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1
高祖涛 陈妍(通信作者)
100032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1,北京
100035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2,北京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常见呼吸内科慢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1]。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是患者原有呼吸系统症状的急性恶化,为导致COPD 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2]。为提高AE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特选取98 例AECOPD 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比较常规治疗、常规治疗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对患者症状、肺功能指标和安全性的影响,探讨两种治疗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98 例样本均选 自2018年3月-2019年9月接受治疗的AECOPD 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并采用抽签的方式,给予不同组别的患者不同的治疗措施,分别为对照组(49 例,行常规对症治疗)和观察组(49 例,常规治疗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其中对照组男29 例,女20 例,年龄46~81 岁,平均(63.25±3.24)岁;试验组男30 例,女19 例,年龄47~86 岁,平均(66.52±3.1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AECOPD 诊断标准,且知晓并同意参加本次研究;98 例患者均有较高的临床依从性。
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心脑肾等急危重症者;过敏体质;因精神疾病而无法配合治疗者;中途失联或退出本次研究研究者;临床依从性较差者。
方法:①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保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8%~92%,给予患者吸入短效的支气管扩张剂,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连续治疗5 d;对于症状严重、痰浓且增多的患者加用抗菌药物,必要时给予患者机械通气治疗[3-4]。②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患者麻杏石甘汤加减进行治疗,基础方剂:炙甘草、麻黄、半夏各9 g,苏子、当归、桃仁、大黄、瓜蒌、桑白皮各12 g,杏仁、鱼腥草各15 g,石膏20 g[5]。辨证加减:肺气虚患者加黄芪45 g,党参15 g;气郁患者加枳壳、川芎各12 g;肾虚患者加分心木12 g,附子9 g;阴虚患者加玉竹、生地黄和麦冬各12 g[6-7]。水煎服,1剂/d,早晚2次分服。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和肺功能指标,并进行安全性比较。(1)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AECOPD相关症状、体征如湿啰音大部分消失,且胸部CT 检查示炎症基本吸收完全,患者症状积分较之治疗前减轻至少85%。②有效:AECOPD相关症状及湿啰音有所改善,胸部CT 显示炎症病灶较治疗前明显缩小,患者症状积分较之治疗前减轻30%~85%。③无效:AECOPD 相关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胸部CT 显示炎症病灶较治疗前有扩大现象,症状积分较之治疗前减轻不足3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症状积分:按照患者咳嗽、气逆、呼吸困难症状的重度、中度、轻度和无症状,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积分,分值分别为3分、2分、1分和0分。(3)肺功能指标: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和用力肺活量(FVC)指标,以及FEV1/FVC比值。(4)安全性:计算患者皮疹、腹泻、腹痛、口鼻干燥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发生率越低,则证明患者的治疗安全性越高。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9.0 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描述,并通过卡方检验或连续校正卡方检验进行统计。计量指标采用(±s)进行描述,根据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通过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治疗前组间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对比(±s,分)
组别 n 咳嗽 气逆 呼吸困难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49 2.12±0.70 1.60±0.41 4.487 0 0.000 0 2.53±0.71 1.84±0.52 5.488 3 0.000 0 2.04±0.62 1.35±0.43 6.401 4 0.000 0观察组 49 2.20±0.69 1.01±0.30 11.071 3 0.000 0 2.62±0.80 1.25±0.39 10.775 3 0.000 0 2.10±0.58 0.98±0.30 12.006 3 0.000 0 t 0.567 9 8.129 4 0.589 0 6.353 8 0.494 7 4.939 8 P 0.570 2 0.000 0 0.557 3 0.000 0 0.621 9 0.000 0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治疗前组间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有所提升,观察组指标更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对比(±s)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安全性: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对比[n(%)]
COPD 在中医学中属于“喘证”“肺胀”等范畴,病理机制为肺虚痰伏,患者处于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病理体征为毒、痰、瘀、热等,中医学治疗方法主要为解毒祛瘀、清热化痰[8]。麻杏石甘汤是以麻黄和石膏作为君药,麻黄能有效宣肺平喘、辛温解表,而石膏则有利于泄热生津、解肌透热,二者共用能达到温寒相互制裁的作用,有利于理肺除邪;以大黄和杏仁作为臣药,具有通达肺气之功效;半夏、苏子、当归、桃仁、瓜蒌、桑白皮、杏仁、鱼腥草共为佐药,可作为辅佐君臣药物,达到化痰清热的作用;而炙甘草能有效调和诸药,诸药共奏解毒祛瘀、清热化痰之效[9-10]。
本次研究各项数据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优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此项研究证实,在AECOPD 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相对于常规对症处理和治疗措施而言,于此基础上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进行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如呼吸困难、咳嗽、气逆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症状积分,促进患者肺部湿啰音的消失,改善患者的体征和检查指标,更有利于患者FEV1水平和FVC指标的提升,促进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尽快达到正常水平;除此之外,于常规治疗基础之上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进行治疗,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皮疹、腹泻、腹痛、口鼻干燥等不良反应,避免了患者受到二次伤害,保证了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其临床应用价值可能更高。
综上所述,在AECOPD 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相对于常规对症处理和治疗措施而言,于此基础上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进行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且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