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1
柳小燕
433300监利市中医医院,湖北荆州
高龄手术患者由于机体器官呈衰退趋势导致身体素质较差,免疫力低下及适应力差造成手术难度较大,尤其是传统开放式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伤害较大,术中可能发生应激反应等不利因素影响手术效果[1]。高龄患者在围术期应展开合理的护理干预促进临床疗效,高龄手术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方式,虽然能起到一定效果,但缺乏针对性,仍存在较高的风险,故高龄人群应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2]。本研究对高龄手术患者展开优质手术室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监利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高龄手术患者79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利用随机盲选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对照组39例。试验组男19 例,女21 例;年龄65~82 岁,中位年龄(72.67±2.15)岁;微创手术17例,阴式手术12例,开放手术11例。对照组,男18例,女21例;年龄64~83岁,中位年龄(72.74±2.18)岁;微创手术15例,阴式手术14例,开放手术10例。两组间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满足手术指征,可以接受手术治疗;患者资料真实且完整。
排除标准:精神异常及意识障碍;伴发严重器质性疾病。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含术前检查、病情监测、生活护理及预后康复指导等措施,术前对患者基础情况进行检查,了解患者身体状况,术前予以简单的注意事项讲述,让其签署同意书,并且术后开展相关康复干预,让其适当进行锻炼,适当开展户外活动。试验组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详细措施如下。①入院指导:为患者介绍医院手术、住院条件及主治医师和护师基本资料,了解患者具体病症和临床表现,并进行可行性评估,建立个人档案,全面掌握患者实际情况,做好每日交接工作。②术前探视:遵循优质护理服务观念,按规范的探视流程对所有患者进行巡查,注重仪容仪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保持积极的态度,持续跟踪患者心率、血压及营养等稳定情况,与家属配合完善患者个人清洁护理工作以预防感染。③术前准备: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流程、注意事项及麻醉方式等措施,让其充分了解并予以配合,协助患者进行术前各项常规检查,确定准确的手术时间,叮嘱患者禁食饮;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难免产生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降低其依从性,影响手术进度,安排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耐心安抚并鼓励其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叮嘱家属给予患者充分的家庭支持与关怀;调节舒适的手术室温度及湿度,术前全面进行消毒及灭菌处理,避免发生感染事件。④术中优质护理:协助患者摆放合适的手术体位,配合麻醉师实施麻醉相关操作,手术操作台两侧需有护理人员辅助避免发生坠床;由于手术患者年龄较大,骨质较脆弱,在患者背后放置合适的海绵垫,移动患者时注意动作要轻柔,上肢外展时注意角度控制在<90°;安排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由于患者血管脆性较高,要保证穿刺一次性成功,控制合理的输液速率,密切观察穿刺位置和输液情况。⑤术后优质护理:利用多功能监护仪对患者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若发生异常现象要及时进行干预,定期记录相关数据;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卧位休息,定期给予翻身预防压疮;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以少食多餐为原则,推荐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为主,保持营养摄取均衡;根据患者实际恢复状况指导其尽早进行床上运动或下床锻炼,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不易过度劳累,运动时务必安排护理人员或家属陪同,有助于提高机体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叮嘱患者住院期间身体一旦出现不适感要立即通知医师。⑥定期回访:出院2 d 后进行第一次回访,之后每周进行≥1 次电话回访,充分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叮嘱患者定期到院复查。
观察指标:①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利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从睡眠质量、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健康状况、生理机能及人际交往6 个维度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各维度满分为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该项生活质量越好。②情绪变化情况比较: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评分越高表示消极情绪越严重。③护理满意度比较:通过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展开满意度调查,包含接待、病房环境、护理质量、护理技能、服务态度及护理效果等项目,满分为100分,>90分属于非常满意,75~90 分属于比较满意,<75 分属于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n睡眠质量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健康状况生理机能人际交往试验组4090.53±5.6491.32±5.2590.58±4.5290.51±4.8589.25±5.4688.49±8.13对照组3984.42±6.4787.21±6.7984.12±5.9685.29±5.9783.67±6.9382.25±9.46 t 4.477 53.014 25.436 84.270 53.980 73.146 9 P 0.000 00.003 50.000 00.000 10.000 20.002 3
两组患者情绪变化情况比较:试验组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情绪变化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情绪变化情况比较(±s,分)
组别nSAS评分SDS评分试验组4032.74±4.2834.29±4.49对照组3943.91±5.6545.28±5.71 t 9.920 99.522 6 P 0.000 00.000 0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高龄手术患者日益增多,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导致手术风险较大,同时高龄患者对手术存在较严重的恐惧心理导致其依从性较差,对手术疗效造成一定影响[3]。高龄患者一般合并基础疾病较多,如高血压、冠心病及骨质疏松等,由于手术本身对患者机体会造成一定损伤,在手术过程中极易引起应激反应导致手术无法顺利进行,而且术后疼痛及不适感会降低康复期间生存质量,因此,对于高龄患者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并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合理的护理措施,降低手术风险,促进预后恢复。针对高龄手术患者,传统护理重点在于术前检查、病情监测及康复指导,忽略了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整体疗效欠佳[4]。手术室优质护理是临床较先进的护理模式,该模式会从多个角度进行可行性评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患者基本情况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5]。患者入院后立即建立护理方案,分析患者病情并制定手术方案,护理人员对患者手术流程进行介绍和讲解,提升其认知水平;术前协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并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缓解其消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完善优质的手术室环境,术中协助医师麻醉,辅助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针对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指导方案,包括饮食、运动、并发症预防及生命体征监测等方面,促进其预后康复[6-7]。手术室优质护理在围术期贯穿全程,通过细节护理措施提高其手术舒适程度,进而提高手术成功率,通过专业的术后指导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对提升整体护理满意度有促进作用[8]。除此之外,手术室优质护理不仅限在院内给予护理服务支持,院外也会通过电话回访、微信建议等形式进行延续性护理,确保患者在院外康复阶段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直至患者康复前建立对应档案持续进行护理指导及答疑,缩短预后恢复周期。
综上所述,手术室优质护理在高龄手术患者中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其消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