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整体护理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应用效果观察

时间:2024-11-10

国晓靖

261000 山东阳光融和医院儿科PICU,山东潍坊

肺炎是机体肺泡及肺间质出现炎性反应的疾病,小儿肺炎是临床儿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主要由于患儿的呼吸道较狭窄,血管较多且黏膜薄弱,单肢呼吸道分泌黏液少,较干燥,并且由于患儿年龄较小,纤毛缺失运动,无法及时清除吸入物,导致患儿肺炎症状逐渐加重[1]。临床干预期间极易诱发休克、心力衰竭或是呼吸衰竭等不良症状,从而加重疾病的进展,促使疾病恶化,导致临床治愈率较低。相关报告指出,对于重症肺炎患儿加以适当的护理干预可提升疾病的康复效果,提高患儿的生存率,保证了患儿的预后质量[2]。整体护理是临床新兴的护理措施,在肺炎患儿临床上的应用可改善患儿的不适症状,坚持以患儿为护理核心,重视患儿实际护理需求,对患儿实施呼吸道护理、氧气护理、病房护理、饮食护理及用药护理等措施。本研究分析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开展整体护理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山东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54 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法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男14例,女13例;年龄2~6岁,平均(4.09±1.12)岁;病程1~10 d,平均(5.56±1.77)d;临床症状:高热9 例,咳痰9 例,咳嗽9 例。观察组男12 例,女15 例;年龄1~7 岁,平均(4.01±1.01)岁;病程1~9 d,平均(5.48±1.62)d;临床症状:高热8 例,咳痰9 例,咳嗽10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神经系统正常;②签订相关协议;③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④无器官功能障碍。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疗标准者;②存在其他疾病者;③无法正常交流者;④精神障碍者。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临床需为患儿创建优质的康复环境,定期开窗通风,设置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证患儿病房舒适度;依据患儿的喜好、营养状态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告知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与低脂的食物,多进食蔬菜水果,保证患儿的营养供给;通过多种形式对患儿进行知识宣教,如手册发放、设立图书角、召开会议与播放视频等,指导患儿了解疾病的流程、注意事项、护理内容与用药情况等,改善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加强对患儿病情的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与体温等指标。

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呼吸道干预:护理人员需重视患儿的呼吸道情况,可辅助患儿保持半卧位或将其抱起,避免出现肺部瘀血症状;若患儿无法及时咳出痰液,及时帮助患儿吸痰;病情严重无法吸痰时,可通过药物雾化的方式进行化痰处理,密切监控雾化流程。②氧气护理:重症肺炎患儿多采取鼻导管的方式进行吸氧护理,可控制流程在0.5~1 L/min;若患儿鼻腔内异物较多,可通过面罩吸氧或是头罩吸氧,流量控制在2~4 L/min。③病房护理:重症肺炎患儿需在监护室完成治疗,护理人员需保证监护室内的温度及湿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保证病房内的卫生清洁,定期消毒;每日集中进行护理干预,其余时间保证监护室的安静,不可影响患儿的休息质量。④饮食干预:需对重症患儿输入液体量进行控制,避免对心肺等功能造成负担;及时记录并观察患儿液体出入量;指导患儿进食高热量、高营养的半流质食物或流质食物,少食多餐,指导患儿进食时保持半卧位,避免出现误吸等不良事件。⑤用药干预:护理人员需谨遵医嘱予以患儿适当的药物,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时需重视滴注的速度,并在药物应用前进行三查七对;部分患儿需依据洋地黄类药物的时间标准用药;观察患儿用药后的指标,包括心率、血压等,对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若出现异常需及时汇报给医生;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需补充钙剂,并在用药期间保证时间间隔。⑥体位护理:待患儿入院后,及时为其实施雾化吸入治疗,指导患儿保持半卧位或半坐位;同时指导年龄较大的患儿积极深呼吸,保证对症治疗期间药物的有效吸收;患儿休息期间,可适当调高床头位置,在30°左右,保证患儿的呼吸状态。⑦健康指导:临床需对患儿家属进行一对一指导,或经讲座、座谈会进行宣教,告知家属肺炎患儿危险因素、具体治疗措施、护理操作、后期护理与疾病预防等内容;日常护理期间保证对患儿的保暖管理,增强患儿的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告知患儿家属出院后重视患儿的日常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疾病反复发作。

观察指标:①患儿血气指标评估: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正常值为95 ~100 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正常值为35~45 mmHg。②家属满意度:利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患儿简述的满意度情况。满分100 分;不满意:<90 分;一般:90~95 分;满意:>95 分。满意度=(满意+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比较: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比较(±s,mmHg)

表1 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比较(±s,mmHg)

组别 n 动脉血氧分压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对照组 27 70.62±3.19 50.02±0.77观察组 27 87.36±2.99 37.01±4.22 t 19.894 6 15.759 2 P 0.000 0 0.000 0

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比较[n(%)]

讨 论

小儿重症肺炎患儿患病较急、进展较快,易导致患儿的其他器官功能受损。临床对患儿进行诊疗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极其重要,可保证患儿的治疗效果,避免疾病恶化,提高康复效果[3]。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且免疫系统不健全,导致其肺部受到了细菌或病毒的侵袭,从而导致肺炎,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4]。以往的临床护理干预多以病情状况为中心,忽视了对患儿的全面护理,导致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了较多的不良症状,如进食误吸、呼吸道窒息等,疾病的预后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主要是因为部分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较差,且儿科患者较多,护理工作量较大,忽视了对患儿的整体护理[5]。有学者指出,整体护理坚持以患儿为中心,重视对患儿病情变化的监测,及时对患儿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督,并对患儿的呼吸道情况、补液情况进行记录,充分完善了各个护理环节,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避免了因护理不当出现不良事件[6]。

此外,整体护理对患儿的饮食情况、吸氧情况以及病房环境开展了护理干预,避免饮食不当损伤患儿的食管,甚至引发呛咳、误吸等不良事件,影响患儿的生存率;吸氧护理中,以患儿的临床病情变化作为吸氧方式的选择依据,充分提升了患儿的诊疗舒适度,提高了患儿的临床康复效果[7]。并且,予以患儿病房环境护理后,提高了患儿的睡眠质量,促进患儿机体免疫力上升[8]。整体护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进而获取患儿家属的信任,保证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因此,整体护理干预对于提高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康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有效抑制了疾病的进展,促进患儿整体护理水平上升,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了患儿的预后质量[9]。

综上所述,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开展整体护理的临床价值较高,可维持患儿血气指标的稳定,保证了患儿的康复效果,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