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24
何海斌
(酒钢集团榆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兰州 730104)
转炉冶炼生产需要在高温环境下展开,受多种客观因素影响,导致生产人员无法及时掌握冶炼过程实际情况,这也导致转炉冶炼生产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如果控制不当,不仅会影响冶炼效果,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而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生产条件和工艺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及时发现转炉冶炼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性采取措施解决,从而避免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的产生[1]。不仅如此,通过数据分析还可以有效提高转炉冶炼生产效率和水平,同时提高产品精度,一方面可以充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能够为冶炼企业带来更大经济效益。
转炉冶炼是将铁水、废钢铁等进行高温炼化,使其形成含有一定量的化学成分钢材,其冶炼生产过程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特征,任何一个环节存在问题,都会直接影响钢材质量,甚至会引发安全问题。当前,转炉炼钢已经成为大批量炼钢生产的主要方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参数。这些数据参数标准与否,与产品最终生产质量息息相关。然而,由于转炉炼钢生产环境复杂,所以生产过程存在诸多诸多不稳定因素,容易导致生产数据参数发生变化。而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所在,有利于全过程掌握转炉冶炼实际状态,将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中,从而使冶炼企业达到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分析技术应运而生,一切以数据说话,是现阶段互联网发展的流行趋势。将数据分析应用到转炉冶炼生产中,成为衡量转炉冶炼各项指标的重要方式之一。众所周知,转炉炼钢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物理化学转换过程,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反应速度较快,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参数,仅通过数学模型无法对其进行精准表达。所以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参数动态化发展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在传统转炉冶炼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数据处理技术,导致数据库中90%以上的数据无人问津,但随着数据分析技术的广泛普及,这些堆积如山的数据被得到了充分利用,通过对以往转炉冶炼中产生数据的分析,能够科学精准掌握转炉运行状态和运行效率。另外,在转炉冶炼过程中,一些不易观察的数据信息,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研究。如此则能够及时发现转炉冶炼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有利于炼钢厂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调整转炉冶炼流程,从而保证转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根源上减少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同时提高冶炼效果和冶炼效率,为炼钢厂创造最大化经济效益。
本文以某炼钢厂实际生产为例进行分析,该炼钢厂采用120t转炉进行生产冶炼。氧枪操作方式有三种,分别为恒压方式、变枪位方式以及恒流量方式。供养强度标准为3.95/m³。在该炼钢厂转炉冶炼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生产过中产生的各项数据参数[2]。具体来说。铁水温度需要控制在1300℃~1380℃之间,W(C)需要控制在4.0%~4.5%之间。W(si)需要控制在0.3%~0.6%之间,W(P)需要控制在0.10%范围内。另外,造渣剂是转炉冶炼生产中的必要物质条件,该炼钢厂最常用的造渣剂有三种,分别为石灰、轻烧白云石以及烧结矿。
#70高碳钢常用于车轮制造、钢丝生产以及扁圆弹簧制造等方面,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对硬度、强度需求较高,需要严格控制钢材成分,尽可能降低夹杂物含量。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需要提高转炉终点磷的一次命中率,同时需要保证出钢温度在标准范围内。与此同时,还要在确保钢材生产质量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生产成本。
3.2.1 #70高碳钢冶炼过程中的转炉控制要求
转炉在冶炼#70高碳钢过程中,需要将W(c)控制在0.08%范围内,终点温度控制在1620℃范围内,同时要保证W(P)高于0.016%。
3.2.2 收集样品、处理问题
为了保证数据分析准确性,需要收集该炼钢厂近两个月的#70高碳钢生产数据,并从数据中总结冶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次研究共收集了688炉数据参数,其中存在的问题如下:第一,转炉在冶炼生产过程中存在溅渣、溢渣问题,该问题发生率在40.5%左右。第二,转炉终点磷的一次命中率平均值为61.3%,仍然存在很大进步空间[3]。第三,终点温度和含碳量没有充分满足理想需求。其中终点温度为1621℃,终点含碳量为0.09%。
3.2.3 加料制度数据分析
在转炉冶炼生产过程中,优化加料操作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合适碱度,并获取高磷炉渣。同时,从工艺操作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化渣速度,保证炉渣具备较好的流动性,从而提高炉渣脱磷效果,达到经济脱磷的最终目标。由此可见,做好加料数据分析工作至关重要。为满足这一需求,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便。
第一,确定有效、科学、经济的数据参数。结合炉次顺序,计算所有转炉终渣碱度。并结合计算结果构建中渣碱度坐标图,其中R代表终渣碱度,将其作为纵坐标,副枪TSC-P检测结果作为横坐标,如图1所示。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当副枪检测结果磷越低时,其碱度R的控制也会随之降低,此时物料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并且可以达到理想脱磷效果,同时可以减少成本支出。
图1 终渣碱度和TSC-P之间的关系
第二,加料制度以及辅料消耗对炉渣脱磷造成的影响。本文对炼钢厂276炉的炉渣脱磷效率进行数据分析,并将其细化为4个样本。由于以往利用吨钢辅料消耗进行分析,无法直接反映铁水成分、装入量等数据变化情况,所以可以将吨钢辅料转变为硅消耗单位[4]。对4个样本的脱磷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其脱磷情况呈依次变差的趋势发展。样本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样本1-4参数
通过样本对比可以看出,从碱度方面分析,样本越差,碱度控制越高,如此则会直接影响炉渣化渣效果,导致炉渣流动性变差[5]。从轻烧加入量方面进行分析,样本4总轻烧量与第一批轻烧加入量,严重超出理论需求,如此会导致炉渣流动性变差,从而影响脱磷效果。从烧结矿方面进行分析,应结合温度变化情况进行科学调整,如果烧结矿加入过多,或者加入过少,会对温度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炉渣脱磷效果。从第一批料占比进行分析,一般将其控制在0.6左右较为合理,所以在转炉冶炼过程中可以按照这一数据进行科学配比,从而提高炉渣脱磷效果。如果添加过少,会导致磷量不足从而增加转炉前期化渣难度。
第三,优化枪位。调整枪位的主要目标,就是在保证转炉稳定运行状态下,为炉内提供充足氧气,从而提高炉渣氧化效果,实现经济脱磷目标。为满足这一目标,需要在终点温度命中的情况下,适当减少钢水碳氧化,从而降低钢水氧化性能。枪位会对终点碳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枪位在优化过程中需要以提高供氧效率,减少供氧时间为主。另外,枪位对喷溅也会产生直接影响。在该炼钢厂实际生产过程中,喷溅现象较为频繁,其中250s喷溅占比34.7%左右,550s的喷溅占比5.67%左右。并且前期喷溅较为明显。这也意味着前期炉渣氧化性较强。需要通过调整枪位进行改善。为了充分满足减少喷溅、降低终点含碳量这一目标,需要对该炼钢厂的原枪位进行调整,将190cm吹炼高度取消,缩短15s脱磷期间枪位供氧时间,总供氧时间由以往720s调整为690s[6]。通过调整枪位,对转炉冶炼生产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其生产水平得到有效改善,生产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通过对加料制度和枪位进行合理调整后,对该炼钢厂后两个月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磷的一次命中率教原工艺效果高出6.1%左右,碳均值高出0.075%左右,温度高出7.5℃左右,钢水终点氧高出24/10-6,由此可见,通过优化加料制度和枪位,能够有效提高炼钢厂生产效率,同时减少经济支出。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降低终点钢水和渣的氧化性,从而为脱氧提供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炼钢厂中的转炉在冶炼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稳定性,稍有不慎容易产生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为炼钢厂带来不可预估的经济和人员损失。上文提到。转炉在冶炼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参数,这些参数是否合理关系到炼钢厂生产效果。为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需要对各项数据参数进行合理分析,并将参数控制在科学范围内,从而减少钢材冶炼的质量问题,促进炼钢企业稳定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