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19
张玉桂,李金平,王绒香,史秀玲
随着国家、地方、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显著,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而实现量值的准确可靠首先依靠的就是可靠的测量设备,测量设备是企业计量工作中获得测量数据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是计量工作的重要资源,它的准确性是实现计量工作公平公正,量值准确可靠的重要保证。“配好、用好、管好”测量设备,使其长周期正常运行,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公平公正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笔者在工作实际中参与企业测量管理体系审核以及本单位测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实践工作谈谈企业测量设备管理的理解及做法。
测量设备购置由使用部门提出采购计划,计划上报前,由各使用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对拟购置测量设备进行调查研究和技术论证,对设备的先进性(技术、安全、节能、环保)、可靠性、维修性、兼容性、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选配的测量设备固有的最大允许误差与工艺过程参数控制限的对应值之比应选择 1/3~1/10,一般选择时需要考虑行业特点,一般企业选择1/3,对于机加工行业或者其他精度要求高的行业选择1/5~1/10。经过评审择优选定,充分满足检测工作需求,设备、技术管理部门参与评审,提出最终评审意见,形成测量设备购置评审表并依据评审结果提出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包括测量设备名称、数量、用途(含使用部门和地点等)、主要技术指标(含准确度等级等)内容。采购部门按采购计划实施采购。为了是采购来的测量设备能第一时间使用,也可以在采购计划中要求提供具有检定校准资质的部门出具该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证书。
企业采购部门在接收到测量设备后,要依据购买合同约定对测量设备进行验收检查,重点检查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是否满足预期使用要求,功能是否正常,如有破损、残缺、质量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解决,直至验收合格,满足合同约定及预期使用要求,应做详细记录。验收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填写验收记录,设备移交使用部门并进入日常运行管理。
企业通常都按照设备性能及其在使用中的重要程度将其分类采取ABC分类管理办法。
A类测量设备是指列入《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中监管方式为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以及准确度等级高,使用位置和用途非常重要,作为重点管理的测量设备。B类测量设备指在法制要求、准确度等级和使用的重要程度方面低于A类测量设备,但其出具的测量数据对生产、经营、服务存在相当影响,需要对其进行周期检定或校准的测量设备。C类测量设备是指:对准确度等级要求较低或仅做现场指示类的,低值、易耗、一般指示、工具类测量设备,采取简约管理的测量设备。
建立测量设备台帐是测量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台账管理应该遵循重要程度分层级建立,如厂级建立A、B类测量设备台账、车间级建立A、B、C类测量设备台账,一般为了统计方便,建议几类台账使用统一模板,台账信息应全面详实。对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周期检定、校准完成要及时更新,能从测量设备台账直观反映测量设备当前状态,做到账物相符。如果有些企业能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测量设备台账,则将会更加方便快捷。
检定周期指“按规定的程序,对计量器具进行定期检定的时间间隔”。科学合理地确定测量设备的检定周期和校准间隔,是为了保证使用中的测量设备准确可靠,减少测量设备失准的风险。通常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规定大多数测量设备的检定周期均为一年,但设备使用部门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生产情况结合测量设备的使用频次及对生产的影响重要程度调整确定检定周期,调整后检定周期时间长度要小于国家规定时间长度。如个别使用地点的气体报警仪,每12个月进行检定时,均发现不合格,且连续几个检定周期均出现此种情况,则需要缩小检定周期,总的原则是以实际使用情况为调整依据。
为保证测量设备的可信度,设备使用部门每年都应该制定年度周期检定/校准计划,这是保证出具准确可靠数据的根本措施,计划表一般包含以下内容:测量设备的名称、编号、测量范围反映准确度的技术指标(如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或测量不确定度)、检定周期、承担检定或校准的单位、使用单位、上一次检定或校准的年月日、下一次检定或校准的年月日等信息。计划应做到合理、全面,对于通过CANS认可的校准实验室还应针对测量设备具体实际工作需要校准的参数提出具体校准方案。
ISO9000ISO10012ISO17025各体系标准中对设备的管理要求均明确要求测量设备必须经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测量设备使用部门必须按年度检定、校准计划及时将测量设备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企业内经上级考核部门考核合格取得考核证书并经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有效溯源。当然企业也会存在一些测量设备国家还没有检定规程或者校准规范,针对此种测量设备,使用部门可以与厂家进行联系,制定比对规范,进行适宜的对比。
为保证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测量设备在经检定/校准后必须进行计量确认。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调整、修理、验证、封印、标签等一系列活动。我们在这里指的计量确认主要针对计量验证,首先各生产单位要将在用测量设备送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校准,检定/校准完成后,得到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可表示为:测量范围、偏移、重复性、 稳定性、最大允许误差、分辨力等。再将获得的测量设备计量特性与测量过程对测量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认测量设备是否能满足预期用途。只有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计量验证才算通过,即计量确认为“合格”。经计量验证符合要求的测量设备,粘贴相应确认标识,确认工作结束。
通过本企业近几年的运行来看,计量确认依然是重点和难点,本企业计量确认一般分为两个步骤:计量要求导出和计量确认,下面以示例进行展示,示例中包含《测量过程计量要求导出记录》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记录》。
表1 测量过程计量要求导出记录Q/YSJC-JL-313
表2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记录Q/YSJC-JL-314
期间核查是指对测量设备在两次校准或检定的间隔期内进行的核查。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可以选择性的做,当仪器设备稳定性较差、校准结果不理想、使用频次较高、经常拆卸、搬运、携带到现场进行检测、使用环境较为恶劣的仪器设备都应该进行期间核查。
仪器设备使用部门可以根据选择准确度、分辨力、测量重复性、标准曲线线性、仪器说明书技术指标等项目进行核查。核查可选择参加实验室间比对、使用有证标准物质、与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另一台设备或几台设备的量值进行比较、对稳定的被测件的量值重新测定、高等级的自校准等方法进行。针对每台被核查设备制定期间核查方案,制定期间核查计划,实施期间核查后,记录期间核查实施情况及核查结果应对核查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潜在故障,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为保证测量设备的正确使用及后续的维护,各生产单位应建立测量设备技术档案,内容应包括:设备基本情况记录、设备说明书、验收记录、操作规程、历年检定证书、设备维护使用记录,设备确认记录、设备期间核查记录等相关资料。其中对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同类型数量较大的,可按类别建立技术资料。但对于大型的、精确度高的、价值昂贵的等测量设备要逐一建立测量设备技术档案。根据实际情况可建立数据库,利用计算机管理设备档案,不论采取何种形式,应有专人管理设备档案,并及时更新档案内容,便于检索,保证测量设备档案的完整,使之能准确反映仪器设备的真实情况。
测量设备的使用应由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并经授权的人员进行操作,对于大型的、准确度等级较高的、价格昂贵的测量设备要编制设备操作规范,明确设备的使用环境、详细操作过程及使用注意事项等,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范正确使用设备。每次使用前要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确认一切正常方可使用。测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过载、处置不当、给出可疑结果、已显示出缺陷及超出规定要求等情况时,均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恢复功能正常后,必须经重新检定合格或校准后确认有效再投入使用。
测量设备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随时可能发生故障,为保证测量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所以一定要做好测量设备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测量设备要有专人保管,制定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例如点检、定期的清洁、更换易耗品、润滑等。设备使用单位须建立设备点检记录、运行记录、交接班记录,做好测量设备使用记录和维护保养记录,包括发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对备用、闲置和不合格待修测量设备要进行封存管理,由使用部门提出封存申请,单位管理部门办理封存手续,办理封存手续后的测量设备要停止使用,加贴“封存”标识,采取保养措施妥善保管。 封存测量设备重新启用前,由使用部门提出启用申请,经单位管理部门同意,并对启用测量设备按规程规定的项目进行检定、校准,确认合格的即可投入使用, 并重新将启封测量设备列入周期检定计划。
测量设备损坏确认已无法修复或经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校准不合格,设备技术性能已达不到预期检测需求,以及改型、淘汰的测量设备,要申请报废。测量设备的报废由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经单位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后进行报废处理,并粘贴“报废”标识,避免误用。
测量设备是技术、质量和经济工作的基础,测量设备的管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作为一名企业的测量设备管理人员,我们应注意从设备的全流程管理入手管理好设备,确保测量设备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和公平公正,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