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1
贾倩
252000聊城市人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山东聊城
心血管疾病在心内科比较常见,指的是因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等引起的心脏缺血性疾病[1],该疾病在>50 岁人群中多发,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是威胁生命健康的一大杀手。有研究表明,即使采用规范的治疗方法,仍有部分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他汀类药物是比较全面的调脂药,不仅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应用普遍,又是治疗骨质疏松、老年痴呆的辅助性药物。从目前研究来看,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获得一致认可,但用药安全性方面尚无统一结论[3]。本研究以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对象,探讨了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为患者用药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研究对象来源于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50 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75 例。对照组男40 例,女35 例;年龄38~80 岁,平均(54.38±12.06)岁;病程3~11年,平均(6.54±2.13)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9例,高中25例,大学及以上11例。试验组男39例,女36 例;年龄36~79 岁,平均(55.42±11.83)岁;病程3~10年,平均(6.70±2.35)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1例,高中22例,大学及以上12例。两组间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参考《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4],经实验室、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项目确诊,符合他汀类用药指征;②年龄18~80 岁;③病历资料完整且真实,能积极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①存在肝肾器质性病变;②存在药物过敏禁忌;③合并血液疾病、恶性肿瘤,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等。
方法:(1)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药物治疗。血脂异常患者调整饮食,减少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多吃植物类胆固醇和可溶性纤维;坚持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标准值附近;戒烟限酒。①冠心病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药物,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沈阳奥吉娜药业公司生产,规格:100 mg,批准文号H20065051),口服用药,1 次/d,剂量为100 mg;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生产,规格:25 mg,批准文号H32025391),口服用药,2次/d,剂量为100 mg。②心律失常患者使用阿替洛尔片(江苏黄河药业公司生产,规格:25 mg,批准文号H32024192),口服用药,2 次/d,剂量为100 mg;胺碘酮片(赛诺菲安万特制药公司生产,规格:0.2 g,批准文号H19993254),口服用药,1 次/d,剂量为200 mg。③心肌梗死患者使用美托洛尔片,口服用药,2 次/d,剂量为100 mg;氯吡格雷片(赛诺菲制药公司生产,规格:75 mg,批准文号J20180029),口服用药,1 次/d,剂量为75 mg。患者连续用药3 个月。(2)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他汀类药物,用药选择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公司生产,规格:20 mg,批准文号H20051408),口服用药,1 次/d,初始剂量为10 mg,根据病情需要可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80 mg。连续用药3个月。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a.显效:心血管症状消失,血脂水平恢复正常;b.好转:症状明显减轻,发作频率降低,血脂水平改善;c.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仍在加重,血脂水平持续异常[5]。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②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正常参考值:TC 2.8~5.17 mmol/L,TG 0.56~1.7 mmol/L,LDL-C 0~3.1 mmol/L[6]。③统计不良反应情况,包括肌痛、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及肝功能受损。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脂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s,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s,mmol/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nTCTGLDL-C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756.27±1.743.46±1.12#2.95±0.761.48±0.34#3.36±1.052.25±0.48#对照组756.25±1.824.15±1.40#2.89±0.831.76±0.37#3.29±1.092.70±0.66#t 0.0683.3320.4614.8250.4004.775 P 0.9450.0010.6450.0010.6890.00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心血管疾病在中老年人中多见,主要表现为血脂异常、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心肌梗死等。患者发病后,症状表现为心悸、气短、呼吸困难,胸闷、晕厥、恶心呕吐及胸骨后疼痛等。随着年龄增加,高脂血症患病率随之提高,60~69 岁为发病高峰期,吸烟、饮酒、肥胖和糖尿病人群易发[7]。血脂指标紊乱会改变血流动力学,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风险提高,成为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8]。因此,患者治疗时通常需要调整血脂,首选他汀类药物。
胆固醇的合成离不开一系列酶,例如合成限速酶。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对这些酶进行抑制,酶无法生成,也就不能发挥功能,细胞内的胆固醇水平就会减少;其药物成分作用在细胞膜表面,产生强烈刺激,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数量,从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TG 水平,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调脂效果比较全面。赖诚民等[9]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他汀类药物组TC、LDL-C 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均低于非他汀类药物组,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原因。陈爱荣[10]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在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良好效果,患者整体耐受性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情况,集中在肌肉毒性、肝脏及神经系统损伤上,故医护人员应加强用药监测和指导。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TC、TG、LDL-C 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可显著调整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相比于一般治疗的效果更佳。不良反应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他汀类药物是比较安全的。结合临床,他汀类药物使用时,不良反应和用药剂量有关,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提高[11-12]。因此,临床用药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至适宜剂量,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即病例采集数量偏少,进行统计学计算时可能产生随机性误差。对于这一点,今后可继续收集患者资料,开展大样本分析,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为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提供支持和依据。
综上所述,临床上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血脂水平、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