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究疼痛护理模式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影响

时间:2024-11-11

陈婷婷

442700 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湖北十堰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生于三叉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神经性疾病,具有阵发性、暂时性以及反复性的发病特点,病因至今未明,发作时可导致面部痉挛、剧烈疼痛等症状,不仅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机体免疫力也会造成不良影响[1]。因此,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也至关重要。

本研究探讨了三叉神经痛患者在疼痛护理模式下干预取得的成效,结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0月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收诊和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80 例。以随机数表法为依据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 例;年龄26~75 岁,平均(46.88±5.79)岁;病程1~7年,平均(4.09±1.03)年。观察组中男27 例,女13 例;年龄28~74 岁,平均(47.12±6.28)岁;病程1~7年,平均(4.11±1.01)年。两组间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及病程)经统计处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对比分析。

纳入标准:①由影像技术等检测后确诊,与《三叉神经痛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相关判定依据[2]相符;②各项检查及基本信息完善;③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老年痴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问题;②存在全身躯体性疼痛症状;③其他因素所致面部痉挛及颜面部疼痛等。

方法:⑴对照组予以定期清洁住院环境、简单入院宣教、严密观察病情、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用止痛药,并对症处理并发症等常规护理指导和干预。⑵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指导基础上开展疼痛护理干预:①疼痛目标管理:在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协同下开展,每周在护士长主持下,固定时间召开2 次交流会,由主管医师为患者及家属科普三叉神经痛的相关知识,再与责任护士配合,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新知识接纳度与护理诉求,制定符合患者个体需求的疼痛控制计划。a.首要目标在于不影响患者夜间睡眠,降低爆发痛发作频次至≤3次,临时使用镇痛药次数降至≤3 次;b.要求患者及家属能够充分按照医嘱服药,且能够及时反馈疼痛与不适发生情况。②疼痛评估及处理:a.由责任护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评估患者的疼痛症状程度并做出相应处理,对VAS 评分≥7 分者,每日干预治疗4 次;VAS 评分4~6 分者,3 次/d。若患者在评估时已入睡,则需给予备注说明;对连续24 h评分低于2分者,可停止评测。每日午后记录1次患者24 h内的睡眠状况,对评分在4分以上者需第一时间告知主管医师。b.VAS 评分<7 分者,每日给予3 次热敷,并引导患者通过深呼吸训练、情志转移法等缓解疼痛;VAS评分≥7分者,遵照医嘱按时给予镇痛药服用,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③每日由主管护师为患者提供局部按摩2 次,20 min/次,开始时手法宜轻柔,此后可适当增加按摩力度。④音乐疗法。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与其共同讨论筛选节拍在60~66节/min的轻音乐,如《春江花月夜》《月光奏鸣曲》等,同时为患者提供播放设备,或指导其通过手机播放上述轻音乐,于每日午后及每晚临睡前播放,以舒缓患者的情绪,减轻疼痛刺激。

观察指标:①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做调查,问卷设有诊疗环境、服务态度、护理技巧等内容,总分为100 分,得分>80 分、60~80 分、<60 分依次记为很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由前2项计算获取。②疼痛症状:在护理不同阶段,参照VAS 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疼痛症状程度进行测评,0分与10分分别表示无痛和难以忍受的剧痛,即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症状越明显。③睡眠质量:结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4],于护理不同阶段对患者作测评,PSQI 量表设有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以及睡眠障碍,总分21 分,得分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

统计学处理:经SPSS 20.0 软件运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由χ2检验后,按照[n(%)]的格式输出显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后,按照(±s)的格式输出显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统计的满意度为97.50%,相比对照组统计的82.50%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两组疼痛程度评测结果:两组在护理前的VAS评测结果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该评测结果相较于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症状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症状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0 8.03±1.28 1.68±0.52对照组 40 7.98±1.32 3.89±0.83 t 0.17 13.349 P>0.86 0.00

两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测结果:两组护理前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等PSQI 量表因子的评测结果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因子评测结果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对比,bP<0.05

组别 n 时间 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睡眠障碍 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观察组 40 干预前 2.53±0.46 1.97±0.58 1.89±0.48 2.19±0.63 1.64±0.52 1.19±0.32 2.60±0.48干预后 0.68±0.22ab 1.03±0.29ab 0.93±0.25ab 1.20±0.31ab 1.12±0.28ab 0.39±0.12ab 0.86±0.21ab对照组 40 干预前 2.55±0.43 1.94±0.55 1.90±0.46 2.21±0.58 1.66±0.49 1.20±0.36 2.64±0.51干预后 0.87±0.23a 1.32±0.33a 1.18±0.32a 1.47±0.35a 1.32±0.42a 0.48±0.13a 1.29±0.28a

讨 论

疼痛护理模式能够增进护患关系,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三叉神经痛会引起明显的疼痛症状,通过对患者实施疼痛护理,一方面,由医、护、患三者配合管理疼痛,引导患者及家属深入了解疾病知识,能够纠正患者及家属的错误认知,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更好地控制疼痛;另一方面,每周固定2次的交流,也可引导患者缓解负性情绪,加深护患之间的感情,获得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进一步认可和支持。本研究中,观察组经疼痛护理模式干预后,患者满意度高达97.50%,可见疼痛护理模式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开展,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非常有利。

疼痛护理模式能够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提升护士的自我价值感:疼痛护理模式借助VAS 评分法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按照疼痛级别为患者提供热敷、局部按摩、镇痛药等干预治疗,相对于常规护理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对疼痛症状也更具缓解作用;本研究两组经VAS 评测,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分值更低,说明与单纯常规护理相比,疼痛护理模式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更为有效,能够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控制疼痛症状。

疼痛护理模式能够营造轻松的氛围,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现阶段,音乐疗法已被较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所致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其能够利用节律性振动的声波刺激人体毛细血管与神经,放松患者身心,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从而达到调节心理情绪、缓解疼痛以及改善睡眠质量等作用[5]。刘娟等[6]研究对患者应用音乐疗法干预,发现其效果优于单纯药物镇痛,并且治疗后患者的睡眠状况明显改善。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接受系统的疼痛护理后,其PSQI量表各因子测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同样证实了疼痛护理模式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可行性,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模式用于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均有明显作用,同时还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及支持,值得临床借鉴并加以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