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0
付丽娜
510610 广州市天河区前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广州
盆底肌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创伤、盆底组织退化等因素导致盆底支持功能降低,从而诱发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多种疾病。对自然分娩的产妇而言,可因胎儿生长、分娩等导致阴道松弛,部分产妇会由于盆底肌肉过度牵拉而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发生。相关研究指出,FPFD 的发生与妊娠、分娩及衰老等因素均密切相关,国内发病率高达25%~35%[1]。近年来,随着二胎开放、生育年龄推迟及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FPFD 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若无法及时予以干预,甚至可酿成严重并发症,需要手术治疗,严重影响产后生活质量。因此,应进一步重视产后盆底肌肉训练,以改善产妇产后生活。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天河区前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足月妊娠产妇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 例。研究组年龄20~36 岁,平均(28.12±5.19)岁;孕次1~2 次,平均(1.35±0.41)次;孕周37~42周,平均(39.5±1.5)周;平均总产程(15.1±1.4)h。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28.05±5.21)岁;孕次1~2次,平均(1.37±0.42)次;孕周38~41 周,平均(39.6±1.4)周;平均总产程(15.2±1.1)h。两组间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为足月妊娠产妇;②均为足月阴道分娩单胎存活,分娩过程顺利;③测试盆底肌力<3级;④无器械助产及产后神经损伤。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泌尿系统手术史、泌尿系统感染史及慢性肾脏病史;②有尿失禁、盆底器官脱垂家族史;③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者;④肿瘤患者。
方法:对照组仅予以常规盆底肌功能训练。双下肢行伸展、屈伸及开合动作;对肛门进行有意识锁紧动作训练,吸气时肛门收缩6 s,呼气时放松6 s,间隔6 s 再重复1 次,持续30 min;进行阴道哑铃训练,在哑铃尾部涂抹润滑油并置入阴道内,根据反应进行相应臀位调整,持续30 min,2次/d[2]。再次根据Ⅰ类肌、Ⅱ类肌进行Kegel 盆底康复训练,嘱患者取坐位,弯曲打开双膝,双手握住脚尖并保持脚掌对贴,将双脚跟逐渐靠近身体后下压双膝,保持挺胸姿势并进行3~5个深呼吸[3-4];之后调整姿势并拢双脚与双膝,向下半蹲,将手臂举过头顶后,手掌相对进行3个深呼吸;最后,嘱患者趴在地上,舒展脊椎,保持双手、双膝着地,手臂与大腿垂直于地面,吸气时背部下沉,呼气时拱起背部,持续30 min,1次/d[5]。研究组常规盆底肌功能训练加用盆底肌治疗仪。排空大小便,取膀胱截石位。要求产妇充分暴露外阴,消毒治疗头并置入阴道内,根据盆底肌力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确保合理刺激强度及生物反馈参数。予以低电流刺激,参数:电流0~70 mA,频率5~100 Hz,脉冲数200~500 us,30 min/次。若中途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每周2次,每个疗程10次,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疗程。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①记录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底肌Ⅰ类、Ⅱ类纤维肌力变化。②比较两组产妇临床疗效。疗效标准:a.显效:盆底肌收缩完全,无脏器膨出症状;b.有效:肌力恢复至3 级以上,无明显膨出症状;c.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记录两组尿潴留发生情况,产后6 h内出现排尿困难视为尿潴留。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统计学分析系统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产妇盆底肌力比较:治疗前,两组盆底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Ⅰ类及Ⅱ类指标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Ⅰ类、Ⅱ类纤维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盆底肌力比较(±s,分)
表1 两组产妇盆底肌力比较(±s,分)
组别 n 盆底肌Ⅰ类 盆底肌Ⅱ类治疗前 治疗后 t/P 治疗前 治疗后 t/P研究组 51 2.60±0.31 3.78±0.21 -22.505/0.000 2.52±0.32 4.05±0.61 -15.862/0.000对照组 51 2.58±0.33 2.82±0.57 -2.602/0.005 2.49±0.33 3.12±0.92 -4.603/0.000 t 0.315 11.286 0.466 6.016 P>0.05 <0.01 >0.05 <0.01
两组产妇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临床疗效比较[n(%)]
两组产妇尿潴留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治疗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尿潴留发生率比较[n(%)]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作为产科最常见疾病之一,相关研究指出,约20%的女性产后可能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发生原因主要与妊娠过程及分娩时盆底肌肉、神经嵴胶原纤维过度牵拉或挤压,造成盆底肌肉及神经组织损伤,肌张力减少,可见产后盆底肌呈松弛状态并进一步出现盆底功能下降、盆腔器官移位等[6-7]。另外,由于女性阴部尿道固有括约肌过度拉伸将导致膀胱颈及近端尿道下移,尿道黏膜封闭能力减弱而导致尿失禁。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产后3个月出现尿失禁产妇,若不能予以有效治疗,5年后仍存在尿失禁可能性高达92%[8-9]。现阶段临床研究已证实,盆底肌力及Ⅰ、Ⅱ类纤维肌电与尿失禁存在密切关联,其正常与否是导致尿失禁发生的关键[10]。因此,应充分重视产后尿潴留预防等康复工作。传统产后康复仪盆底肌训练为主,产后6周是最佳时机,对产后42 d妇女进行盆底肌筛查及康复训练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收缩盆底肌肉的训练方法,帮助产妇提升盆底肌力,增加盆底肌Ⅰ、Ⅱ类纤维肌电值,通过改善产妇盆底肌功能,从而有效避免尿潴留、器官脱垂等产后不良现象的发生。但仍存在疗效欠稳定,效果不理想等缺点,难以普及应用。而盆底肌治疗仪作为近年来临床常用的盆底康复方法,则是通过将电极置于阴道内,利用实时测量的肌电反馈信号,选择恰当的频率与能量提供点刺激,唤醒受损盆底神经肌肉、加速神经传导、增强神经兴奋性与增加肌纤维代偿能力,最终达到提高盆底肌肉组织弹性与强度,改善盆底肌功能的目的[11]。同时,与康复训练联合不仅可唤醒及激活盆底肌,更可加快患者阴道及盆底肌张力及弹性恢复速度,发挥治疗及预防产后盆底障碍的作用。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Ⅰ类及Ⅱ类指标变化均高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盆底肌Ⅰ类、Ⅱ类纤维肌力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研究组肌力恢复更好,这可能与加用治疗仪后可进一步促进盆底神经肌肉兴奋,更有利于肌肉功能康复。
应用盆底功能治疗仪进行盆底电生理诊断并根据患者盆底电生理参数及症状体征制定个性化的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方案,可帮助患者盆底肌纤维肌力显著恢复。对比单纯盆底肌训练及与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治疗后发现,联合两种方法共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增加盆底肌力方面及治疗效率方面均优于单纯应用盆底肌训练的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治疗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对于需接受产后盆底康复的患者来说,既往多通过单纯盆底肌训练进行康复治疗,通过反复的收缩肛提肌训练达到恢复及加强盆底肌肉的功能的目的,或联合阴道哑铃在咳嗽等腹压增高时,收缩盆底肌以增加盆底肌力及加强控尿能力。在此基础上联合盆底功能治疗仪进行电刺激可提高盆底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从而增加疲劳肌纤维及盆底肌肉的力量,通过生物反馈又可及时将患者肌肉状态反馈给患者及医生,通过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患者掌握控制盆底肌收缩与舒张的技能,从而进一步提升盆底肌力,达到促进患者恢复的目的,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证实了盆底肌训练联合盆底功能治疗仪在促进患者产后盆底肌肉恢复方面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加用治疗仪有利于促进盆底肌肉和神经功能恢复,对减轻不适症状、预防尿潴留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