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0
梁美玲 林文
525000 茂名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1,广东茂名
525000 茂名市中医院中医内科2,广东茂名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心肌功能、结构改变而引起心室射血、充盈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当前,我国>65岁人群发生CHF 的概率高达3%~13%[1]。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虽然为CHF 的治疗奠定了基础,但近年来,临床发现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CHF 治疗中对于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病情具有显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2]。基于此,本研究分析盐酸贝那普利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CHF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于茂名市中医院CHF 患者48 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4例。观察组男15 例,女9 例;年龄38~60 岁,平均(49.58±6.43)岁;病程1.4~6.5年,平均(3.82±0.84)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14例,Ⅲ级10例。参照组男14 例,女10 例;年龄39~58 岁,平均(49.52±6.41)岁;病程1.6~6.2年,平均(3.85±0.81)年;NYHA分级:Ⅱ级13例,Ⅲ级11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中CHF的诊断标准[3];②NYHA分级在Ⅱ~Ⅲ级;③意识清醒、对答切题者;④年龄在18~80岁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者;②合并心脏瓣膜疾病者;③妊娠、哺乳期女性;④合并恶性肿瘤者;⑤存在药物过敏史、过敏体质者;⑥研究前1周接受过强心治疗者;⑦近6个月接受心脏手术者;⑧重大脏器功能障碍、衰竭者。
方法:参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生产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292),口服,初始计量2.5 mg,1次/d,若心力衰竭症状未能有效缓解可在2~4 周后将剂量调整为5 mg,1 次/d,共治疗8 周。观察组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生产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90002),口服,100 mg/次,2 次/d,以收缩压维持在100~120 mmHg 为标准,共治疗8 周。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①临床疗效评价标准:a.显效:NYHA分级提高2级以上;b.有效:NYHA分级提高1 级以上;c.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③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包括血清脑钠肽(BNP)、胱抑素C(CysC)。抽取患者3 mL 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5 min后,分离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BNP、CysC。④不良反应:统计肝功能异常、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LVEF、LVEDD 及LVES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 高于参照组,LVEDD、LVESD 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n LVEF(%) LVEDD(mm) LVESD(mm)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24 31.52±2.62 48.62±3.62 18.747 0.000 62.82±5.92 45.92±1.62 13.489 0.000 75.92±6.66 62.52±4.13 8.377 0.000参照组 24 31.56±2.59 38.62±2.84 8.998 0.000 62.86±5.89 56.26±3.82 4.606 0.000 75.96±6.59 69.26±5.04 3.956 0.000 t 0.053 10.647 0.023 12.208 0.021 5.067 P 0.958 0.000 0.981 0.000 0.983 0.000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BNP、Cys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CysC 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比较(±s)
组别 n BNP(ng/L) CysC(mg/L)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24 368.26±28.64 252.16±12.06 18.303 0.00 1.78±0.24 1.12±0.16 11.210 0.000参照组 24 369.11±29.64 308.26±24.31 7.776 0.000 1.79±0.23 1.49±0.20 4.822 0.000 t 0.101 10.128 0.147 7.077 P 0.920 0.000 0.884 0.000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CHF 是心瓣膜病、心肌病及缺血性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具有进展迅速、预后差等特点,具体表现为体循环、肺循环淤血、劳力性呼吸困难及疲乏等,早期给予常规药物干预可缓解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常规抗心衰药物难以控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5]。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HF患者的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6]。目前,临床普遍认为CHF 患者存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血流动力学紊乱,多种细胞因子参与CHF 患者心肌纤维化、左室重塑、肺水肿及心功能不全等病理改变[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CHF 患者病情改善效果不理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现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本研究结果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在CHF治疗中效果确切。原因分析如下: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是目前欧洲心脏学会、美国心脏学会推荐的Ⅰ类药物,预期可取代ACEI。在心力衰竭的早期,这种适应性重塑可以确保心脏射血并维持身体的血液供应,但从长远来看,心肌失代偿会使血液射出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要,由此说明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措施是控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正常情况下LVEF与心肌收缩力≥50%呈正相关,若<50%则表示左心室功能不全。相关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抑制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对心血管重塑进行预防和逆转,从而增加LVEF[8]。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由沙库巴曲、缬沙坦以1∶1 组成,前者可有效降低脑啡肽酶活性,升高利钠肽水平,起到扩张血管、利尿及排钠作用,后者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发挥利尿、排钠功效,抑制心肌重塑以及醛固酮释放,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治疗后,患者肝功能、血压及心率均无明显变化,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种药物联合,协同作用,优势互补,可有效缓解CHF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9-10]。
综上所述,CHF 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抑制BNP、CysC 高表达,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