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1
黄丹 周建仪 曾奕云 李淑芳
528000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
医院中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大多为急诊患者,患者病情较为危急,发病原因复杂,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1]。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的身体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从而导致心率加快,血压水平明显升高,一些病情严重者还会死亡[2]。为了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升疾病预后治疗效果,应结合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护理,以提升患者疾病预后[3]。现阶段,倡导在急诊创伤骨科患者护理中使用强化疼痛护理方法[4]。
本文将于2020年1-12月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80例急诊创伤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强化疼痛护理方法所取得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择佛山市中医院急诊创伤骨科80 例,治疗时间为2020年1-12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4~83 岁,平均(56.8±2.8)岁。观察组男18 例,女22 例;年龄23~84 岁,平均(57.2±2.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法,护理人员定期进入病房,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当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干预,以改善患者疾病预后治疗效果。观察组行强化疼痛护理法,包括几下几方面:①开展疼痛教育:护理人员应详细为患者介绍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疾病知识及镇痛知识,增强患者对镇痛工作的重视度,告知患者疼痛缓解方法,疼痛工具如何正常使用,并指导患者一些缓解疼痛感的小技巧。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期间,应严格做好消毒杀菌处理,并坚持无菌操作原则,以避免患者的创面部位处出现严重的感染。伤口及创面护理需有序及轻柔,避免操作不当而引发患者出现较大的疼痛感,应确保动作的轻柔性,并对力度及力点进行控制。根据创伤骨折部位采用不同体位或肢体摆放,使用丁字拖,夹板,三角巾或绷带包扎固定,用伤科黄水纱湿敷骨折部位,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确保患者的骨折部位处能够快速愈合。②环境干预:若环境舒适度不好,会导致患者的疼痛感加重。为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身体舒适度的提升,加强对患者进行环境护理尤为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将清创室内的温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病房内环境的干净、安静、温馨、清洁及舒适,使患者的身体疼痛感得以明显减轻。③心理护理:若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心理情绪,将不利于患者疼痛感的缓解。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当患者进入到医院之后,应给予患者安慰、鼓励和疏导,以促进患者疾病治疗自信心的提升。另外,应确保患者能够充分认识到疼痛是创伤骨折患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在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处理之后,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另外,还可采用为患者播放电视节目、与患者聊天的方式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的疼痛感得以减轻。④轻柔操作:在对患者行体位变换及创面包扎等护理操作期间,护理人员应保持轻柔的动作,以防止刺激到患者的创面,而导致疼痛感加重。⑤用药护理:当患者出现疼痛感时,若使用非药物干预方法将无法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应给予患者镇痛类药物。在此期间,要求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要求进行服药,以促进患者疾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确保患者能够充分认识到合理使用镇痛药物的必要性,以防止患者药物成瘾。
观察指标:①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估患者疼痛感,得分越低代表患者的疼痛感越轻,重度疼痛度评分为≥7 分,中度疼痛评分为4~6 分,轻度疼痛评分为1~3 分。②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80~100 分)、一般满意(60~79 分)、不满意(<60 分),满意度与得分呈正比例关系[6]。③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心率及收缩压水平。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应用SPSS 26.0 软件处理,VAS评分用(±s)表示,采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用[n(%)]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对比: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0 9.41±1.42 3.54±0.75对照组 40 9.43±1.38 6.43±1.24 t 0.106 13.875 P 0.912 0.000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心率及收缩压水平对比:护理前,两组心率及收缩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率及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心率及收缩压水平对比(±s)
表3 心率及收缩压水平对比(±s)
组别 n 心率(次/min) 收缩压(mmHg)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0 85.42±5.25 70.62±4.25 135.23±10.25 115.23±9.52对照组 40 85.46±4.52 80.32±5.45 135.85±12.55 125.25±11.24 t 15.235 10.241 13.256 9.457 P 0.635 0.000 0.635 0.000
疼痛是急诊创伤骨科患者中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在外力创伤之下,会损伤患者的骨骼和肌肉[7],从而引发患者出现持久及剧烈的疼痛感,随之出现心率加快及血压升高等症状[8]。在面对疼痛时,患者也会出现较大的心理波动,导致其不能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不利于预后效果的提升[9]。因此,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还应给予患者疼痛护理,以确保患者由于疼痛而产生的不良心理情绪得以消除,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在以往患者护理中通常使用常规护理方法,但是由于患者的疼痛不仅表现在生理方面,还涉及心理及社会等诸多方面,因此为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及优质的疼痛护理服务,目前倡导在急诊创伤骨科患者护理中使用强化疼痛护理方法,护理内容包括疼痛教育、环境干预、心理护理、轻柔操作、用药护理。通过给予患者疼痛教育,患者可了解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疾病知识及镇痛知识,掌握疼痛缓解方法及疼痛工具使用方法,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通过给予患者环境干预,为患者营造了舒适的病房环境,使患者的身体疼痛感得以明显减轻。通过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比如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用为患者播放电视节目、与患者聊天的方式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的疼痛感得以减轻。通过给予患者轻柔操作,避免在护理期间操作不当而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感。通过给予患者用药护理,规范患者用药方法,使镇痛药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使患者的疼痛感得以明显减轻,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10]。
本文研究结果说明,在急诊创伤骨科患者护理中使用强化疼痛护理方法具有可行性,进一步增强了患者对疾病治疗知识的了解,使其意识到疼痛是创伤骨折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同时,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确保各项操作的轻柔性,给予患者科学的用药指导,各项护理内容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开展,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确保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在急诊创伤骨科患者护理中使用强化疼痛护理方法,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稳定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指标,护理效果显著。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