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党校人力资源问题探析

时间:2024-09-24

王蕊

摘要:党校作为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学校,其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教育培训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党校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于其他部门,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流动性等特点,相对来讲,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党校这个特殊的教育部门,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由此,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需要做好党校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人才队伍质量。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党校;人力资源管理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最早是由胡德提出,并认为,新公共管理强调责任制、产出导向和绩效评估,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引入到市场机制中去,从而改善公共部门管理的新途径。我国国内学者毛寿龙指出,新公共管理的涵义是在政府部门引入和实行企业化的管理方法,应该依靠加强竞争和以市场为导向改善行政绩效,而不是依靠完善官僚机制、采用集权方式改善行政绩效的一种管理模式。

二、党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淡薄

我国的党校人力资源管理并未建立在科学管理之上,而是以传统的计划经济为基础,形成当前并未得到明显改善的劳动人事管理模式,并不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党校的领导者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中,没有意识到当前制约当前党校发展的关键是缺乏一支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同时,后勤人员的业务能力也有待加强。党校是优秀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还承担着党的建设理论研究,其人力资源质量与党的事业有着密切联系。如果缺乏宏观意识,不求改进,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合理的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将会不利于党校的发展和建设。

(二)党校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

一个组织内,优秀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够充分的发挥人力资源潜能,实现党校发展目标,提升党校党员的培训和教育质量。然而,当前党校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缺乏一定的自主权,主要是由于党校组织很容易受到政府制度的影响,存在形式主义现象,就限制了党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持续优化和改善,使得党校无法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同时,党校教师结构失衡,专任教师较为缺乏。党校不同于一般的高校,具有自身身份和任务的特殊性。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够成熟

党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改进,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优化,朝着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迈进,使得党校人力资源管理达到最经济、最合理以及最科学的状态。在党校的现代化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现代化管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关系到党校教育发展的成效。人力资源管理为了能够更好的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要讲究效率,以免降低整个组织的效率。现阶段,党校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较为落后。重要体现到人力的晋升激励机制不成熟,缺乏竞争机制。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将竞争机制加入到党校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够促进党校的发展。现阶段,党校在人员选拔、晋升、以及考核等相关的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人员选拔方式不合理,缺乏科学测评方法的应用;在干部晋升中缺乏民主监督;以上情况都会引起组织成员对党校人员选拔机制的不信任,使得整个的人力机制机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遭到破坏。

三、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提升党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策

(一)更新党校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新公共管理理论重视公共部門提供服务的质量,以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满足部门的最终价值取向。为了能够提高公共管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新公共理论主张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加入竞争机制。同样,在党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也需要逐渐打破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必须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合理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并做到人力资源配置地最优化。党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强调管理成本收益的同时,还要注重党校的服务效率和承担的社会责任,并将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二)实施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在党校建设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做出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特别是对于承担着优秀党员培训和教育工作的党校,更需要遵从党的领导方针,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需要符合其发展过程,需要与党校价值高度契合。只有在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情况下,才能够确定人员需求量、供给量、调整任务等可靠信息,有利于实现组织高效率的运转。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中,需要做好总体的人力资源规划,包含人力资源数量、素质规划和结构的规划等。并要求党校涉及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流程,保证党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党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必须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因此,在党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健全职位分类制度、竞争激励制度、人员培训开发制度等。对于党校发展来讲,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分类,才能实现党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简明化。比如,分为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后勤人员等,并根据不同的岗位建立岗位职责,并根据学校对不同岗位的需求建立相应的招聘制度和流程,进一步优化党校人员队伍和人员结构。

四、总结

党校的建设发展与党的事业有着密切联系,必须要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更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建立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不断的深化党校人力资源管理改革,适当的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促进党校人力资源的合理化、高效化、科学化配置,促进党校人力潜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实现党校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天祥.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17.

[2]易文悝.工作幸福感视域下省级党校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J].经济师,2018(12):32-3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