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1
石丽芳
100101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北京
生化检验项目是临床常见的检查项目,通过生化检验项目确定疾病类型,帮助医生诊断疾病,或观察疾病治疗的进展[1]。但是在进行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时,患者的血液样本会发生溶血现象,对检验的结果造成一定影响[2]。溶血现象主要是指血液中的血细胞破裂,造成血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外渗,导致血液样本发生溶血现象的因素较多,例如血液样本处于低温冷冻状态、样本存放于碱性或酸性环境中,都可能造成溶血现象[3-4]。为了保证生化检验项目结果的准确性,对造成溶血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性措施,本文将探究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要点,现报告如下。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9月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人员65 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需要开展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抽取4 mL血液为检验标本,将样本分为2 份,其中1 份样本做溶血处理,分别进行临床生化检验,比较2份检验标本检验结果。65 例健康体检人员中包括男33 例,女32 例;年龄22~51 岁,平均(36.51±5.42)岁,进行生化检验项目的血样是来自于同一血源,分别进行了不同的血样处理,因此,样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加入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排除标准:患有糖尿病者;有血液系统疾病者。
方法:采集65 例健康体检人员生化检验项目的血液样本,采集样本前告知健康体检人员注意事项。采集患者静脉血4 mL,将其分别放置于2 个试管中,每个试管中均有患者静脉血2 mL[5-6]。其中1份静脉血样采取人工干扰血样溶血处理,主要通过机械震荡的方式(机械震荡的次数相同,保障标本溶血程度相同);另外一份2 mL 静脉血样采用肝素抗凝处理。然后将两组样本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处理的时间为10 min,离心速率为3 000 rpm,将患者血液样本血浆分离出来做检测,测量1次[7]。
观察指标:比较两份进行不同处理血液样本生化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其中生化检验项目包括尿素氮、丙氨酸转氨酶、肌酐、血尿酸、总胆固醇、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甘油三酯、肌酸激酶、白蛋白、天冬氨酸转移酶和总蛋白。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血液样本生化检验结果比较:正常血液样本的尿素氮、肌酐、血尿酸和甘油三酯检验结果与溶血血液样本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血液样本的丙氨酸转氨酶、总胆固醇、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肌酸激酶、白蛋白、天冬氨酸转移酶和总蛋白检验结果与溶血血液样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溶血反应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对于临床的检验结果准确性有严重影响,可能会造成疾病诊断差错以及治疗的误差,提高医疗风险的发生概率[8]。开展生化检验血液样本比较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干扰发生溶血情况,溶血主要是血清中的血红蛋白浓度发生变化,因红细胞发生破裂,导致其中的血细胞溢出,致使红细胞出现溶解现象,溶血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9]。导致溶血出现的常见原因是化学原因、机械损伤以及药物弧线毒性反应等,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检测结果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检查人员在进行检查中发现有溶血样本的出现,可以重新进行采样,若溶血较轻微可以对检测结果进行纠正[10]。
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正常血液样本中的丙氨酸转氨酶、总胆固醇、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肌酸激酶、白蛋白、天冬氨酸转移酶以及总蛋白的最终检验结果与进行溶血后的血液样本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在血液样本中出现溶血现象后会对血糖、血脂、肝功能、骨科疾病、血钾、心肌疾病等相关检查指标产生较大影响。与溶血现象对肝功能相关指标产生较大影响相比,对于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较小,分析其原因是因为血液出现溶血后,红细胞中的谷胱甘肽等相关物质可以吸收尿酸中的内过氧化氢具有一定关系。因此,在血液样本采集的过程中,要规范采集方法。止血带的松紧度应该适当,让血液平稳的流入试管中;保障采集过程无菌操作;使用的采血器和试管符合相关标准;在血液样本存放时,注意不要产生震荡破坏血细胞壁而产生血溶的情况;在运输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专业的运输箱装血液样本,使血液样本在稳定且恒温的环境之中,避免应外界的温度变化等因素导致溶血现象;血液样本采集完成之后尽快开展检验,实现血清分离。针对相关的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的操作水平和专业的知识培训,让医护人员意识到血流情况对于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提升责任感,养成良好的溶血防范意识[11-12]。还要确保采血相关设备的清洁度在标准范围内,要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保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因仪器的清洁等因素导致溶血的风险上升[13]。在临床的检验工作中,如果出现溶血现象,工作人要及时汇报,并重新开展血液样本采集,保证检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以及有效性。坚决不能有得过且过的心态,使用溶血后的样本进行检验,会导致医疗事故的出现,对患者个人以及医院均会带来严重的伤害。
表1 两组血液样本生化检验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血液样本生化检验结果比较(±s)
组别n 尿素氮(mmol/L)丙氨酸转氨酶(U/L)肌酐(μmol/L)血尿酸(μmol/L)总胆固醇(mmol/L)直接胆红素(μmol/L)正常血液样本 655.40±1.1253.56±2.2183.21±7.15 358.42±22.424.75±1.515.21±1.54溶血血液样本 655.42±1.1567.84±3.4283.42±7.26 360.23±22.037.42±1.022.21±1.21 t 0.1028.270.160.4611.8112.34 P 0.920.000.860.640.000.00组别n 总胆红素(μmol/L)甘油三酯(mmol/L)肌酸激酶(IU/L)白蛋白(g/L)天冬氨酸转移酶(U/L)总蛋白(IU/L)正常血液样本 6512.42±5.125.61±1.24178.84±25.82 32.12±11.5343.15±2.1635.42±20.13溶血血液样本 657.42±3.425.52±1.32123.53±21.53 43.51±14.7556.85±1.5362.53±18.42 t 6.540.4013.264.9041.728.01 P 0.000.680.000.000.000.00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化检验仪器中的精密度以及准确性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因检验科室中的工作量相对较大,检验人员在工作中对于仪器的重视度较高,检验人员对于样本的观察时间较短,大多都是通过仪器来进行操作,并不能很好地察觉出异常,可能会导致检验结果有错误,影响临床医师对疾病的判断[14]。为了更好地为医生临床疾病诊断,和患者治疗过程治疗进展的正确判断,需要针对生化检验中血液样本血溶情况进行干预,避免人为性的干扰因素造成的检验结果误差[15]。主要是患者在采血的过程中血流过大,抽血速度或者离心速度过快,都可能造成血溶的情况[16]。还可能由于采血过程中的操作不规范或是运输中的不稳定等都会致使溶血现象的出现。
因此,在检验工作开展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操作技能,规范进行采血操作,保证采取所用仪器的干燥以及卫生状况,避免进行患者血管的反复穿刺;在进行相关仪器的消毒中不能使用酒精;在采血过程中确保血液输入的平稳性。现阶段因较多仪器的出现致使医疗器械的管理混乱,市面上各种品牌的器械较多,医院为了节约支出成本,在进行医疗器械的购买中会考虑价格因素,但是质量差的设备对临床的诊疗以及检验工作均将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在进行器械购买时,要选择质量较好且生产规范的厂家,保证医疗器械的性能,避免因为仪器所导致溶血现象出现,对临床诊断、治疗产生较大影响。
综上所述,在开展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时,检验血液样本会受到溶血现象影响,造成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结果不准确,应该针对性地做好血样溶血预防措施,规范检验流程,严格把控仪器质量,降低在开展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中,血液样本溶血现象的发生概率,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