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0
殷丹
410000 湖南省胸科医院,湖南长沙
肺结核属于我国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很容易引起患者出现焦躁不安、绝望抑郁等诸多不良情绪,威胁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但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死亡率已有显著降低,这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善有很大关系[1]。目前,肺结核的疾病防治依然是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而优质、有效的护理方案可显著提升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度,减轻其不良情绪,优化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从而对患者早期康复发挥积极影响。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湖南省胸科医院69 例肺结核患者,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常规组采用常规肺结核护理,研究组采用结合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湖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9 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26~73 岁,平均(39.16±2.2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8 例,初中、高中或技校6 例,专科、本科或专升本14例,硕士及以上6例;疾病分型:Ⅱ型肺结核13例,Ⅲ型肺结核21例。研究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25~74,平均(38.64±2.27)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7 例,初中、高中或技校8 例,专科、本科或专升本14例,硕士及以上6例;疾病分型:Ⅱ型肺结核14 例,Ⅲ型肺结核21 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我院肺结核收诊标准[3];②家属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③无精神类疾病家族史。
排除标准:①合并基础代谢疾病;②合并肝肾功能不全;③合并心、脑、肾器质性疾病;④合并凝血、免疫功能异常。
方法:常规组接受常规肺结核护理,包括橱窗宣传、健康手册发放等基本宣教等。
研究组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组建临床护理小组,成员包括医生、护士长、床位护士、专科护士等。安排护士长作为本小组的组长,按照收入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人员务必严格参考护理路径内容完成每一项干预工作,护士长对护理人员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保证每一项护理工作都可以深入落实。按照患者住院时间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住院第1天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医护人员资历、住院部管理情况(如规章制度)等,指导患者去做相应的检查项目,掌握其病史情况,进而制定出符合患者病情的健康教育计划。让患者安心住院,积极配合。第2天开展用药方面的指导。对于肺结核患者,需指导其正确服用药物,如用药剂量、用药方法等等,加强对用药不良反应的观察。第3天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结核病病因、表现、传染性、治疗、预后等相关疾病知识,指导家属监督患者用药情况,并留意患者服用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患者需求以及身体上的感受多做询问,积极友好地为其解答问题,组织有针对性的宣教活动,实施饮食指导以及生活护理等。第4 天一直到出院以前,要强化对患者病房的巡视工作,需密切监测其病情状况。持续观察并记录患者服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同时实施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教。强化护理人员与患者间、患者与患者间的友好交流,协助其建立更强韧的治疗信念,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以及配合度。出院当天,帮助患者办理相关手续,落实好出院宣传工作,嘱咐患者遵医嘱用药,定期到院复查。护理人员以及患者之间互留联系方式,当患者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与护理人员沟通。出院之后,护理人员以电话、网络及家访的方式随访患者约3 个月,方便掌握患者病情。
观察指标:①按照科室自制量表评估患者对结核病的了解程度,总分100分,分数越低表示了解程度越低。②评估患者依从性,包括药物使用频率、使用剂量及是否停用,总分9分,分数越高表示依从性越好。③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情绪,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越焦虑。④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总分100分,分数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对肺结核的了解程度、依从性、SAS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对肺结核了解程度评分、依从性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肺结核的了解程度评分、依从性评分高于常规组,S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肺结核的了解程度、依从性、SA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对肺结核的了解程度、依从性、S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患者对肺结核了解程度评分 依从性评分 S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35 72.23±2.16 95.02±2.38 3.49±1.21 8.17±0.32 31.09±2.38 15.48±2.16常规组 34 71.95±2.27 83.31±2.49 3.81±1.07 6.55±0.68 30.54±2.45 19.05±1.93 t 0.023 8 4.321 9 0.093 8 4.388 3 0.012 8 4.398 2 P 0.478 2 0.000 0 0.183 8 0.000 0 0.842 2 0.000 0
两组患者QOL 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QO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QOL 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QOL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QOL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35 73.38±2.57 91.32±2.49常规组 34 72.92±2.39 84.66±2.61 t 0.769 10.847 P 0.445 0.001
肺结核是由于结合分枝杆菌所诱发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较多,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有时还会出现乏力的表现,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日常生活均有极大影响[4-5]。我国是全球范围内肺结核发病的重灾区,肺结核在很大程度上消耗患者家庭和社会的经济成本。虽然近年来医学技术不断发展,降低了结核杆菌感染人群的死亡风险,但肺结核的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往往要求有极高的护理质量与临床相配合,实施全面化以及细致性的护理服务。相关调查显示,肺结核治疗期间结合科学护理方案有助于改善预后,临床推行优质的护理服务具有重大意义[6]。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方案,以循证医学作为护理模式建立依据,具有良好的时效性,可有效促进护理操作更加标准化、系统化及程序化,对降低医疗成本、强化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中应用的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肺结核患者以时间先后顺序实施阶段性的护理内容,能够提前设计出护理计划,提高护理服务的计划性与质量,充分展现护理工作安排的人性化特色[7]。临床护理路径具有目的性以及预见性,使护理人员不再盲目地进行护理工作,减少了护理差错,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确保患者身体健康。将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时间作为轴线,为患者落实入院宣教、用药干预、病况监测以及出院等一系列的指导,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变患者心理方面的不良状态,利于对其治疗依从性的改善[8]。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肺结核了解程度评分、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常规组,SAS评分低于常规组,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认知,缓解焦虑心理,提高依从性。此外,研究组患者的QOL 评分高于常规组。常规护理管理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及系统性,且因护理质量与护理人员对于工作细节的把控关系密切,若把控不当,可导致护理方案同质化及专科化不足,不利于患者预后。而临床护理路径,以入院后的时间为横轴,结合循证医学依据、护理指南等为护理模式调整的指导,提升肺结核治疗及护理管理质量,从而规范护理行为,减少治疗成本,强化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预后发挥积极影响。此外,肺结核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容易使患者认为已经痊愈,导致依从性降低,出现不规律服药等情况,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升患者及家庭对肺结核相关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使其依照治疗计划参与治疗,从而保证治疗规律性、系统性、规范性及持续性,进而改善结核病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结核的护理,可提高患者对肺结核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依从性,缓解其焦虑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