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时间:2024-11-11

刘倩 张兴利(通信作者) 徐静

215300 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江苏昆山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常由各种因素导致患者骨髓血细胞过度增殖而发病,其病因复杂,在各系统疾病中可引起血细胞继发性增多的疾病种类繁多,故增加了MPN 的诊断难度。血栓为MPN 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瘫痪甚至死亡,故MPN 的早期诊断对治疗、预后均有很大的帮助。骨髓检查结果虽然为确诊MPN 的主要诊断标准,但该检查结果耗时长,因此需探讨更为便捷、快速的鉴别诊断方法[1]。中性粒细胞中的碱性磷酸酶(NAP)为成熟粒细胞S 颗粒释放的一种酶,其活性高低与成熟粒细胞成熟程度及功能相关,因此经常被用于作为细胞功能的衡量手段。随着对NAP 的深入研究,发现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可能检测到NAP 活性的升高或降低,而其活性是否在MPN 中具有特异性改变,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分析NAP 阳性率和NAP 积分在MPN 中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院自2020年11月11日-2021年4月11日收治的MPN患者23例作为试验组,年龄18~78岁,年龄中位数为48岁;其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5例,占21.74%,骨髓纤维化(MF)患者5例,占21.74%,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8例,占34.78%,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5例,占21.74%。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患者10例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患者14 例,总计24 例作为对照组1,年龄22~76 岁,年龄中位数为39 岁;其中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患者占41.67%,继发性血小板增多患者占58.33%。同期健康体检者26 例作为对照组2,年龄21~72 岁,统计年龄中位数为43 岁。三组受检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者知情同意。

试剂与方法:①试剂:台湾贝索公司NAP 免疫组化检测试剂。②测定方法:用清洁玻片推制新鲜血膜,晾干,用台湾贝索公司NAP 免疫组化检测试剂进行染色处理,严格按照该试剂说明书操作,成片后在油镜下进行镜检,选择分布均匀的细胞部位,进行NAP 阳性率测定,并计算NAP 积分。③NAP 阳性率及积分计算方法:在油镜下进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观察,计数100 个,将其作为判断其阳性率的依据,具体为:(-):细胞浆内未发现黑色的物质;(+):细胞浆内发现有棕黑色或是黑色的颗粒,占细胞浆内的1/4 以内面积;(++):细胞浆内发现有灰黑色的颗粒,占细胞浆内的1/2 以内面积;(+++):细胞浆内发现有致密的黑色沉淀物,占细胞浆内的3/4 以内面积;(++++):细胞浆内发现有致密的黑色的颗粒,几乎将胞核完全覆盖;积分计算:(+)细胞数×1+(++)细胞数×2+(+++)细胞数×3+(++++)细胞数×4。

观察指标:观察三组NAP 阳性率和积分检测结果,并对比试验组内CML、MF、ET、PV 患者的NAP 检测结果,包括NAP 阳性率及NAP 积分。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1.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χ2检验,计量以(±s)表示,组间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试验组MF、ET、PV患者NAP阳性率和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ML患者NAP阳性率和积分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ML、ET、MF患者NAP阳性率和积分均显著低于PV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MF患者NAP阳性率和积分均显著高于ET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NAP检测结果对比(±s)

表1 三组NAP检测结果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与PV比较,②P<0.05;与ET比较,③P<0.05;与MF比较,④P<0.05

组别 项目 NAP阳性率(%) NAP积分试验组 CML(n=5) 8.20±2.79①②③④ 11.50±3.41①②③④(n=23) MF(n=5) 76.40±7.89① 206.90±31.98①③ET(n=8) 69.88±9.37①② 87.56±18.91①②PV(n=5) 86.74±5.98① 211.10±39.56①对照组1(n=24) 36.29±8.76 58.44±13.75对照组2(n=26) 30.77±5.07 45.61±14.52

讨 论

MPN是肿瘤样增殖症,属于多功能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可能由粒细胞、红细胞以及巨核细胞增殖而成,也可能由骨细胞和原纤维细胞增生导致[2]。该类疾病主要包括CML、PV、ET、PMF 等,各种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存在相当程度的重叠,如都可能出现乏力、盗汗、腹胀、体重减轻,外周血一系或者多系细胞计数的增高,同时可伴有肝脏肿大、脾脏肿大、血栓形成等。

不同的细胞导致了疾病增生速度不同,同时临床症状也有差异,从而导致诊断及鉴别存在困难[3]。同时,因为没有特异性临床症状,明确诊断均需要依靠活检、骨髓细胞以及免疫遗传检查。其中骨髓穿刺、活检意义重大,但为有创操作且耗时较长,寻求更为快捷、简便、准确的检查方法显得十分有意义[4]。

NAP是中性粒细胞成熟颗粒释放的一种酶,根据目前的研究,该酶的活性可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免疫、感染、创伤或者中毒均可能影响该酶活性,而内分泌功能和激素也可能产生影响[5-9]。同时其在碱性环境下可具有杀菌作用,其活性也与机体所感染的病毒种类、严重程度相关[10]。

有研究显示,NAP 可能随着病情的变化增加或者降低活性[11],患者如果是粒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红白血病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其NAP 均可能检测到活性降低,而在出血类疾病、细菌感染、手术感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中,可检测到其活性增高。

王锦等[12]收集了200 例肿瘤化疗后合并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真菌组、细菌组和病毒组。对所有患者进行NAP 检测,并对各组患者体内NAP 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细菌组患者NAP 水平最高,真菌组和病毒组患者体内NAP 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梁崇等[13]将150 例儿童根据病情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手足口病(HFMD)组及HFMD 合并感染组,对其分别进行白细胞形态学分类及NAP 检测,结果发现HFMD 合并感染组NAP 阳性率及积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单纯HFMD 组,HFMD 合并感染组患儿经治疗后该组患儿的NAP 阳性率及积分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通过对HFMD 合并感染患儿的NAP 阳性率及积分监测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预后进行判断。

NAP 的含量以活性直接标志中性粒细胞的成熟度,因此经常被作为衡量细胞功能的一种手段,并且该实验也相对快速、简便,应用前景广阔[14]。在本研究结果中,试验组MF、ET、PV 患者NAP 阳性率和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 和对照组2,试验组CML患者NAP阳性率和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说明了相较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或者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的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MF、ET、PV 患者NAP 阳性率普遍更高,NAP 积分也表现出了差异,而CML 患者的NAP 阳性率和积分普遍降低,说明了NAP 阳性率和NAP 积分在鉴别MPN 中有一定的意义,但目前仍然不具有明确诊断的能力,期待后续研究深入观察NAP在种类不同的MPN中的表现。

而试验组CML、ET、MF患者的NAP阳性率和积分均低于PV患者。试验组CML患者NAP阳性率和积分低于ET、MF患者,MF患者NAP积分和阳性率高于ET患者。由于CML的NAP阳性率和积分相较于正常对照组1 和对照组2 更低,且与MF、ET、PV 也表现出了显著统计学差异,可以认为,NAP 可以作为诊断CML的优秀诊断指标。

综上所述,NAP 染色简便、快速,且其阳性率与积分在MPN 患者中可出现变化,与其他因素引起继发性血细胞增多的患者及正常体检者不同。同时,在不同种类的MPN 中也有不同的表现,是诊断与鉴别MPN的重要指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