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1
刘晓燕
415000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心电图室,湖南常德
心肌缺血是心脏血液灌注变少,心脏缺氧引起心肌代谢改变,心脏不能正常工作的一种疾病。如果心肌缺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很容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时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等。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发病率呈递增趋势,其初始症状隐匿,常规心电图检出率低,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冠心病心肌缺血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情绪波动、季节变化等,是心脏病患者猝死的危险因素之一[1-2]。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对患者尤为重要,轻度患者非常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严重患者非常容易发生心律失常,猝死风险也较高[3-4]。常规心电图多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检查,可以检测患者心功能的变化,但仅限于一定时间,检测效果有限,容易漏诊和误诊。只有在科学诊断的基础上,才能为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因此,临床诊断方法的正确选择对患者具有积极作用[5-6]。临床诊断中,无创检查方法包括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本研究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并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168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男46 例,女38 例;年龄46~77 岁,平均(61.6±15.1)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7±2.5)年;合并糖尿病25 例,高脂血症27 例,高血压32 例。研究组84 例,男49 例,女35 例;年龄45~79 岁,平均(61.8±14.9)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8±2.5)年;合并糖尿病26 例,高脂血症28 例,高血压30例。两组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内容,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①存在MRI 和CT 检查的禁忌证;②肝肾功能异常;③精神疾病患者; ④存在合并恶性肿瘤;⑤临床资料不完整或中途退出研究者;⑥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临床证实为冠心病心肌缺血;②依从性较好。
排除标准:①能积极遵医嘱行动,无语言障碍;②精神类疾病;③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④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
方法:①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叮嘱患者保持稳定呼吸,放松身体,取仰卧位,使用12 导联心电图机进行连续性扫描,先肢体导联,再单极性胸导联,为有效保证图像清晰,心电图记录纸速度设置为25 mm/s。②研究组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建立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开始测试时,患者保持坐位,清洁患者皮肤,胸部贴电极贴,固定时采用胶带,紧固电极和导线,实施24 h连续监测,人工处理获得的信息,模拟导联心电信号持续24 h 结果,校正和回放,记录盒内插入闪存卡,24 h后取出。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阴性诊断率、阳性诊断率。②比较两组心律失常诊断情况。③比较两组心率变异性频率,包括低频与高频功率比值(LF/HF)、低级频功率(VLF)、超低频功率(ULF)、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
心肌缺血判定标准:(1)动态心电图标准:ST 段测量以J 点后80 md 为标准。①时间间隔>1 min,连续2 次出现ST 段下移;②ST 段下移时间>1 min;③ST 段下移水平>0.1 mV,结果符合以上3 项条件即可确诊。(2)常规心电图标准:结果显示ST 段水平或下垂型下移>0.05 mV,或同一导联T波<R波的1/10。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0.0 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阳性诊断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阴性诊断率、阳性诊断率对比[n(%)]
研究组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上速、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诊断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律失常诊断情况对比[n(%)]
研究组LH/HF、VLF、ULF、HF、LF指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率变异性频率对比(±s)
表3 两组心率变异性频率对比(±s)
组别nLH/HF(%)VLF(Hz)ULF(Hz)HF(Hz)LF(Hz)对照组841.27±0.42789.63±200.63638.47±211.43673.47±91.21564.53±187.32研究组842.28±0.571 527.56±221.361 277.63±207.24856.44±89.03957.52±190.21 t 13.39825.72422.61314.51515.692 P<0.05<0.05<0.05<0.05<0.05
心肌缺血一般发生于各种类型冠心病的中老年患者。其可能的机制:疼痛传导异常,感知刺激疼痛的能力下降;增加内源性镇痛物质,如内啡肽;缺血持续时间短,范围小,疼痛刺激轻微,不会引起心绞痛。其中,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因其无症状的临床表现而容易被忽视。患者在生活中不局限于体力劳动,也不主动服药,风险很大。
冠心病患者一般会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如心绞痛、胸痛等,患者通常还会伴有呕吐、恶心、发汗、发热等症状,病情严重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发绀、血压下降、休克、心力衰竭等症状。冠心病患者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从而增加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心肌缺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果未能有效诊断,错过最佳治疗干预时间,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恢复血液供应,对心率失衡、心肌代谢进行纠正,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为了尽早给患者制定治疗方案,需要对患者先进行早期检查、诊断,对抑制患者疾病向恶化方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是临床检查方法中最为准确的方法,但基层医院开展较难,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是大多数医院所使用的检查方法,检查费用也较低,对患者不会造成创伤,具有简易方便的优势。
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常规的心电图可反映心脏健康状况,在临床医学中应用最为广泛,且检查结果较快,操作相对简单,是心脏疾病的基本检查项目。
可冠心病患者心脏异常呈间歇性发作,而常规的心电图检测反映的检查结果具有时效性,如果检测期间患者心脏未出现异常情况,有可能获得不到有价值的诊断结果,此种情况是常规心电图检查的缺点[7]。动态心电图可以对心脏活动进行长时间的连续记录并分析,能够连续记录10 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时间可以长达72 h,对一过性心律失常等非持续性异位心律的检出率较高,能够监测心肌缺血的发生规律、频度、持续时间,可获得ST 段和心率同步趋势图。动态心电图还能够根据心肌缺血患者ST 段下降持续时间、总阵次、下降幅度,对心肌缺血总负荷进行测算。动态心电图极大地弥补了常规心电图检查的缺点,通过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心脏24 h状态,能够较高的准确诊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情况[8-11]。
本研究中,研究组阳性诊断率高于对照组,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上速、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诊断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心率变异性频率各指标均大于对照组,表明相较于常规心电图诊断,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更高,疾病检出率、诊断阳性率更高。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心电图诊断,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效果更佳,阳性诊断率更高,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诊断方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