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25
王 刚*,牟小海,李志丹,戢俊强
(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内江 642469)
自2016 年7 月26 日以来,我公司因种种原因未再生产H08A,为拓展产品结构,开辟新产品市场。我公司于2019 年4月重启H08A 的生产。
自2016 年起,我公司主要生产建筑钢材,3 年来未涉及低碳、低硅钢钟的冶炼,技术操作员工离岗较多,现有操作人员技术参差不齐。生产之初,用户在质量控制上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要求我公司H08A 应满足其95%以上产品质量的要求。
(1)对砷、磷、硫等元素要求远远超出国家标准的要求。
表1 国家标准、用户对H08A 要求
(2)对钢中T[O]提出要求,要求材样T[O]≤120ppm。
在实际生产中盘卷粗拉拔时发生脆断、金属料消耗高于其他外厂等因素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成材率。针对以上问题,我公司成立焊条钢批量化生产技术研究项目组,开展焊条钢的提升品质技术研究。
H08A 主要在新区120t 转炉系统生产,工艺流程如下:KR脱硫→120t 提钒转炉→120t 顶底复吹炼钢转炉→Ar 站吹氩(增加LF 精炼环节)→七机七流方坯连铸机(全程保护浇注+电磁搅拌→高线轧制)。
(1)过程控制。由于威钢为半钢炼钢,铁水炼钢之前要经过提钒工序,提钒后铁水中Si、Mn、C 被氧化,热量不足、造渣困难,不利于脱P。转炉通过废钢调节过程吹炼温度,合理使用半钢助熔剂,保证炉渣的良好流动性,促进脱磷反应的进行,提高脱磷效果,中后期添加改质剂,并严控出钢下渣量,杜绝钢包下渣,从而保证成品P。
(2)脱氧合金化。原H08A 生产工艺,炼钢厂采用一步脱氧法,即转炉出钢过程中,一次性加入脱氧剂,下步脱氧工作全都在LF 炉中完成。因转炉炉前氧值测量存在一定偏差,且钢水在出钢转运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增氧情况。常导致钢水到LF时,氧值波动大,氧值过高,LF 脱氧困难,氧值过低,LF 无法进行正常脱氧,且影响浇注。为控制钢中[Si]含量,转炉出钢采用留氧操作,出钢结束后在氩站定氧,根据钢中氧含量采用铝线脱去多余的氧,并调整钢中铝含量至0.010%~0.020%范围内,为精炼环节正常处理创造良好条件。
原方案未进行LF 精炼工序,部分炉次T[O]高达150ppm 以上。通过增加精炼工序,降低钢中气体含量及夹杂物水平,控制钢中T[O]。
(1)黄白渣及脱氧工艺。钢水全程埋弧精炼,炉渣发泡性好,可以适当增加反应界面,提高反应速度,并均匀覆盖钢水,避免钢水裸露吸气。精炼渣发泡性,主要与熔渣的黏度、表面张力和密度有关,同时也决定吹气量的大小。因此钒钛科技炼钢厂,在H08A 通电前期,通过加入萤石和预熔精炼渣,提高精炼渣流动性,降低精炼渣的表面张力和密度,促进精炼渣发泡。同时根据熔渣情况,加入石灰,保证熔渣合适的碱度,形成2CaO·SiO2而增大炉渣粘度有利发泡。同时在造渣过程中加入一定量改质剂及石灰以保证炉渣碱度,采用铝矾土造渣,提高渣中Al2O3的含量,缩短LF 成渣时间,延长黄白渣时间>15min 以上。
H08A 为低硅低碳铝脱氧钢,因此,钒钛科技炼钢厂,相应提高精炼渣碱度,控制钢水Si 含量。采用添加铝粒的方式,对钢水进行扩散脱氧,形成CaO.SiO2.Al2O3三元渣系,提高炉渣流动性,强化精炼渣的脱氧能力,促进白渣的形成。
采用铝粒补充脱氧、硅钙粉和电石进行扩散脱氧,使用碳化硅辅助脱氧并进行埋弧,防止钢液吸气,利用钢包底吹氩搅拌,使氧在渣钢之间的分配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平衡,以达到快速脱氧、脱硫的目的。
(2)钙处理工艺。在铝镇静钢中,Al2O3为脱氧产物,在H08A拉拔过程中易发生脆断,并在钢水浇注过程中易堵塞水口。改善钢水浇注性必须确保最大限度的去除氧化铝夹杂,并对残余的氧化铝夹杂进行变性处理,使其成为低熔点的铝酸盐夹杂物。使炼钢及精炼过程中形成的夹杂物按照CaO·6Al2O3→CaO·2Al2O3→CaO·Al2O3→12CaO·7Al2O3方向进行,从而使钙铝酸盐成为液态易于上浮去除。
为了确保连铸良好的浇铸性能,应向钢中加入合适含量的钙。钙含量太低时,形成的仍是高熔点的复合夹杂物,此时钢浇铸性能比不进行钙处理还差,但是钙含量过高时,又易生成CaS夹杂物,浇铸性能仍比较差。图1中的阴影部分就是钙处理钢的最佳控制区,在该区域形成的夹杂物全是液态的,浇铸性能最好[1]。
图1 钙处理最佳控制区
连铸浇注过程保护不好,会造成钢水与空气接触或吸入空气,引起钢水二次氧化,造成铝损增加,钢中夹杂物含量增高[2]。
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出现T[O]偏高炉次中开浇第一炉和第二炉占比80%以上。在中间包烘烤结束时打开吹氩管路,以较强的氩气流量对中间包进行吹扫,排出中间包内空气,使之形成氩气氛围,直到中间包液位升至600mm 以上且覆盖剂加入完成后再关闭吹氩,避免开浇过程钢水与空气直接接触,有效降低开浇钢水二次氧化。
针对用户提出的金属料消耗偏高的问题,分析影响用户金属料消耗的因素主要为:剥壳工序的氧化铁皮量。试制之初,到用户现场进行跟踪,我厂剥壳工序平均产生氧化铁皮30kg/t,厂一26kg/t,厂二为27kg/t,厂一氧化铁皮最少。因此对轧钢工艺进行改进。
(1)氧化铁皮控制。在用户粗拉拔后取样进一步研究发现,盘条表面存在大量压入基体的氧化皮,严重影响盘条成品表面质量。在轧制生产现场发现,方坯未投入高压水除鳞系统,90%区域氧化皮未脱落(见图2(a)),经过1 号轧机后,由于压缩变形,方坯两侧中心部位氧化皮由于鼓形作用容易脱落,而方坯角部区域氧化皮易残留,在后续轧制过程中被压入基体,形成盘条角部附近的压入氧化皮。采用增加投入除鳞设备,并将除鳞压力由原来的4MPa 提高到8MPa,现场观测除鳞效果较以前有明显好转(图2)。盘条表面质量较以前有显著提高。
图2 投入除鳞设备前、后铸坯氧化铁皮变化
(2)优化高线轧制工艺。工艺改进的主要思想是:提高加热段和均热段温度,加快氧化速率,再通过加快钢盘条在900℃~800℃区间及600℃~450℃的冷却速度,在不影响钢盘条正常组织的前提下,合理降低氧化铁皮厚度,改善氧化铁皮结构,消除内层Fe3O4,增大FeO 比例,由此降低了焊条整体氧化铁皮厚度。
坯料轧制工序:上述方坯坯料轧制的开轧温度为1020 ℃~1080 ℃,精 轧 温 度 为900 ℃~940 ℃,吐 丝 温 度 为890℃~910℃;
冷却设备的控制:在焊接用钢盘条生产线上,冷却设备包括16 架风机、22 组保温罩,它们布置在13 段钢盘条风冷辊道的两侧,第一段风冷辊道速度为0.4m/s,第一架风机开启50%的风量,1 组保温罩开启,2~18 组保温罩关闭,19~22 组保温罩开启。检测焊接用钢盘条H08A 盘条氧化铁皮的主要成分为FeO,氧化铁皮厚度低于6.3μm,在氧化铁皮层与基体间没有Fe3O4 层形成。
在完成工艺流程及参数优化改进后,通过试生产发现S、P全部符合H08E 标准,平均S 含量为0.008%,平均P 为0.014%,H08C 比例达到90.2%。
图3 S、P 成分控制对比流程
随着S、P 含量的降低,用户反馈称目前我公司提供的H08A母材能够满足其95%以上的产品需求。
通过适当提高终点碳,严格控制高氧化性炉渣进入钢包,采用铝粒补充脱氧,严格连铸保护浇注,钢中T[O]严格控制在100ppm 以下,平均为60ppm,最低为35ppm。
图4 T[O]控制情况
由于母材剥壳干净、清洗效果好,故酸洗后钢丝表面颜色好、拉拔性能较好,烂线少。金属料消耗为26kg/t,损失较少。粗拉和精拉后钢丝清洗较干净,钢丝表面质量较好。
图5 粗拉后钢丝
图6 精拉后钢丝
因S、P、T[O]、尺寸控制较好,焊条钢终端用户整体使用情况良好,深受客户青睐,产品已经覆盖用户大部分产品规格,H08A 产品已推荐其他区域(云南、深圳等地)使用。
(1)通过优化转炉吹炼工艺、出钢留氧操作、LF 黄白渣工艺、连铸保护浇注工艺,可有效控制钢坯成分、T[O]含量。
(2)轧钢投入除鳞装置,有效改进除鳞效果;加快氧化速率,改善氧化铁皮结构,有效降低了金属料消耗。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