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有关中国经济金融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

时间:2024-09-24

摘要: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政策带来了一些新的特点,代表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作为股权融资的领先运营商,金融行业在服务和自身发展上也有了新的发展,金融生态也出现了新的机遇。我们以中国银行业为例,来探讨“新常态”对中国金融生态的深刻影响,以及这些影响之下新的金融生态系统的构成。环境的变化势必会对金融业的银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国金融业发展也应根据金融“新常态”做出新的战略调整,通过实施经济发展、全面风险管理、不断优化业务结构等措施,以适应经济金融变化中的“新常态”,最终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关键词:经济金融化;影响因素

据《胡润财富报告2019》显示,中国"富豪家庭"数量已达392万户,虽然"千万富豪家庭"数量五年来首次出现下降,但富豪家庭和高收入家庭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对财富管理有着迫切的需求这为我国财富管理事业的多元化、全面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财富家族和财富管理机构打破了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模式,建立了客户与客户之间的动态银行关系。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财富观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进一步丰富财富观的内容体系,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不仅对财富管理的发展,而且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都具有基础性作用,影响深远。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新常态”及其主要特征

(一)"新常态"经济简述

作为一个近几年才出现的经济名词,"新常态"一词最早出现在201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第40届年会上,这是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和政治状况的总体描述和预测。在宏观经济领域,"新常态"是指从经济和金融危机中复苏的过程比较漫长和痛苦。 目前,"新常态"一词逐渐成为对中国经济现状的概括性描述。"新"是指与旧的不同,"常"是指稳定、平衡。这种趋势和不可逆转的发展状况表明,中国经济正在进入转型的关键阶段,如何通过创新理念和宏观管理方式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至关重要[1]。

(二)"新常态经济"的主要特征

这种"新常态经济"的形成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由于旧的经济增长模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也呈现出与以往明显不同的趋势。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金融机构需要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提供从投资管理、税务筹划到资产托管等多元化的产品。财富管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监管制度更加完善,财富管理结构不断变化,对传统财富管理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维护和保证客户安全,传统财富管理必须更加重视客户服务质量和产品经营业绩。随着家庭财富的不断积累,家庭单位中的理财需求逐渐增多,促进了理财业务蓬勃发展。如今,财富管理主要是为具有丰富理财经验的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全方位的财富保值增值服务。客户需求的广泛性和财富管理的长期性,要求金融机构提供从银行业务、投资规划、退休规划到继承等全方位的服务。财富管理公司为高净值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包括财富管理、保险、投资、信托、税务筹划、继承安排、房地产咨询、离岸业务等全方位的专属金融服务[2]。

(三)"经济新常态"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强有力的外部环境,中国银行业得以高速发展。中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在全球银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逐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常态"对中国银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随着财富管理行业竞争的加剧,财富管理行业在业务模式、投资目标、投资策略和治理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变:

一是在线理财产品增多。互联网通过提供基于互联网的财富管理服务,缩小了客户与财富管理人之间的差距,对财富管理业务提出了挑战。基于网络服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金融机构如何通过互联网与客户沟通,提供理财或规划产品,如何有效防控经营风险,使收益与风险相结合,最终实现最佳业绩。二是资产管理活动的管束加强。由于政府加大了对"洗钱"等非法活动的打击力度,出台了国际反避税政策,各国税收趋同,以及减少了对富裕客户资产的保密需求,阻碍了离岸活动的发展。2007年中国银行主动开展资产管理活动,国内其他主要银行和金融机构紧随其后。我国资产管理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资产管理下提供的产品主要包括基金、股票、保险、期货、黄金、债券等[3]。与传统的资产管理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三是资产管理公司与其他金融企业一样,面临着经营风险,多元化的产品服务也存在复杂多变的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监控和资产保护体系,有助于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传统的金融机构理财服务在探索投资银行、资产保管、理财规划、各种管理和咨询服务等新业务方面还比较薄弱,缺乏多元化、专业化的经营。资产管理已经成为国际大型金融机构的战略核心业务之一,其服务范围也优于传统的金融管理行业。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中国金融业发展战略

(一)战略目标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金融界的 "新常态"还没有完全显现。迫切需要对金融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定位,以便能够执行由此带来的新的发展任务。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国金融生态与 "新标准"的平衡,在 "新常态"经济活动中实现金融生态的新平衡。优化和更好地适应当今经济新要求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战略措施

为了更好地实现金融生态与 "新标准"的平衡,促进中国金融业在"新标准"下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分析中国金融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采取了以下战略措施。

建立创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基础上,以创新激励机制吸引人才,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和奖罚分明的商业银行管理制度。同时,我们将推动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建立优秀的创新评级体系,促进银行创新的可持续性。推动需求驱动的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只有在商业银行各方面的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创新才是可持续的。在 "新标准"下,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更加注重消费,提高生活质量。商业银行只有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和个人金融公司,特别是零售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满足市场需求。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出现,中国银行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银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即将结束。传统的完全信任信用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新标准",將创造出一种依靠创新刺激经济增长的新趋势。如果商业银行继续停滞不前,只会逐渐消亡。因此,只有激发创新的冲动,走创新型银行的发展之路,才能真正进入转型更新的传播新路径。金融业尤其是商业银行逐渐失去规模气候,进一步联合扩张只会增加银行发展的风险。因此,银行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走强势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要以善治、增效和节约资本为特征。

我国有资格从事资产管理活动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大型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托管机构、外部资产管理机构等。但由于我国资产管理发展起步较晚,这些金融机构的内部产品结构、服务模式和机制还无法达到资产管理市场的发展速度,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制度环境来看,部门职能与监管相结合的法律和监管体系,意味着金融机构不可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所提供的投资产品类型比较独特,主要以客户存款、政府债券、资产管理产品和贵金属为主,投资范围一般包括股票、债券、保险、基金、期货、信托计划、专户资产管理等传统金融投资领域。此外,公司部门和监管环境造成资产管理市场的复杂和混乱,混业经营的不一致影响了公司部门的监管环境。在未来的资产管理发展中,金融机构应提供全面的资产管理服务,提高资产管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培养全面的专业人才,并受益于市场发展机遇,等待国家金融政策的放开,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据应有的地位。

三、结论

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逐渐走上了"新常态发展道路",经济增速降低,体制改革艰难,经济结构优化和完善,经济政策转型调整。作为经济支柱产业的金融业,也在"新常态"下悄然变化。经济的"新常态"必然导致金融的"新常态"。金融业只有找到适应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对过去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素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才能实现金融生态的新平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睿知.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金融化发展探讨[J].明日风尚,2017(22):92-92.

[2]熊焰.浅析我国财富管理的发展趋势[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20,34(1):28-29.

[3]耿嘉昕.浅谈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市场监管和创新举措[J].国际公关,2019(12):290-290.

作者简介:秦振华(1989.7-),男,现任浙江产权交易所高级项目经理,主要从事国有资产处置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