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1
谭峰
271100 济南市莱芜区寨里中心卫生院,山东 济南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会诱发心力衰竭,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1]。冠心病发病后,其心肌供血受到较大的影响,出现心肌供血不足、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时出现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属于不可逆性的器质性病变,患者病情不断加重,不但影响其心脏功能,对患者身体的整体健康也会造成较大影响,心力衰竭是临床致死率较高的心脏终末期疾病。相关研究显示,冠心病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因此,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对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传统西医疗法虽然能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极易对患者的内分泌系统及消化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和依赖性,停药后患者易出现症状复发,不利于疾病的康复。用药效果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受到影响,出现不断下降的问题,部分患者甚至由于代谢与免疫功能问题,导致其用药不良反应增多,对患者的治疗依从、远期预后造成较大的影响。近年来,有医疗工作者提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中医用药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改善患者的整体康复质量[3-5]。基于此,本文对济南市莱芜区寨里中心卫生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对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济南市莱芜区寨里中心卫生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前后日期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42~68岁,平均(54.8±6.7)岁;病程1~5年,平均(2.18±1.34)年;无症状心肌缺血10例,心绞痛15例,心肌梗死15例,缺血性心力衰竭1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4~72 岁,平均(56.5±6.5)岁;病程2~6年,平均(3.12±1.68)年;无症状心肌缺血11例,心绞痛14例,心肌梗死13 例,缺血性心力衰竭12 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6],其中,心功能Ⅲ级49 例,Ⅳ级51例。均能够全程配合用药;能够耐受试验用药;意识清醒、精神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均自愿签署同意书,能够接受随访。
排除标准:重大器官器质性病变、精神类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资料丢失无法接受随访;中途离院、死亡。
方法:(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模式。①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西药治疗;②吸氧治疗;③指导患者控制盐分的摄入量;④引导患者注意休息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药物主要成分有人参、益母草、丹参、黄芪、桂枝、白术、甘草等。以济南市莱芜区寨里中心卫生院资深中医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及症状对用药剂量予以确定,并交由煎药室文火煎煮40 min,取药汁300 mL,早、晚服用,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1)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比值(E/A)、心脏指数(CI)等指标变化情况。(2)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评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和恶化4个等级。①显效:经治疗症状好转或消失,呼吸困难下降≥2级、心功能提高≥2级;②有效:症状改善,呼吸困难下降但<2级,心功能提高1~2级;③无效:症状无改善和好转,呼吸困难下降<1级,心功能提高<1级;④恶化:症状呈恶化趋势,呼吸困难明显升高,心功能下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3)对患者治疗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因心力衰竭导致再次入院治疗及死亡的情况。(4)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失眠、便秘、其他。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E/A、CI 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E/A、CI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E/A、CI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E/A、CI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E/A、CI指标比较(±s)
组别 n 时间 LVEF(%) E/A CI(min·)观察组 50 治疗前 35.8±8.3 2.35±0.28 0.88±0.28治疗后 46.2±8.1 3.24±0.49 1.23±0.27对照组 50 治疗前 35.4±6.6 2.29±0.37 0.86±0.25治疗后 40.7±5.7 2.73±0.42 1.02±0.27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两组患者再次入院及病死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再次入院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再次入院及病死率比较[n(%)]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一种复杂的症状,本病临床致死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可造成严重的威胁,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存在较为严重的心功能下降问题,威胁患者的日常生存质量。目前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方式尚未发现统一标准。西医临床针对患者心力衰竭、粥样动脉硬化症状,多采取积极的用药干预,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西药治疗,属于临床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案,但具有较强的不良反应与用药耐药性问题,严重时患者无法依从用药,造成远期疗效下降,无法彻底改善心功能衰竭症状。
中医学将心力衰竭归于“水肿”“喘证”范畴,中医术语将其称为“心衰”。中医认为,心力衰竭虽然病灶在心脏,属心肌收缩无力,但主要发病机制为心肾阳虚,气虚乏力,由于心脏运血功能下降导致脉络瘀阻。心力衰竭的发病群体多为老年人,由于发病群体身体功能衰退,患者多会形成久病—气虚—阳虚—血运失力—脉络瘀阻等一系列恶性循环[7-8]。为此,中医临床针对患者症状,认为用药治疗期间,需严格掌握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其开展补气、通络、益气温阳治疗,以此改善患者心功能,延缓心功能衰竭进展,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远期治疗体验与生存时间。
近年来,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较佳。该药物由人参、益母草、丹参、黄芪、桂枝、白术、甘草等中药组成。经现代药理学证实,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具有益气、活血、增加心肌耗氧等功效,能够多途径、多靶点对心力衰竭进行治疗。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对患者采取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能够明确降低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促进其整体康复质量的提高,同时加强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对缓解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有较大帮助作用。
综上所述,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在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时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减少患者疾病复发及死亡率,提高总体总有效率,应用该药剂临床效果良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