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03
项 望
(河北煤田地质局物测地质队,河北 邢台 054000)
为了了解隐伏矿(化)体埋深、空间展布,指导钻孔布设,人工场源电法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3,4],根据矿体的电性特征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电法手段。本次工作是位于太行山的石墨矿体勘查,根据收集的邻区地质、物化探、钻孔资料以及野外实地地质调查可知,该区石墨矿化蚀变强烈,蚀变带连续性较好;物探异常较多,深部有延伸;矿区构造较复杂。所以在详细分析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为了了解隐伏矿(化)体即石墨的埋深、空间展布以及指导钻孔布设,开展了时间域激电测深工作,经后续实钻验证,探查效果良好,为下一步地质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资料。
研究区地处太行山东麓,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到东可分为低山区,丘陵区。低山区山脉呈北北东走向,冲沟较发育,水土流失严重。研究区的区域变质基底由太古界变质表壳岩、变质深成岩、变质基性岩墙和早元古代变质侵入岩组成。宁家庄—白虎庄倒转向斜是本区规模和强度最大的变形构造,构成了区域性的主体构造框架,褶皱构造主要展布于大和庄—石槽—路家庄—白虎庄一线,总体呈反“S”型。轴线呈NE—SW向展布,以大和庄岩组、立羊河岩组为翼部,以宁家庄岩组为核部的一紧闭同斜倒转向斜。变质表壳岩及变形变质侵入体分布区岩石韧性变形较强,主要表现为形成早期韧性剪切带,变质表壳岩组合及片麻岩发生糜棱岩化作用及片理、片麻理发生塑性流变褶皱,导致研究区内石墨矿体沿走向、倾向扭曲变形发育[5]。
本次激发极化法勘查,在进场前进行了详尽的物性测量工作,采用露头测定结合标本测定两种方法,针对研究区涉及到的多种岩矿石,每种岩矿石选取多个露头点和标本,多次测量取平均数,得到了相对科学的岩矿石极化率及电阻率参数,见下表。
表1 研究区常见岩矿石物性测定结果
(1)平面异常。以测点的实测坐标为横、纵坐标(平面坐标),绘制区块一视极化率平面图,通过分析视极化率平面图来推断勘查区石墨矿化层赋存位置。由物性试验数据可知,本勘查区内的含石墨蓝晶二云母片岩极化率为5.2%,其他岩矿石的极化率均低于2.1%,石墨含矿层的极化率异常较为明显,如图1。
图1 区块一视极化率异常平面图
橙色区域表示视极化率大于5%的范围,推断为含石墨矿化层所投影的平面位置。含矿条带连续,由南向北贯穿区块一,条带平均宽度200m,走向整体呈约170°。
(2)剖面异常。区块一共布设了4个激电测深测点,参考物性资料,含石墨云母片岩的极化率为5.2%,其他岩性岩石极化率均小于5%。通过资料处理得出极化率对比图;含石榴石云母片岩的电阻率为50Ω•m,其他岩石岩性均大于200Ω•m,通过资料处理得出电阻率对比图。
资料处理过程中,项目组将极化率对比图和电阻率对比图重合,得出极化率电阻率原位叠加图,即石墨矿化带推断图。如图2,图中呈现的红色网状区域即为极化率大于5%且电阻率小于50Ω•m的剖面位置。
图2 石墨矿化带推断图
结合收集到的浅钻资料及其他地质资料综合解释,含石墨矿化层在激电测深线剖面位置,倾向倾角约为260°∠20°,于C1点至C2点方向150m处出露,C2点控制矿化层,约21m见矿化层顶板,约29m见矿化层底板。C3点控制矿化层,约45m见矿化层顶板,约53m见矿化层底板,C4点没有发现异常。C3点210m处存在高极化率低电阻率异常,C2点210m处存在高极化率低电阻率异常,结合地质资料,推断含石墨矿化层存在倒转构造,倒转构造的形态和深部矿化层产状在本次评价工作中仅为推断。
在本次激发极化法勘查工作之后,进行了浅钻验证,其中,在区块一C2点西侧20m,钻孔至1.73m揭露含石墨二云母片岩,矿化带厚度7m,其品位达到工业品位,钻孔实际揭露情况与激发极化法推断结果基本一致。
本次研究工作充分证明,结合激电中梯和测深的方法是探查隐伏矿体尤其是石墨矿体的有效的地球物理手段,利用激电中梯装置扫面可以高效并准确的圈定激电异常区,利用激电测深可以进一步了解异常体的埋深及空间展布状态。该方法的合理运用可以指导下一步地质工作的开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