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提高热轧生产线切头剪切尾稳定性的控制系统改造

时间:2024-11-04

谢光远,王培培,肖胜亮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3200)

热轧生产线切头剪的主要功能是切去中间坯的头部和尾部,以保证带钢头部和尾部状态良好,便于顺利穿带及减少甩尾。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尾部剪切量不准确等问题,降低了成材率,严重时造成堆钢事故发生。经过对异常情况分析,我们完善了硬件传感器,并对控制程序进行了优化,解决了尾部剪切过长和剪切量不稳定的问题。

1 切头剪剪切系统介绍

切头剪安装在精轧除鳞机(FSB)前和中间辊道之后,为转鼓式双切剪,上下剪鼓各安装合金钢剪刃。工作时电机驱动剪鼓运转,两对剪刃对中间坯实施切头和切尾,剪刃位置由位置编码器反馈。

正常轧钢时,控制系统根据跟踪信号,自动进行切头、切尾的剪鼓转速控制和启动、停车及剪刃定位控制,操作人员在HMI上选择切头尾模式,该模式分为L2模式和HMI模式。L2模式为L2系统自动设置是否切头尾及应剪切的长度,HMI模式为操作人员手动输入上述信息。

如图1所示,切头剪准备进行切头动作时,其参与切头的一对剪刃停止在PARK位,当板坯头部由剪前热金属检测器检测到时,PLC程序通过粗轧R2主电机编码器的速度反馈对带钢头部的行走的距离进行计算,达到设定的长度时,参与切头的一对剪刃顺时针方向进行预摆动用以增加剪切力,然后向逆时针方向进行摆动对带钢的头部进行剪切,剪切完成后继续逆时针旋转维持剪鼓的转动惯性,后顺时针摆动使切尾的一对剪刃至PARK位。

当带尾由切头剪前热金属检测器检测到OFF时,通过FSB上夹送辊电机编码器检测的速度反馈对尾部的行走距离进行计算,达到设定长度时,完成切尾动作,剪刃的动作过程与切头的过程基本一致。切尾完成后,切头的一对剪刃摆动至PARK位等待对下一支带钢。

2 切头剪切尾不稳定的问题改进

2.1 切头剪切尾过长的问题分析及处理

如图2所示,由于长期磨损使精除鳞夹送辊无法压严,除鳞水喷溅形成水雾,导致HMD4000/4001检测产生了误差,发出OFF的信号,使带钢尾部提前剪切。通过上述分析,在硬件及控制程序两方面进行了改进。硬件方面,在热金属检测器HMD4000/4001周边架设轴流风机,吹散其水雾,提高检测元件的准确性。软件方面,对程序中的HMD4000/4001变量的连接方式进行了修正,使两个热检同时检测到OFF信号时对切尾命令进行触发,并在程序中加入带钢在R2抛钢后才可进行切尾的连锁条件,保证切尾不至过长。

图2 切头剪切尾过长数据采集

2.2 切头剪切尾量不准的问题分析及处理

切尾时出现剪切量不准确的问题,通过对数据的分析,HMD4000/4001并未出现闪断,切尾量的长度计算控制程序中显示,当HMD4000/4001检测到尾部通过后发出OFF信号,此时FSB上夹送辊电机编码器发出计数命令,带钢尾部的行走距离通过该编码器脉冲计数进行计算的,当计算所得到的带钢尾部行走距离达到L2或HMI设定的长度后,切头剪执行切尾动作。通过对现场设备的确认,发现精轧除鳞上夹送辊的辊身和轴承座由于长期磨损,转动时出现时快时慢的现象,这就造成了编码器所检测到速度时快时慢,所发出的脉冲信号不准确,导致带尾的跟踪和实际带尾的位置有偏差, 从而出现了切尾量不稳定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现场夹送辊的实际辊径进行了测量,同时对夹送辊上辊和下辊的速度反馈进行采集并对比,通过计算我们对FSB夹送辊在参与速度检测的辊径补偿值进行了修正,投入使用后,切尾功能在薄规格轧制过程中能够稳定、可靠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减少了事故率。

图1 切头剪切头尾剪刃位置示意图

3 结语

通过实际应用发现,控制程序改进后,带钢的尾部跟踪正常,实际的切尾长度符合规定要求,剪切状态稳定,对切尾功能的优化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通过改造为企业提高产品成材率、减少甩尾次数、改善卷型、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