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创新

时间:2024-09-24

傅潇潇

摘要: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供应链金融具备着服务范围广、拓展层次广、金融风险低等众多优势,是现代供应链发展的主要融资模式之一。但是受核心企业管理范围有限等因素影响,其业务无法覆盖到整个供应链上下游,而区块链作为现代化社会下的新型互联网技术产物,为供应链金融创新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3]。本文通过对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研究制约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此为基础具体分析了“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以期促进供应链金融更长久、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融资创新

一、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一)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现如今,供应链的金融业务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开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将单一的融资渠道拓展到多方面,还大大的提高了融资效率,节省各企业融资所要的时间成本。通过我国金融人员等专家学者的不断探索和发展,目前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已经开拓了质押担保、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融资和预付款项融资等符合市场多元化的金融业务,并且大大丰富了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种类。

纵使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业务从极大程度上推动供应链全流程的业务管理,实现了资金的严密管理,但由于其发展经验不足和信息技术水平有限,并未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数据信息的真正可视化。线下供应链金融业务早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融资需求,更是面临着被淘汰的危机,所面临的风险来自方方面面,并且风险日趋复杂化和难以琢磨化,一旦在日常管理和监控的过程中,若大意疏忽潜在的金融风险,待时间积累到一定时间,隐形的小型风险将会发展到危害性强的大型風险,极其加大了风险的管控难度。

(二)供应链发展制约因素

1.商业银行授信额度有限,无法覆盖至下游企业

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各型企业发展规模不断装大,众多企业对融资需求不断扩大。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数量、金融和授信额度有限,无法满足庞大的融资需求。在现代化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操作方式主要是依靠核心企业的信用担保来判断是否提供贷款,而核心企业的有效覆盖率往往是在上下游和最上游的供应商、经销商和大型企业,常常忽视了信用度较弱、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对整个产业链条处于底层的中小企业难以进行有效的覆盖,加大了授信的难度[4]。

2.供应链上下游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具体表现在融资企业的资金状况、信用等级以及资金流向和经营性回款等方面[5]。由于中小企业数量过多,核心企业难以做到对整个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等级、财务状况、管理情况等各方面信息尽数掌握,并且对整个资金动态难以实现动态把握,无法切实了解每个企业的具体状况,从而导致整个供应链金额业务面临着许多未知风险,无法做出相应的风险规避和防控措施[1]。

3.业务操作流程不科学、不规范

商业银行在融资业务流程制定的具体过程中,因认识不足、经验有限、技术尚未成熟等因素往往在制定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并未通过聘请专业人士进行流程制定,也没有借鉴和学习前沿银行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模式,从而导致操作不规范和不合理,加剧金融风险。并且整个业务流程也未做到公开透明,个别部门存在着信息堡垒,无法进行信息的有效传递,甚至有的部门难以融入外部世界,形成了“信息孤岛”。

供应链金融业务所存在的问题,极大的阻碍了企业的长久发展和自身业务的拓展。一方面,因参与主体过多,导致供应链金融无法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满足产业链下游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导致个别被忽略的中小企业融资需要无法得到及时的满足,从而妨碍其长久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供应链金融业务潜在的各类风险,难以做到对隐形风险的规避和掌控,影响着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恰好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系列问题,并且推动着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和存储上,从全新层面上推进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

二、“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

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金融从本质上来看都是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产物,但是从形态来看,一个属于新兴互联网技术和新兴金融模式。因此,两者的融合与创新必须从现有的金融形态和商业模式着手,以供应链金融为基础,以区块链为技术支撑并融入到核心企业,进一步带动供应链金融上下游的企业发展,形成“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全新商业模式。

(一)构建以核心企业为基础的区块链框架

核心企业作为整个供应链系统的主脑和维系者,承担着密切联系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职责。因此,构建以核心企业基础区块链系统具备着多维度的优势,通过密切连接上下游企业信息,可以有效整合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资源,实现高速率信息传达和管理,将价值高、实用性强的信息流传输到下游的中小企业,帮助更多末端中小企业获得较为优质的融资服务,推动整个供应链系统的企业共同发展。在区块链构建方面,区块链技术可以镶嵌到供应链系统内部以此密切联系上下游的各个企业,以数据凭证的方式对整个金融数据和交易数据进行收集、记录和存储[2],将所获得的金融数据和交易数据价值发挥至最大化。以核心企业为基础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优势主要在于区块链技术信息流的流动更加高效,并且对整个流动过程进行实时的追踪,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公开度和透明度。

(二)构建以互联网金融企业为基础的区块链框架

以互联网金融企业为基础构建的区块链框架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成熟和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主要照顾纵使建立了区块链系统的供应链金融也无法覆盖的对象[2]。相比以核心企业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该模式所能覆盖的范围更广、接纳的主体更多,可以有效照顾到处于供应链末端的企业,减少中小企业因自身信息技术有限、信用等级不足等因素而出现“落单“的现象,兼顾整体。

由于大部分处于供应链下游的中小企业主要特点都是信用度较低、资金实力不强和风险把控能力弱,因此在建立以互联网金融企业为基础的金融模式前,必须强化与第三方风险监管企业的合作,实现高效的风险监管。具体可以针对中小型企业的自身特点,构建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强的风险模型,防止因个别风险而引起整个供应链的大规模金融风险发生。在此种模式下,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灵活替代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角色,承担起资金供给方角色。不过为了保护投资人的财产安全和信息安全,维护其正当利益,除了增添风险监管环节,还要与银行建立亲密合作关系,学习和借鉴银行资金保管经验,自主拓展资金存管业务,从而有效保障各个主体的资金安全。与以核心企业为基础的供应链模式相比,该模式可以构建高效率、高水平和高质量的区块链系统,实现区块链系统整体水平的飞升。但是,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具备核心企业的数据和信息优势,在整个供应链系统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整合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所以此种模式更加适合长供应链系统。

三、结束语

虽然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在金融市场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目前来看,区块链技术仍然处于研发阶段,大量技术有待更新和升级,体制机制需要更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管辖,更多潜在的金融风险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把控。因此,为了转型和升级区块链技术加速其成熟应用,以及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需要发动社会各界包括政府、企业、银行和个人在内的力量,共同推进区块链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产业的影响能力。

参考文献:

[1]郭菊娥,陈辰.区块链技术驱动供应链金融发展创新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040(003):46-54.

[2]陈洁,宋梦莹.基于区块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路径研究[J].知识经济,2020,000(006):44,46.

[3]林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研究[J]. 新金融,2019,No.363(04):52-56.

[4]赵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探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v.40;No.288(06):80-81.

[5]杨慧琴;孙磊;赵西超;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信息平台[C]// 科技进步论坛暨第四届中国产学研合作论坛——创新引领十三五:区域,产业,企业与政策再定位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