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1
余壮 娄伦美
563000 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遵义
混合痔是临床肛肠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内痔与相应的外痔经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融合而形成的[1],因此患者会同时出现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外剥内扎及痔上黏膜环切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术式,而10%~40%的患者在术后会出现肛缘水肿[2],同时患者会出现手术切口处部分组织的肿胀,使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痛感,不但延长了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还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3]。
地奥司明片是一种具有改善微循环和抗炎作用的药物,为了研究其治疗混合痔患者术后水肿的效果,本文选取40 例患者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选取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混合痔术后水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40 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组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20 例,男14 例,女6例;年龄21~70 岁,平均(48.43±3.64)岁;病程3 周~9年,平均(3.12±0.51)年;疾病类型为静脉曲张性痔7 例、血栓性痔9 例,结缔组织性痔4 例;严重程度为Ⅱ期11 例,Ⅲ期7 例,Ⅳ期2 例。试验组20 例,男15 例,女5 例;年龄20~69 岁,平均(48.38±3.71)岁;病程2 周~10年,平均(3.23±0.48)年;疾病类型为静脉曲张性痔8 例,血栓性痔9 例和结缔组织性痔3 例;严重程度为Ⅱ期10 例,Ⅲ期7 例,Ⅳ期3 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中混合痔相关的诊断标准[4];②年龄20~70 岁;③均充分知晓本次研究的过程,且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和肛周脓肿的患者;②对本次研究所用相关药物过敏的患者;③合并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④合并心理疾病或精神严重障碍者;⑤治疗期间因重度感染或其他原因退出研究者。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抗生素静脉滴注,同时每次给予患者2.5 g麝香痔疮膏(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Z42021920)涂抹,1次/d。
试验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术后第1~4 天地奥司明片1.5 g/次口服,2 次/d(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20066737),术后第5~7天改为0.5 g/次,2次/d。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7 天和术后第14 天的水肿情况和疼痛情况,其中水肿情况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5]为依据进行评估,若患者无水肿则可记为0 分;若患者的肛缘部分水肿所占面积<1/4 则可记为1 分;若1/4≤患者的肛缘部分水肿所占面积≤1/2 则可记为2 分;若患者的肛缘部分水肿所占面积>1/2 则可记为3 分。疼痛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进行评估,若患者肛门无疼痛则可记为0 分;若患者的肛门部位疼痛剧烈、服用药物后疼痛未见缓解则可记为10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7天和术后第14天的创面愈合情况。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展开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术后第1 天、术后第7 天和术后第14 天的水肿情况和疼痛情况: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水肿和疼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 天和术后第14 天的水肿和疼痛情况均显著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术后第7 天和术后第14 天的水肿和疼痛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的水肿情况和疼痛情况(±s,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的水肿情况和疼痛情况(±s,分)
注:与术后第1天相比,*P<0.05;与术后第7天相比,#P<0.05
组别 n 水肿情况 疼痛情况术后第1天 术后第7天 术后第14天 术后第1天 术后第7天 术后第14天对照组 20 2.39±0.73 1.88±0.61* 1.50±0.47*# 5.39±1.53 3.18±1.10* 2.02±0.64*#试验组 20 2.31±0.80 1.43±0.54* 1.03±0.38*# 5.42±1.48 2.45±0.87* 1.15±0.43*#t 0.330 2.470 3.478 0.063 2.328 5.046 P 0.743 0.018 0.001 0.950 0.025 0.000
两组患者术后第1 天、第7 天和术后第14 天的创面愈合情况:试验组患者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4天的愈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和第14天的创面愈合情况[n(%)]
混合痔的患者多会出现排便时出血、肛内痔核脱出及肛门肿痛等临床症状,其发生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混合痔术后部分患者出现水肿,是因为手术时行局部浸润麻醉药物注射过多导致皮下水分潴留,或者麻醉药物剂量过多影响了局部组织的循环,导致组织液渗出或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引发水肿;还有的患者是因为麻醉效果欠佳,导致括约肌未得到充分的松弛,干扰了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少数患者是术后排便困难、蹲厕时间过长或者是术后局部感染等影响了肛门静脉的回流所致[7]。而水肿不仅会导致患者肛门手术切口部位部分组织的肿胀,还会使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增加,因此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8],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影响,均需及时给予患者相应治疗。
有研究指出,混合痔患者术后72 h 是充血和水肿形成的高峰期,也是对局部通畅的静脉和淋巴回流进行重建的关键时期[9]。地奥司明是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其主要成分是地奥司明和橙皮疳,作用于人体后将静脉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延长,使静脉张力增加,即使患者局部温度较高,也可使静脉发生收缩,对痔静脉循环的改善有促进作用,从而减少了前列腺素、白三烯和组胺等炎性介质的释放[10]。此外,地奥司明对毛细淋巴管的缩合有促进作用,通过对淋巴管蠕动的促进改善了微循环,从而发挥减轻混合痔患者术后水肿的情况,有助于患者术后创面的愈合[11]。闵连永[12]在研究中将90 例环状混合痔外切内扎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均包括45 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的治疗方案为常规治疗,后者的治疗方案为服用地奥司明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 天和术后第7 天的肛缘水肿评分、术后第3 天和术后第7 天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患者加用地奥司明片治疗后,患者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4天的水肿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同一时期,而水肿情况的缓解减轻了对患者创面的刺激,缓解了患者的疼痛,与闵连永[12]的研究结果一致。此外,试验组患者术后肛缘水肿和疼痛情况的缓解促进了患者创面的愈合,故试验组患者术后第7 天和术后第14 天的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同一时期,术后第14 天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对混合痔术后水肿患者应用地奥司明片治疗,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肛缘水肿情况,还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临床推广应用的优势较为明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