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韩两国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4-10-12

李金娜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31)

引言

多式联运作为集约高效的运输服务组织模式,旨在提供全程一体化组织的货物运输服务,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相互连通的集中展现。随着交通基础设施连通性的不断发展,为海铁、公铁等多式联运服务形式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前提,而且多式联运的发展也促使设施衔接、技术装备在更高水平上快速发展,对各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有效衔接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中韩两国建交近40年,经济往来不断增多,双边经济互信不断深化。多式联运作为一种将不同运输方式有机整合、构成一体化服务的运输方式,便于实现中韩间“门到门”的物流服务,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对两国间的交流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中韩陆海联运的基本情况

1.1 中韩国际物流运输时间、过关时间不断被降低

中国和韩国地理位置相邻、文化背景相似、经济发展互补。近年来,中韩两国的国际跨境贸易量每年持续增长,中韩相互依赖性逐步加强。作为基础的经济活动之一,中韩两国在物流运输领域的交流合作也日趋深入。2006年,在中、日、韩三国交通部长级会议上确定将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作为重点行动计划合作项目,2010年9月正式签署《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协定》及其第一阶段实施议定书。2010年12月21日,中韩两国开通了第一条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威海-仁川通道,随后,山东省相继开通青岛、日照、龙眼、石岛、烟台5个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运输通道。

中韩陆海联运以滚上滚下的作业方式完成装卸搬运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吊上吊下工艺,使港口装卸作业过程大大简化、作业灵活便捷,对时效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液晶显示屏、特种玻璃、鲜活水产品等货物的运输上具有较强优势,从根本上打破了特种货物海上运输的瓶颈制约。

1.2 中韩国际物流航线不断增加

近年来,我国本土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如青岛远洋大亚物流公司、中远洋等,纷纷开展了与韩国物流企业的合作,从而纵向发展了中韩国际物流航线。从地理位置来看,山东省与韩国的直线距离最短,从威海到仁川仅有93海里。由此,双方经贸合作关系长期保持着良好的态势。早在1995年时,韩进海运便在山东青岛设立了中国第一家物流分公司,由此也推动了双方物流迈向新台阶[3]。随着中韩陆海联运协定的签署,改变了原有单一的“威海—仁川”航线格局,中韩国际物流航线不断增加,已新发展了“烟台—平泽”、“石岛—群山”等航线。在2015年双方正式签署FTA后,随着中韩两国贸易往来不断深化合作,两国的国际物流航线继续不断增加与发展。

2 中韩陆海联运存在问题

2.1 缺乏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中韩陆海联运涉及多方向、多通道和广泛空间,需要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开展运输,同时依托“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战略,需要中韩两国间依托枢纽建立资源要素配置中心。山东省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尚未构建具有国际国内双向辐射能力的综合交通枢纽,特别是在本质和规律认识、顶层设计和事权划分、具体节点的空间规划、规范并推进建设、完善前期管理和加强服务监督等领域仍有诸多工作有待完善。

2.2 陆海联运信息连通不完善

多式联运信息互联共享总体滞后,信息传递“断链”现象较为严重,公路运输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业务信息管理方式较为原始,信息共享不够充分,信息传输延迟且不稳定。另外,受管理体制制约,公路运输和海上运输等运输方式都有各自的运输规则,信息标准不统一,给陆海联运造成了一定障碍。

2.3 尚未形成中韩陆海联运发展的良性生态

部门协作方面,铁路、港口、公路在运输方面还未形成体系,多式联运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在交通运输规划和建设的运输链中难以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的节点,未形成多式联运的网络系统,影响各方的合作与发展。(1)运输结构方面,公路货运车辆以中型普通敞蓬货车为主,高效低耗的集装箱车、特种运输车比重偏低,导致公路与其他方式进行联运时需要对货物进行换装,联运效率低下、成本较高,企业考虑成本、时效因素只采用公路运输,导致运输结构不合理。(2)法规标准方面,多式联运统一、通用的各种软、硬件法规标准体系还不完善,存在跨部门、跨行业间难以协调,执行困难的问题。 (3)企业规模方面,全省从事多式联运的物流公司,具有规模偏小,运输组织方式和手段落后,集约化程度低等特点。多式联运企业,骨干龙头企业活力不足。多式联运经营不规范,服务水平较低。

3 加快中韩陆海联运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国际物流合作标准化建设

只有从托盘到外包装等环节都实现标准化,才能促进中韩两国物流技术无缝融合,促进物流仓储中心的货物堆放标准化,促进中韩陆海联运的运输环节精简,进而降低运输成本、节约运输时间。中韩两国应建立高层物流标准化建设协作机制,努力实现中韩两国物流运输一体化,推动中韩陆海联运健康发展。

3.2 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承担着国际国内物流运输环节中的中转、集散功能,对多式联运发展具有全局层面的影响。山东省同韩国隔海相望,地缘相近,目前韩国是山东省第三大贸易伙伴,2019年山东省与韩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为283.2亿美元。为进一步发展山东省与韩国间物流合作,山东省需继续打造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形成以济南、青岛、烟台为核心的城市群,充分发挥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节点和海上战略合作支点的区位优势,搭建衔接顺畅的综合运输网络,打造多个在国家交通网中有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城市。

3.3 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

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是指服务于东北亚及新欧亚大陆桥沿线大批量货物在陆路和海路间高效流转的核心枢纽,具有广泛的物流辐射范围和面向国际的物流服务功能,是“西联中亚欧洲、东接日韩亚太、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大陆”的重要出海门户。建议山东省以沿海港口集群为依托,充分发挥陆海交汇点的区位优势、物流成本优势以及山东省陆海衔接的关键枢纽作用,着重实现软、硬件的相互连通,加强对周边区域提供物流合作的框架支持,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为多式联运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3.4 加快形成高品质物流通道

为加快中韩陆海联运发展,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加强跨区域的国际物流渠道协调,建设形成高品质的中韩物流大通道,提高物流效率,促进中韩两国经济贸易协同发展。

3.5 加强中韩物流企业间合作

依托行业协会,着眼两国物流资源及企业,加强中韩物流企业间合作的整体规划,促进物流企业合作,通过联合互动,推动双方经贸加快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