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30
王绍波,马沁春,牛学永
(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24)
北衙金矿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城南部172°方向,平距47.5km,地处鹤庆县西邑镇北衙村境内,面积19.8204km2。矿区主要出露二叠系、三叠系和第四系地层。矿区构造活动强烈,以近南北向的七坪—北衙构造带和近东西向的南大坪—桅杆坡构造带为主,为矿区岩浆矿化活动的控岩控矿主导构造。矿区位于松桂复式向斜的南部翘起端,属鹤庆—松桂复式向斜的次级构造,经构造挤压形成南北向北衙向斜,其两翼局部地段受断层和岩浆活动影响,次级褶曲、断层及节理、裂隙十分发育。
北衙金矿有着悠久的开发和建设历史,明朝万历~清朝嘉庆年间采铁铅(锌)冶铁炼银活动曾兴盛一时。自1956年2月20日建成北衙铅矿以来,矿区勘查和开采活动从未间断,矿山生产、建设工作随着矿区地质勘查成果不断扩建、扩产。1956年~1993年,矿山陆续建有铅、铁、锌冶炼厂及乡镇企业的铜冶炼厂。主要采、选、冶高铅古炉渣及红泥塘、万硐山、笔架山、桅杆坡的地表及浅部矿体,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亏损而停产。1994年主要开采笔架山矿段西坡地表及1914m标高以上的浅部矿体,采矿方法为山坡露天采矿及向下阶段空场采矿法井下开采。2007年4月,矿山开采方式由坑内完全转变为露天开采,以10m为一个台阶自上而下分层采剥工艺开采;为单一的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处理能力为2000t/d,不断进行资源综合利用改造工程建设,至2010年8月形成日处理6000t/d的采选联合企业。2006年10月~2008年由大理州北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从2009年起由北衙公司进行万硐山矿段露天矿开采活动,其它的开采地段进行了闭坑处理。
从1959年以来就有多个地勘单位对北衙矿区开展过地质勘查与评价工作,于2014年开始对万硐山矿段进行全面的生产勘探(地质勘探)工作,先后共投入地质勘查工作量:钻孔429497.65m,坑道8872.78m,浅井349.50m,探槽1339.61m,基本分析样150043件。矿区累计查明矿产资源储量18591万t,金品位1.79g/t,金金属量333t。
矿山探采对比是通过收集矿山开采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资料,与开采前对应区域的勘探资料进行对比,来研究勘探方法、验证勘探网度和检查勘探程度的合理性,从而达到总结勘探经验,提高以后的地质勘探水平,深化对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的认识,更好地为矿山生产建设服务。北衙金矿现阶段所采用的探采对比手段主要是根据露天剥采过程中形成的台阶断面(水平断面和垂直断面)进行坡面地质编录、取样,二次圈定矿体,利用RTK和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实测控制矿岩边界线,进一步圈定矿体,以指导采矿。主要采用的探采对比方法为:台阶断面取样二次圈定矿体与地质勘探圈定矿体对比。
选择万硐山矿段的主矿体作为本次对比研究的地段,其依据主要为:一是从2006年开始公司只对万硐山矿段进行采矿活动,对其它矿段进行了闭坑处理;二是本矿段开采规模和采空范围大、揭露主矿体数量和矿床类型较多;三是万硐山矿段主矿体资源/储量占矿区总资源/储量的绝大部分,且矿体地质特征和矿石质量研究程度较高,在矿区的主要矿床类型中均具有代表性;四是本矿段拥有比较系统、全面的地质资料。为此,本文选取万硐山矿段主矿体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矿石质量作为本次探采对比研究项目。
3.2.1 矿体外部形态特征对比
目前,露天采场开采揭露的不同矿床类型的矿体,在形态、产状等方面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与地质勘查圈定矿体比较,产于富碱斑岩体(石英正长斑岩)接触带附近的矿体规模变大,总体形态、产状变化较小,基本上围绕接触带呈半圆状产出,局部严格受接触带产状控制,形态复杂多变,矿体分支分叉现象明显;靠近地表的“残坡积型”矿体因受喀斯特地貌的影响,局部产状急剧变化,矿体底板形态波状起伏呈漏斗状或锯齿状,但总体规模、形态与勘查圈定矿体大体一致;赋存于北衙组碳酸盐岩或岩体内部的矿体,受围岩物理性质及次生构造活动的影响,规模、形态和产状变化较大,从矿山实际开采来看,矿体大多为不规则囊状和透镜状,少数为不规则脉状,且规模变小,连续性也变差(见图1、图2)。
3.2.2 矿石品位及矿量对比
地质勘探阶段,根据矿床工业指标利用GEMCOM公司生产的三维矿产资源评价软件SURPAC矿业软件采用“混圈混算”方式进行勘探资源储量的估算;通过台阶剥采断面地质编录,利用传统地质块段法计算矿山二次圈定储量,二次圈定矿体与勘查矿体比较,矿石量增加了148万t,变化率7.48%,金属量增加了4688kg,变化率13.45%,品位增加了0.10g/t,变化率5.55%。
图1 北衙矿区主要矿体探采对比平面简图
图2 北衙矿区主要矿体探采对比剖面简图
(1)勘查工程网度的确定总体上基本合理,总体上控制了矿床的展布,对矿床的成因类型及控矿因素也基本正确,基本上能够指导矿山中长期的生产规划。但局部却未能完全控制矿体的形态和产状,特别是热液脉型和构造破碎带型矿体,建议适当加密工程间距及网度,准确控制矿体形态,掌握矿石信息,提高资源储量级别。
(2)勘查方法及手段的选择不太合理,矿山除早期在1734m和1774m标高位置进行过坑道工程探矿外,其余均为钻探工程且多为竖直钻孔,探矿手段单一,局限性较大,不能准确控制矿体产状,建议在不影响矿山生产施工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坑道工程,进一步查明矿体产状,为矿山编制地采设计及采矿生产提供技术依据和指导。
(3)通过多年的露天剥离采矿,发现矿区的构造活动现象明显,且矿床的形成及赋存状态严格受构造和岩浆活动的双重控制。但是,矿山在地质勘查工作时对构造方面的描述研究较少,简化了构造活动对成矿的影响,在矿体圈定连接方面未充分考虑构造控矿这一重要因素,导致矿体外部形态特征发生较大变化。建议加强对矿区构造的研究工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