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B型利钠肽水平的影响

时间:2024-11-12

李超帆 熊龙根(通信作者)

510000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心内科1,广东广州

51800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2,广东广州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急性心肌梗死(AMI)一种常见病理类型,表现为局部心肌的急性缺血性坏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是临床首选治疗方法,能快速恢复心肌供血,抑制心肌缺血性坏死,改善临床症状[1]。但PCI 术后可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进一步加重心功能损伤和心室重构,或可再次形成血栓堵塞冠脉,造成AMI 再发,使得心功能再次损伤。因此,STEMI患者PCI术后易并发心力衰竭。临床病理研究显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促进心室重构[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及醛固酮拮抗剂能够抑制RAAS 激活,有助于改善心功能[3]。沙库巴曲缬沙坦是新型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是心力衰竭治疗的一线药物,较ACEI的抗心力衰竭效果更好[4]。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对STEMI 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B型利钠肽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治疗的112 例STEMI PCI 术后心力衰竭患者,均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STEMI,行PCI 治疗,术后发生心力衰竭,且均在6 h 以内发病,心功能Ⅱ~Ⅳ级。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心力衰竭,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管神经性水肿,因严重不良反应导致停药(如严重干咳或者显著低血压,<85/55 mmHg 等患者)。剔除因为严重不良反应导致停药患者14 例后,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41~84 岁,平均(62.4±9.8)岁;病程1~7年,平均(3.5±1.0)年;发病时间1~4 h,平均(2.3±1.0)h。对照组48 例,男26 例,女22 例;年龄40~85 岁,平均(62.7±10.1)岁;病程1~8年,平均(3.8±1.2)年;发病时间1~5 h,平均(2.7±1.2)h。两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糖、降脂等治疗,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培哚普利片等药物。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替代培哚普利片,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初始剂量50 mg/次,2 次/d,2 周后调整为100 mg/次,2次/d,最大在200 mg/次以内,2次/d。

观察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采用多功能免疫测定仪测定治疗前后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疗效判断标准:6个月后评价疗效。①显效:心功能改善≥2 级,心力衰竭相关症状消失;②有效:心功能改善1 级,心力衰竭相关症状减轻;③无效:心功能及心力衰竭相关症状无好转或恶化[5-6]。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2,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VEF 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V、LVMI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

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T-proBNP、cTnI、CK-MB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

讨 论

PCI是治疗AMI的首选方法,其可快速开通堵塞血管,恢复心肌供血,缩小梗死面积,阻断心功能的进行性恶化。但PCI 术后易发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且容易引发血栓,再次引发AMI,加重心功能损伤,甚至进展为心力衰竭,影响预后[7]。

ACEI 对RAAS 有拮抗作用,能够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减少醛固酮的释放,发挥扩张血管、抑制心室重构、拮抗RAAS活性等功效,达到抗心力衰竭治疗的目的。但心脏组织中大部分AT1受体通过非ACE 途径生成,无法通过ACEI 药物阻断,导致整体疗效有限[8]。

沙库巴曲缬沙坦属于新型ARNI 药物,由沙库巴曲和缬沙坦按1∶1 的比例制成。缬沙坦能选择性作用于AT1受体,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发挥扩张血管、减少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荷、抑制心室重构等作用[9]。沙库巴曲能抑制脑啡肽酶活性,增强利钠肽作用,发挥利尿排钠、扩张血管等作用。与ACEI 类药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能进一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能明显增强抗心力衰竭疗效[10]。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对STEMI PCI术后心力衰竭有良好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了心功能,降低NT-proBNP,抑制心室重构,减轻心肌损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