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绿色产业视角下混凝土搅拌站技术管理探讨与分析

时间:2024-10-10

曾昭德,张凯峰,吴超,孟刚,欧阳孟学,吴雄,刘行宇,邰炜

(中建商品混凝土西安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116)

0 前言

随着土木建筑业的蓬勃发展,预拌混凝土企业与混凝土搅拌站应运而生。混凝土搅拌站作为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其不断产生和排放的粉尘、噪音和污水、废弃混凝土材料以及运输车排放的污染等与城市生态环境友好发展极不协调,被认为是脏乱差的不文明企业。在这种发展境况之下,以绿色经济的视角,运用现代化的技术管理建设绿色环保搅拌站,已成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1 绿色产业及其内涵

绿色产业是产业链整合提升的高级阶段,它是一种“生态—生产—经济”协调型的产业,是一定历史条件的必然产物。绿色产业指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前提下,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等各种有效措施,实现产品生产量的极大丰富,通过改善产品品质、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出优质、安全、充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最终实现产品经济效益的提高。绿色产业实现生产的全程标准化管理,其产品具有较好的品牌形象,优质优价,可以有效地保障生产者的利益[1]。

绿色产业具有开放型、持续性、技术先进性及标准化等主要特征。“开放性”即利用科技发展的优秀成果,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生产能力,并重视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持续性”即在合理使用上游产业投入品的前提下,注重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技术先进性”即注重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用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标准化”即绿色产业实行标准化全程控制,强调各环节产品的标准化,通过产品的标准化来提高产品的形象和价格,实现优质优价,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 混凝土搅拌站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混凝土搅拌站的起源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 19 世纪。1880 年,英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搅拌机。搅拌机通过底部框架固定在现场使用,还可以装在铁轮上,能在工地铺设的轨道上行走。1903 年,世界第一个混凝土搅拌站在德国汉堡建立。随后,美国、法国、日本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混凝土搅拌站。目前国际上著名的品牌有意大利 SICOMA,德国BHS、SETTER、REICH,日本 IHI、KYC,美国 TOHNSON公司等,搅拌站在技术水平和可靠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国外生产的搅拌站生产线一般生产率在 50~300m3/h,对于商品混凝土生产,搅拌站形式应用比较普遍。

我国自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研制混凝土的上料、计量、控制、搅拌一体化设备,于 1960 年生产出第一批仿苏式搅拌站,主要用于水利工程。70 年代中期,在北京地铁和上海宝钢建设时期开始生产较多小型混凝土搅拌站。80 年代后,为适应建筑业商品混凝土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混凝土搅拌站技术发展很快,许多科研院所与厂家合作共同研制开发了不同规格、不同形式的混凝土搅拌站。进入 90 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行业在我国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整体水平跟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搅拌站在降低能耗、提高搅拌质量、多功能化和大型化方面明显滞后[2]。

总结来说,我国的搅拌站建设经历了简易搅拌主机站—简易站—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楼等几个发展阶段。2009 年,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率先在成都郫县建成国内首座新型全封闭工厂式绿色环保混凝土搅拌站,标志着第五代搅拌站的成功面世。第五代新型搅拌站以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集成技术为指导,从选材、设计、生产、供应和产品 5个环节着手,以三大原则(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厂区建设优化)为基本目标,采取技术与管理措施,将“绿色”理念在预拌混凝土生产全过程要素中进行系统性体现,实现了预拌混凝土生产全过程的绿色生产[3-5]。

3 混凝土搅拌技术管理

绿色产业视角下的混凝土搅拌站更加注重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及与环境保护和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全程控制,在此要求下,混凝土搅拌站的技术管理工作应着重从混凝土生产技术管理和混凝土产品质量管理两方面推进。

3.1 技术管理

3.1.1 技术团队建设

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需有一个执行力较强的技术团队,因此应首先加强技术团队建设,不断完善技术管理制度,深化技术服务建设。这里首要的工作是打造团队意识,技术系统是一个团队,同时又是整个厂站团队的一部分。树立团队意识,首先要统一认知,明确共同的责任目标,在工作中磨合、沟通、激励,创造出一个和谐、团结、上进的工作氛围,让团队充满正能量,向着健康、活力的方向发展。在这其中有几点需要强调,首先是领导魅力的培养,一名优秀的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加强人格魅力的培养,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够得到技术系统其他同事认可与信服,在工作的开展中能够被视为榜样,从而在制度监督的同时,能用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使得工作高效运行从而取得成果。其次是团队人员分工的细化,在质量控制、基础原材料检测、日常基础管理等诸多技术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合理安排分配人员,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分工协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是人才队伍的培养。这是提升整个团队战斗力的保障,同时也是整体实力提升的前提。技术管理人员作为管理者应定期有效地开展培训学习活动,积极做好技术系统内部“传、帮、带” 的工作。

3.1.2 科技研发管理

绿色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要求产品具有技术先进性。因此,对搅拌站生产的混凝土产品应加大科技投入,注重引起并转化先进的科技成果,制造高端高品质产品。这就要求搅拌站技术系统在开展混凝土生产的同时,还要收集混凝土科技情报,引进高新技术,开展特种混凝土产品技术研发,利用技术实现产品的创效,同时占领产品高端市场,扩大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品牌。可以说技术创新科研创效是搅拌站技术工作的不变课题。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创效,通过配合比精细化、替代材料的寻找与利用等措施手段解决搅拌站普遍存在的上游原材料紧张、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问题。同时,通过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方法、工业废弃物的建材资源化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浆废水再生利用等措施实现混凝土生产的绿色化与低碳化。科技研发技术创效应在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开展,实现无质量风险的降本增效,能够提高搅拌站的技术竞争力,增强搅拌站盈利能力。

3.1.3 重点项目技术服务管理

重点项目的承接与产品供应是扩大企业与搅拌站知名度,树立企业品牌的最直接途径。针对承接重点工程项目,应建立重点工程台账,做好项目策划管理及专项重大工程施工方案,定期开展技术质量回访,依据进度做好与项目的及时沟通工作。

重点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一方面要了解整个项目概况,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特殊要求、施工技术难点、施工运距等内容,建立项目档案,技术攻关项目难点,开展混凝土试配试验,建立专用混凝土生产配合比,并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另一方面做好与项目施工方的对接与协调工作,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前期对接要有力度,加深了解认识;在后续工作中,注重互动和信息反馈工作,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主动开展技术服务工作,提升形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及后期的结构验收工作;在项目阶段性完工及整体验收合格后要汇总资料做好总结工作,积累经验做好交流学习与技术宣贯工作,为新项目的开辟打下技术基础。

3.2 产品质量管理

3.2.1 产品质量管控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本。质量管理工作首先要求生产全员要拥有较好的质量意识,质量意识的培养需要拥有良好的风气、氛围,在新员工入职时应先行进行灌输培训,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加深认识。只有牢固树立了质量意识,质量管理才会有强有力的保障。其次,质量管理应依靠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各部门、各岗位对混凝土质量应负的责任,理顺关系。只有分清权责,拥有高效的执行力,并制定奖惩措施,同时强调过程的规范化和精细化,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实现。第三是质量管理主要环节的管控。原材料的检验与验收是混凝土质量管控的源头工作,原材料质量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作为技术管理者应在满足保供的前提下,严把质量关,坚决不允许不满足标准和内控要求的原材料进厂,避免产品的质量风险。出厂与浇筑前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出厂混凝土由质检员检测合格后签单出厂,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浇筑较多出现因各种原因导致等待时间过长而工作性不佳的情况,此时前台客服应及时与搅拌站技术人员联系,确定能否泵送浇筑。对于退土与多方的混凝土调整由技术人员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厂。最后,做好质量回访技术服务。由于混凝土是以半成品的方式进行,因此,其后期的质量情况应予以关注并做好跟踪服务,全程关注混凝土产品质量是绿色产业的基础要求。

3.2.2 计量工作与资质管理

计量检测工作是一个制造信息的过程,为产品技术进步提供科学的认识方法和手段,是搅拌站与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提高产量、节约能源、降低材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等,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搅拌站计量管理主要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计量器具的管理,计量管理人员按照要求完善本单位《测量设备台账》,制定《年度测量设备周期检定计划》,按时送检和校正;二是做好计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计量管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素质,必须持证上岗,保证计量系统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第三,加强对计量问题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发现计量问题及时进行排查并加以解决。

资质管理,这里所指的是搅拌站实验室资质管理,资质管理保证实验室运行与管理能力,是产品质量另一项重要保障。因此,申请实验室计量认证与检测资质并做好资质维护工作是技术管理和质量保障的重要部分。

3.2.3 标准化管理工作

绿色产业的发展要求产品实施生产全过程标准化管理,这是产品质量工作的重要保障。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手段,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要实施标准化管理工作,首先要有一套严格标准化操作办法与制度,技术管理人员结合搅拌站具体情况开展标准化的宣贯工作,并监督开展实施与监督工作。通过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使得搅拌站工作流程标准化、工作内容标准化及工作方式标准化,这样才能保证工作开展流畅,从而减少人为的工作偏差,减小产品质量风险。

4 搅拌站技术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按照绿色产业的发展要求,当前的混凝土搅拌站技术管理基本处在发展与改革进步的阶段,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技术管理与科技研发力量不足

技术是企业与混凝土搅拌站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技术与科研投入的不足使得当前混凝土产品大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技术水平,生产的混凝土产品无明显竞争优势,在与同类型企业与搅拌站竞争时多以价格战为主,缩小了产品利润空间。而追求利润最大化使得混凝土搅拌站不能保证原材料品质与质量,从而增大了混凝土产品质量风险。

因此,对技术管理工作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技术管理要不断开拓技术培训途径,加大培训力度,不仅使技术管理人员还要使非技术系统人员能够很好地掌握混凝土生产与质量的技术知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在混凝土企业内部加强区域交流,区域内部各搅拌站之间的交流轮岗学习;对外争取机会到重大施工项目,同行业单位采取委培、短期代训的方式交流学习;针对科研工作加大支持,配备专业研发人员和专项经费,制定科研管理办法,寻求与高校和知名科研院所交流和合作机会。在制度上充分保证,智力上寻求支持,经济上有所刺激,从而打造最优的技术科研团队,保证行业领域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

4.2 团队意识不够、应急能力薄弱

整个混凝土产品从原材料进厂、搅拌生产、施工浇筑到最后的产品验收合格,需要搅拌站技术管理人员各岗位分工协作完成,同时需要厂站各部门间的紧密联动。技术管理团队包括当班的各个岗位工作及每天班组之间的交接工作,同时技术团队又是整个厂站团队的一部分,在管理工作中应与物资系统、生产系统密切配合完成工作。在目前的搅拌站技术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团队配合工作做的不尽如人意,技术管理人员没有产品生产的全局意识,对于突发事件往往因为经验不足或考虑不周到从而使得工作不到位,这不仅影响个人的工作效率,而且也会影响正常的生产,阻碍产品价值的实现。

在搅拌站技术管理工作中,技术管理人员应发挥纽带作用充分联动各部门开展工作,及时发现各部门配合方面的问题,并积极组织和化解,以部门带动部门,提升搅拌站整体团队的协作水平。应定期对质量风险源进行排查,对“更换粉料储罐、不同浓度外加剂交叉使用、不同厂家原材料混装、不同强度等级混浇”等重大质量风险源制定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对于“混凝土离析浇注、凝结时间异常、强度不合格”等突发质量问题制定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处理,降低质量风险及损失。

4.3 标准化管理工作执行力不到位

目前混凝土搅拌站管理形式粗放,标准化管理制度章程不能很好地实施,更谈不上精细化地开展技术管理工作,这极大地增加了混凝土产品的质量风险。这就要求技术管理人员做好标准化的宣贯和执行情况的监督工作,及时发现计量工作、实验室资质管理工作及日常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利用工作例会制度和专项工作会议制度有效地促使标准化与技术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执行与落实。

5 结语

技术管理是搅拌站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安全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切实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混凝土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工作,降低混凝土经济成本,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打造企业品牌具有重要作用。

在绿色产业发展的要求下,混凝土搅拌站及混凝土产品被赋予更多内容。这就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技术管理者更加精细化、标准化的实施技术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将思想站在高处,着眼细节,真正将技术管理标准化地落到实处。不断开拓研究新技术新产品,使得混凝土产品在生产及服役过程具有环境友好的特性,使产品与资源、环境及人口相互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