且产生了高低音形成了不同的旋律。还有一种乐器叮咚,王云常在小时候是用竹筒来装水吃,他发现长短不一的竹筒一起跺到地上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根据这个原理,他用长短不一的竹筒进行高低顺序的排列,产生不同的音节。还有竹琶,同样是用竹片来进行制作,用手里一个竹刮在竹琶上摩擦发出声音,并且能发出像青蛙一样鸣叫,且高低不同。

土巴拉组合中还有一种乐器的制作材料最方便,并且在2004年获得国家保护专项,而王云常也被列为专项保护市级传承人。在原来的“酒醉筒”是用木城当地一种名叫酒醉树,又叫鬼爪树的枝条,将其树皮按螺旋状剖开,还原树状,将树杆抽取,最后将抽取的树杆插入其中,用嘴吹树皮筒,上下拉动树杆,便会发出类似“酒醉、酒醉”的声音。改良后的酒醉筒,是用长约30厘米的紫柚木经过加工制成外壳,在紫柚木的中间挖去大约一厘米的凹槽,并在凹槽镶上金属发音管,在外壳前装上一音位指示管,用直径不足1厘米,长约35厘米的金属管制成音控杆。演奏时,左手半握乐器上半部位,用口吹气发音,右手上下拉动音控杆,即可发出所需音调,音位杆上推时音高,下拉时音低,坐、站均可演奏。改良后的“酒醉筒”,属于吹孔共鸣乐器,它具有竹笛的音色、音量,但音域比竹笛更为宽广,但在演奏起来与竹笛相比更加拥有其它的韵律,“酒醉筒”擅长表现其他民族乐器不能表现的下滑音。凡是声乐能演唱的润腔、旋律、音色,酒醉筒皆能演奏,并且不受任何曲调的限制,其音域相当于一架120贝斯的手风琴,24度音,音域为3组半,即F2~a2。滑音更是可以演奏的精妙绝伦,它可以在F2~a2内从最低音向最高音或与之相反,有当今任何中、西乐器都演奏不出的效果,它可以像葫芦丝那样吹奏多种吐音方式,其音色也更是一绝。

3.龙陵木城“土巴拉”音乐文化的价值

俗话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的少数传统音乐,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结,是华夏子孙深刻在心中无法抹去的文化记忆。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需要我们去研究、发掘、弘扬。而像龙陵木城这样的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值得我们去发现它,研究它存在的价值,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增添一丝光亮,当然在新的世纪我们要采用更积极,更开放的姿态,吸取世界上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我们也要把我们民族五千年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成果介绍给全世界。在此,我就简单的举出几个龙陵木城“土巴拉”乐器的价值:

3.1文化价值

应该说,在龙陵木城彝族和傈僳族地区人民群众的丧养祭把活动都离不开“土巴拉”音乐,演奏土巴拉音乐已经成为木城彝族和傈僳族,最具常态的音乐,且是习俗最具特点的形式和内容之一。土巴拉乐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地位是与当地文化传统离不开的。在最开始,土巴拉乐器是用来祭祀,让百姓免于遭受干旱的痛苦,当春季来临万物复苏之时,农民栽种的庄稼发芽之时,田野变绿之时,人们就会吹响这样的乐器。因此,每到三月的春耕之际,彝族香堂人就拉响地鼓,唱起小调,弹起三弦,燃起熊熊的篝火,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更具有紧迫性,我们要对土巴拉音乐进行创新化,使其不再只是为祭祀求雨服务,加强传唱性,让音乐变得更为通俗易懂,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音乐是一种文化,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感受文化,发现文化的根本,并发现文化价值。

3.2语言交际价值

从文化的审美历程而言,从年代久远却可以流传至今的文化通常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特点。目前,木城土巴拉音乐艺术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主要根源在于其已经成为彝族和傈僳族人民表达情感的最为重要的工具,许多的土巴拉音乐表达出了人们不擅于表达的思想,更具备一定的语言交际价值。土巴拉音乐艺术不仅是一种传承彝族和傈僳族文化记忆的事物,更是当地彝族和傈僳族人民群众日常娱乐活动的重要器具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武器”。木城彝族和傈僳族地区每逢喜庆佳节时,便会有王云常组织并带领队伍到各地表演,在获得丰收的喜悦时,就会有《跳起不怕脚踏皮》这样的音乐产生。这样的音乐更具有娱乐性。

3.3教育文化价值

在木城这样交通闭塞,且又平穷的地区教育俨然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是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教育促进社会文化的交流,教育过程本身是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文化进行选择、整合,形成新的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形成不同文化的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

4.当前贵州苗族芦笙音乐艺术的传承策略

4.1政府加强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于2011年颁布之后,进而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木城“土巴拉”音乐文化作为一种流传当地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发展需要得到来自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于此,当地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文件为“土巴拉”音乐文化传承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一方面,当地政府应建立相应的彝族和傈僳族“土巴拉”音乐文化研究馆,并配备必要的研究人员,加强对“土巴拉”音乐的理论研究,同时整理出版相关视、照片。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将旅游和“土巴拉”音乐文化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借助旅游更好地传承彝族和傈僳族音乐文化。同时,当地政府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将彝族傈僳族“土巴拉”音乐的线上传播和线下交流有机结合起来,扩大音乐的传播力度,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和传播“土巴拉”音乐文化。

4.2培养传承人才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点就在于必须附于人才能得以存在,换句话说只有依靠传承人的在,才可以使“土巴拉”音乐这一音乐类非物质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是这一民族音乐有更大的生命之力生存,在新时期必须重视“土巴拉”音乐人才培养工作,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像王云常这样的“土巴拉”音乐艺术传承人。一面,各级政府应重视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解决各种实际困难,解决他们目前的困难,使其得到传播;另一方面,相关的部门要培养好“土巴拉”音乐的传承人,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来参与这一保护项目。

4.3多方共同支持

“土巴拉”音乐艺术作为一种流行于当地且深受广大彝族和傈僳族人民喜爱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存在的意义,“土巴拉”音乐是与彝族人民同胞的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应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土巴拉”音乐艺术的活态传承工作中来。从政府的角度而言,一方面必须增强文化保护意识,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设立“土巴拉”音乐专项保护基金,用来增强苗族芦笙音乐艺术传承者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解决目前的一些实际问题,使他们得以全身心投入传承工作中來,二,政府可以寻找相关的专家来对当地的“土巴拉”音乐文化传承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做出相关的研究,并提出发展策略。从民间社团的角度而言,地方“土巴拉”音乐社团应在社区做好宣传工作,并且吸收和培养更多的“土巴拉”音乐艺术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同时通过各种表演为“土巴拉”音乐爱好者提供展示平台。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可以为学校土巴拉音乐社团提供相应的赞助,在扩大企业品牌知名度的同传时帮助解决“土巴拉”音乐资金窘迫现状,从而实现双赢。

4.4学校教育传承

应该说,除了传统的口传心授之外,学校教育也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巨大摇篮。日前,学校教育都分重视渗透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将本土优秀文化资源在课堂上进行利用,“土巴拉”作为木城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文化,可以将其引人到学校教育体系中来,通过开设更多的“土巴拉”音乐课程讲座,可以创办“土巴拉”音乐社团,从而使更多的青少年认识“土巴拉”音乐,让“土巴拉”的传承后继有人。

5.结语

综上所述,“土巴拉”音乐作为木城地区最具代表的传统音乐,其它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我们无法估量的,“土巴拉”音乐作为木城地区彝族和傈僳族音乐的一个重要元素,已经成为代表木城的一张重要的音乐名片,而乐器“酒醉筒”的改良和应用上更是得到了专利的保护,这无疑是对“土巴拉”音乐最好的保护, 在近几年中大家主要是重视对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并没有对“土巴拉”音乐传承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所以造成了现有的文化断层现象,缺少年轻一辈的文化传承人,缺少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现在的土巴拉音乐依旧是停留在刚出现时期,没有得到发展,而年轻一辈的人对土巴拉音乐更是无法掌握。在对“土巴拉”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当中,政府和学校要充当好专家的角色,政府要发挥好领导和指挥的作用,而学校则要发挥自己传播媒介的作用,为文化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彝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 编者:俄木沙马、俄木木果

[2]《彝族音乐文化传承与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编者:蔡晓静

[3]《彝族宗教仪式音乐研究综述》 编者:路菊芳

[4]《浅谈彝族音乐特点和文化》 编者:程莉华

[5]金尚会.中国彝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05.

[6]杨毓兵.凉山彝族月琴音乐及其传承与发展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2013.

[7]鲁庆华.文化生态视角下彝族音乐的危机与传承[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9:236-238.

[8]吕 婧,江雪娟.四川彝族音乐文献研究综述[J].艺术教育,2014,11:64-65.

[9]崔有昌.六盘水境内彝族民间音乐考察研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04:80-83.

[10]郑 波.云南彝族风格创作歌曲的美声演唱实践[D]. 云南藝術学院,2014.

[11]陈 然.歌声中的地理标签——以雷波地区彝族风俗音乐为视角[J].音乐创作.

基金项目:保山学院科研项目“龙陵木城”土巴拉“音乐研究及音乐文化发展传承”编号:XSKY05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何明芳(1999.9-),女,汉族,云南保山,在校大学生,研究方向:艺术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