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脑梗死早期诊断中应用1.5T磁共振成像的临床效果观察

时间:2024-11-12

朱立乾 谭金龙 刘何鹏

276599山东莒县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日照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此病的发生主要由于患者脑部血液供应发生障碍、缺血、缺氧,从而导致脑组织局限性缺血坏死或者脑软化,常见分型包括右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以及脑栓塞等[1]。有研究显示,脑梗死的发病与糖尿病、肥胖、高血压以及风湿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均有明显的相关性,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不仅发病率高,且致残率、致死率也较高,若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2]。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先进检查、诊疗技术应用于临床,而且脑梗死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也随之提升,尤其是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技术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患者的早期溶栓提供了更多依据,患者的临床转归也明显提升。据相关研究显示,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提升疾病治愈率的关键,而1.5T 磁共振成像无论是诊断准确率,还是诊断有效率方面均显著优于螺旋CT,可以更快确诊疾病,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改善其预后。基于此,分析脑梗死早期诊断中应用1.5T 磁共振成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确诊为早期脑梗死患者94 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诊断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55~84 岁,平均(65.34±2.11)岁;病程5~72 h,平均(34.17±4.32)h;基础疾病:高血压11 例,冠心病15例,糖尿病17例,房颤3例,其他明显疾病1例。研究组47 例,男26 例,女21 例;年龄56~83岁,平均(65.29±2.15)岁;病程6~72 h,平均(34.20±4.35)h;基础疾病:高血压12例,冠心病14例,糖尿病18例,房颤2例,其他明显疾病1例。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2019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4]中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发病时间<72 h;患者及(或)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并发恶性肿瘤者;合并严重感染疾病者;具有其他慢性急性病变者;有动脉瘤手术或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史者;具有精神病史者。

方法:对照组采用128排螺旋CT进行疾病诊断,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脑部实施平扫,电压120 kV,电流330 mA×0.5 s,层厚5.0 mm,层距5.0 mm,扫描范围自患者听眦线上部位置开始,对其脑部影像、骨窗实施完整拍摄。研究组以1.5T核磁共振成像进行疾病诊断,患者取仰卧位,采用1.5T 核磁共振成像机(荷兰飞利浦公司)进行检查,以T2WI、T1WI、DWI对患者脑部实施横断面图像扫描,矢状位图像参数设定为T1WI-FLAIR,层厚6.0 mm,层距6.0 mm,FOV 230 mm。两组获取的图像均由2 名或2 名以上临床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进行阅片,讨论后得出诊断结果。

观察指标:分析两组患者不同发病(24 h与72 h)时间的疾病检出率,脑梗死相关指标(包括发病至确诊时间、检查时间、病灶检出数量以及病灶体积),统计不同病灶位置的临床检出率。

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不同病灶位置检出情况比较:研究组疾病总检出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病灶位置检出情况比较(n)

两组患者脑梗死相关指标比较:研究组发病至确诊时间、检查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短,检出病灶体积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小,病灶检出数量相较于对照组则明显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脑梗死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脑梗死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n 发病至 检查 病灶检出 病灶确诊时间(d) 时间(min) 数量(个) 体积(mm2)对照组 47 1.95±0.36 18.44±1.49 2.11±0.63 11.46±1.61研究组 47 0.81±0.15 10.35±0.61 3.27±0.34 8.81±1.23 t 20.039 34.447 11.108 8.966 P 0.000 0.000 0.000 0.000

两组不同发病时间疾病检出情况比较:研究组在24 h、72 h以内的疾病检出率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发病时间疾病检出情况比较[n(%)]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等均发生了巨大改变,日常生活中运动越来越少,经常熬夜,长时间高热量、高脂肪摄入,加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脑梗死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且具有年轻化趋势,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5]。相关研究显示,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尽早进行疾病诊断,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其疾病预后转归有积极作用[6],因此,寻找一种更有效、更高效、更准确的早期确诊脑梗死方式,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课题。

多发性脑梗死是一种典型的危重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致残率,而早期给予及时准确的诊断,从而在最佳的治疗时机为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不仅可以降低疾病致残率,还能够降低疾病死亡率,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多保障,有效改善临床预后[7]。在实际临床中,大部分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均可以依据其临床症状、表现以及疾病诱因等相关因素进行初步诊断,但如果在发病早期,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无法以症状表现进行疾病诊断或甚至可能会造成误诊,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其预后产生不良影响。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会因为未及时溶栓或手术治疗而导致死亡,所以如果能够尽早确诊疾病,并在疾病早期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溶栓治疗措施,可以将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降到最低。因此,通过有效的诊断方式准确检出患者的病灶情况,从而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8]。

影像学检查技术是当前临床用于各类疾病诊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所以核磁共振成像、螺旋CT 均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脑梗死诊断,通过影像检查对患者的病理组织进行区分,从而实现疾病诊断目标[9]。有研究报道显示[10-11],以核磁共振成像进行脑梗死早期诊断效果优于CT 检查,核磁共振成像的检查所用时间、疾病确诊时间均少于CT,而且核磁共振成像可检出体积更小的病灶,对于螺旋CT 无法检出的微小病灶,核磁共振成像也能够检出,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螺旋CT 检查主要借助于γ射线与X 射线对患者的病灶部位实施全面扫查,从而取到清晰有效的影像图像,以此反映出X 线的具体情况,但由于病灶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的吸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所以CT 检查极易受到骨性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病灶的误诊或漏诊,在扫描额叶、颅脑、脑干以及基底节区等位置时,很难及时发现病灶,疾病检出率相对较低,而采用核磁共振成像则可以通过对患者脑细胞核内氢元素进行详细记录,准确发现患者脑细胞中出现的异常活动,从而将其作为病灶判断的有效依据。另外,螺旋CT 检查必须在24 h之后才能进行图像判断,而1.5T 磁共振成像则不会受到时间的局限,而且1.5T 磁共振成像检查时不会被骨性结构等相关因素所影响,分辨率更高,可以发现一些微小病灶,并且明确病灶所处位置,不仅提升了疾病检出率,而且还能够对病灶的具体大小、位置进行准确判断,为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更全面、更及时以及更有效的数据依据[12]。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总检出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提示1.5T 磁共振成像可以准确诊断出脑梗死患者顶叶、基底节区、丘脑、额叶以及脑干等不同部位的病灶,诊断准确率更高。研究组的发病至确诊时间、检查时间、病灶体积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而病灶检出数量相较于对照组则明显更多(P<0.05);研究组24 h、72 h 以内的疾病检出率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更高(P<0.05),提示1.5T 磁共振成像用于脑梗死诊断的早期检出率更显著,而且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准确数据。

综上所述,1.5T磁共振成像用于脑梗死早期诊断准确率更高,可更加及时检出患者病灶位置及大小,为其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对患者的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