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2
刘超颖 刘金彪(通信作者)
461000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1,河南许昌
471000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河南洛阳
浆细胞性乳腺炎在临床上作为乳腺炎性病变的一种极为常见,以浆细胞浸润、乳腺导管扩张、管周纤维化(浆细胞)为病理改变特征,中青年女性为常发人群,儿童或男性患者少见[1]。浆细胞性乳腺炎呈现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以乳瘘、乳头凹陷、乳房红肿等为常见表现。该病在临床上极易发生误诊,常常与恶性肿瘤混淆,因此,需对该病临床特点进行准确分析,以此为依据正确选择治疗方案。单纯中医中药或中医中药辅助手术治疗疗效均比较满意,本研究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为高效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结果报告如下。
2016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浆细胞乳腺炎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三组。手术组39例,年龄28~51 岁,平均(37.15±9.25)岁;病程1~10 个月,平均(7.15±2.25)个月。中药组38 例,年龄27~52 岁,平均(37.30±9.24)岁;病程2~11 个月,平均(7.23±2.20)个月。手术+中药组43 例,年龄29~53岁,平均(37.30±9.18)岁;病程2~10 个月,平均(7.28±2.30)个月。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症状为乳腺疼痛、乳头溢液、乳房肿块等;②无严重基础疾病和精神疾病;③用药规律;④本次研究患者均了解知情本试验,自愿参与;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开展。
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②严重基础疾病;③肿块直径>10 cm;④乳腺癌家族史;⑤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
方法:①手术组的手术方式包括乳腺区段切除+筋膜组织瓣形成、微创旋切术、脓肿切开引流、穿刺置换引流术。②中药组所用组方为燕京派的温补法,柴胡10 g,生芪30 g,杭芍10 g,当归10 g,茯苓10 g,陈皮10 g,郁金10 g,香附10 g,桑寄生30 g,生杜仲10 g,浙贝10 g,生牡蛎30 g;中医辨证治疗:脾虚者,加山药10 g,生薏米15~30 g,石菖蒲10 g,芡实10 g;月经失调者,加女贞子10 g,旱莲草10 g;疼痛者,加元胡10 g;合并感染者,加蒲公英15~30 g、连翘10 g;肿块明显者,加三棱10 g、莪术10 g;溃脓者,加白芷10 g、桔梗10 g;睡眠差者,加酸枣仁15 g、合欢皮10 g、茯神10 g。以上中药方用水煎制,口服300 mL,150 mL/次,分早晚2 次服用。③手术+中药组在实施手术治疗的同时,予以以上中药治疗。三组患者均进行为期7 d的连续治疗。
观察指标:⑴临床疗效:①治愈:乳腺超声影像检查,并与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表(CRF 表)相结合,通过治疗,乳房疼痛、红肿均消失、瘘管愈合,超声提示患乳未见异常,或者患乳管状低回声区或低回声结节面积减少≥90%,和(或)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0%;②显效:通过治疗,乳房疼痛、红肿消失,大部分瘘管愈合,患乳>90%管状低回声区或低回声结节面积减少≥60%,和(或)症状体征积分减少≥60%;③无效:治疗前后乳房疼痛、红肿、体征无变化,患乳>60%管状低回声区或低回声结节面积减少≥30%,和(或)症状体征积分减少≥2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⑵住院时间、乳房肿痛消失时间。⑶乳房外形满意度,以Harris标准为依据判定:①优:乳房形状、大小和对侧乳房基本一致;②良:乳房皮肤变化或回缩对<1/4造成累及;③中:乳房的回缩和(或)皮肤变化累及1/4~1/2;④差:乳房畸形对>1/2造成累及。优、良为满意。⑷复发率:患者治愈停止治疗到随访时复发人数占比。
统计学方法: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Z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手术+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手术组和中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手术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三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与其他两组相比,手术+中药组乳房肿痛消失、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治疗时间比较(±s,d)
表2 三组治疗时间比较(±s,d)
组别n住院时间乳房肿痛消失时间手术+中药组438.15±0.355.60±0.90中药组389.98±0.206.15±0.78手术组3910.85±0.157.75±1.80 F 1226.51632.672 P<0.001<0.001
三组患者乳房外形满意度和复发率比较:与其他两组相比,中药组乳房外形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组相比,手术+中药组复发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药组和中药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比复发率和乳房外形满意度[n(%)]
浆细胞性乳腺炎处于肿块期临床特点为肿块呈现无痛性、突发性,有的肿块类似于恶性肿块,呈现坚韧的质地、不清晰边界、活动不良,一般累及1~3个象限,甚至会对整个乳房造成累及,并且伴有乳头排液情况发生,而液体主要为清亮、黄绿色、白色颜色,或者为干酪样物,乳头内陷[2]。浆细胞性乳腺炎脓肿期患者临床特点为伴随疾病的进展,患者乳房肿块不断变大,在一定程度上乳房肿块表现为红、痛、肿,全身炎性反应轻微;乳房炎症会逐渐加重,波动感多发,一旦脓肿期发生进展,化脓位置会表现为破溃、软化,会形成窦道,严重者会形成瘘管,一般情况下病情迁延难愈,发展到严重程度需实施全乳房切除术[3]。在临床上治疗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但是仅应用一种治疗方法无法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治疗会对乳房外观造成影响,而目前尚未有特效药物。该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确切,诊断和治疗无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无客观的疗效判定标准[4-5]。单纯中医中药或中医中药辅助手术治疗报告疗效均比较满意,本研究对单纯中药、单纯手术和手术+中药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手术+中药治疗的效果更佳,主要表现在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外形美观满意度和复发率方面,优势更为明显。中药治疗对手术治疗发挥辅助作用,可将切除范围缩小,减少复发。在中医上治疗原则为化瘀散结、清热解毒、疏肝解郁、温化痰湿的作用,本研究所采用的燕京派温补法可发挥以上功效,并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可对症治疗,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浆细胞性乳腺炎选择手术与中药联合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推广价值较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