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铍针与毫针对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下肢微循环及局部张力、疼痛的影响观察

时间:2024-11-11

弓臣

102208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北京

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在临床并不乏见,患者以反复发作的腰臀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同时下肢微循环状态较差及局部张力性较高等也较为明显。对于下肢微循环的改善及局部软组织张力的缓解是改善疼痛及疾病康复的必要基础与条件[1]。近年来采用铍针与毫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的研究较多,但是关于下肢微循环、局部软组织张力的细致作用研究相对不足,对于下肢微循环及局部软组织张力的直观影响研究极为匮乏。故本研究就铍针与毫针对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下肢微循环及局部张力、疼痛的影响进行观察及探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160例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 例。对照组中包括男39 例,女41 例;年龄23~65 岁,平均(43.1±7.0)岁。观察组男37 例,女43 例;年龄23~63 岁,平均(43.3±7.3)岁。两组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8 岁者;男女不限;符合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诊断标准(腰臀部疼痛;弯腰活动受限;臀部可触及固定的压痛点;腱反射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局部组织张力高于健康者,影像学检查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局部封闭测试有效);对研究知情同意者。

排除标准:合并软组织感染及创伤者;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妊娠期及哺乳期者;沟通、认知及精神障碍者;合并脊椎疾病者。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毫针进行治疗,采用普通毫针(30~40 mm)进行治疗,由患者髂嵴下3~4 cm处找到按压最痛点,然后以毫针垂直快速刺入,达到最痛点后,进行提插,并对阳陵穴及秩边穴进行针刺,留针20 min,隔日1次,治疗10次。②观察组采用铍针进行治疗,采用铍针(5~8 cm 长,斜刀口),由患者髂嵴下3~4 cm 处找到按压最痛点,以此点作为进针点,急刺,以进入张力区但不影响周围组织为宜,棉球按压进针点,迅速拔出铍针,按压数分钟,每周1次,治疗1~3次。然后统计、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下肢微循环、局部张力及疼痛程度。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以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消失,功能恢复为显效,以患者治疗后的疼痛及功能均显著改善为有效,以患者治疗后的疼痛及功能均未见改善为无效[2]。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②下肢微循环:采用甲襞微循环检测仪进行检测,包括足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血液流态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襻周状态积分),另检测其他直观足甲襞微循环指标,包括白微栓率及管襻畸形率,采用电脑直接读数的方式进行积分的统计。③局部张力:采用软组织张力检测仪对压痛点的局部软组织张力进行检测,由检测仪直接进行数据的读取。④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法评估,取0~10 cm的直线,0表示无痛,10表示疼痛最为剧烈[3]。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的数据采用软件SPSS 22.0 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n(%)]

两组治疗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的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次、2 次及3 次两组的上述指标均持续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n时间血液流态积分管襻形态积分襻周状态积分对照组80治疗前1.50±0.181.30±0.151.10±0.12治疗1次1.33±0.13#1.13±0.13#1.02±0.11#治疗2次1.26±0.10#0.90±0.12#0.91±0.10#治疗3次0.98±0.09#0.81±0.10#0.72±0.08#观察组80治疗前1.52±0.171.31±0.161.08±0.13治疗1次1.13±0.11*#0.91±0.13*#0.89±0.11*#治疗2次0.96±0.09*#0.75±0.11*#0.73±0.09*#治疗3次0.86±0.08*#0.61±0.10*#0.56±0.05*#

两组治疗前后的白微栓率及管襻畸形率比较:治疗前两组的白微栓率及管襻畸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次、2 次及3 次两组的上述方面均持续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白微栓率及管襻畸形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白微栓率及管襻畸形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n时间白微栓率管襻畸形率对照组80治疗前1.52±0.1632.31±3.31治疗1次1.25±0.15#30.69±3.01#治疗2次1.06±0.13#29.26±2.63#治疗3次0.90±0.11#27.79±2.50#观察组80治疗前1.50±0.1832.36±3.16治疗1次0.96±0.13*#28.35±2.63*#治疗2次0.81±0.12*#27.61±2.56*#治疗3次0.73±0.10*#25.20±2.31*#

两组治疗前后的局部张力比较:治疗前两组的局部软组织张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次、2 次及3 次两组的局部软组织张力均持续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的局部张力比较(±s,N)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的局部张力比较(±s,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n治疗前治疗1次治疗2次治疗3次对照组80263.63±26.73250.36±25.39#239.69±22.60#221.31±20.01#观察组80265.10±25.90230.61±23.06*#216.90±21.66*#202.02±19.63*#

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次、2次及3次两组的VAS评分均持续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s,分)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n治疗前治疗1次治疗2次治疗3次对照组805.90±0.623.76±0.53#2.51±0.36#2.26±0.21#观察组805.93±0.652.01±0.36*#1.61±0.15*#1.23±0.12*#

讨论

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反复发作的疼痛是其就诊的主要原因,此类患者的局部组织张力较高等情况表现较为明显,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局部张力的控制是治疗的重要参考方面。除此之外,本类患者的下肢微循环状态多相对较差,可表现出足甲襞微循环较差的情况[4],而对于此类微循环指标的改善不仅仅有助于疾病的控制,且是提升康复速度的重要基础条件,因此对本类指标的检测价值较高,可作为治疗措施有效程度的重要评估方面。中医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上有其独特的优势,铍针与毫针相关的治疗效果研究均较受肯定,但是众多比较研究结果的差异也较为突出[5],对铍针与毫针治疗本病效果的进一步研究极为必要[6]。

本研究就铍针与毫针对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下肢微循环及局部张力、疼痛的影响进行细致全面的观察,结果显示,铍针在本类患者中的应用优势更为突出,具体表现为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同时其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及白微栓率、管襻畸形率、局部张力及VAS 评分均持续降低,且均显著低于毫针治疗患者,认为铍针在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的应用效果相对更好。分析原因,可能与铍针对于局部筋膜层的张力实现了更为有效的减张作用有关,局部粘连瘢痕化等情况得到了更为有效的缓解,降低压力的同时,感觉神经末梢的压力也得到降低。与此同时,铍针具有疏通经络及调节血气的作用,这有助于微循环的改善,微循环的改善又为疾病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有效条件,最终形成良性循环。综上所述,铍针与毫针均可显著改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的下肢微循环及局部张力、疼痛,但铍针对上述方面的改善效果相对更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