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CK、CKMB、LDH、AST的临床检验效果探究

时间:2024-11-12

李克

434000荆州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医院检验科,湖北荆州

抑郁症、焦虑症、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均是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后会有行为异常、情绪多变等表现,部分还会有智能障碍与意识障碍[1]。从既往临床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来看,患者入院与住院期间会有情绪躁动与吵闹等,甚至有抵触行为[2]。随着临床对精神分裂症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几年通过对其实验室检查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酶谱活性明显增加,且这种异常心肌酶谱增高并未检出心脏疾病情况[3]。

为了进一步探究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指标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临床检验效果,本次就荆州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他精神疾病、健康体检者进行了对照,旨在探究血清心肌酶指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检验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荆州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收治的新入院精神疾病患者248 例进行研究,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神经症,各62例,并将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精神疾病患者确诊满足《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关于精神疾病标准[4],临床资料完整,本人和(或)家属愿意配合研究,同时排除身体残疾、严重脏器病变、恶性肿瘤、心脏疾病、骨骼肌疾病等患者,而对照组则排除精神疾病及其他身体与脏器病变。该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7 例、23 例;年龄20~60岁,均值(41.52±2.73)岁。精神分裂症男女分别为36例、26例;年龄21~62岁,均值(42.23±2.35)岁。抑郁症男女分别为36 例、26 例;年龄21~62岁,均值(42.23±2.35)岁。焦虑症男女分别为34 例、28 例;年龄22~63 岁,均值(42.54±2.25)岁。神经症男女分别为35 例、27 例;年龄24~60 岁,均值(42.61±2.28)岁。基线资料对比,各组年龄与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体检人群在入院检查时,抽取晨空腹静脉血2 mL,而精神疾病患者则在入院后次日采血2 mL,将采集的血液标本放置在离心机上进行离心处理,转速2 000 r/min,时间10 min,分离血清后待检。要求标本不存在溶血、脂血、黄疸等情况,心肌酶指标采取日立7060 型生化分析仪检测,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执行。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包括CK、CKMB、LDH、AST,均用速率法,试剂购自上海申能公司。所有标本在分离血清后8 h内完成检测,而精神分裂症患者除了治疗前检验1 次,在治疗2 周、4周、8周时再分别采集血样后检验1次。

观察指标:比较精神疾病各组与对照组血清心肌酶指标,同时对比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4周、8周时血清心肌酶指标。

统计学分析:SPSS 22.0 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各组血清心肌酶指标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心肌酶指标CK、CKMB、LDH、AST均明显高于其他精神疾病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郁症、焦虑症、神经症与对照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心肌酶指标对比(±s)

表1 各组血清心肌酶指标对比(±s)

注:与其余各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CK(U/L)CKMB(U/L)LDH(U/L)AST(U/L)精神分裂症62858.02±832.01*42.16±29.68*329.01±107.41*87.41±45.02*抑郁症6282.31±35.568.89±5.12158.54±24.5827.41±8.62焦虑症6272.54±33.958.14±4.72159.47±24.6328.96±9.22神经症6287.14±35.2310.02±6.03161.05±23.6028.74±9.63对照组5077.25±38.319.24±5.41158.87±25.6729.52±9.34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指标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2周、4周、8周时血清心肌酶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见表2。

表2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指标对比(±s)

表2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指标对比(±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2周比较,#P<0.05;与治疗4周比较,^P<0.05

治疗时间CK(U/L)CKMB(U/L)LDH(U/L)AST(U/L)治疗前858.02±832.0142.16±29.68329.01±107.4187.41±45.02治疗2周276.84±156.24*31.80±22.58*266.35±104.15*85.02±51.30*治疗4周152.43±125.02*#18.07±10.21*#173.50±32.09*#65.46±13.24*#治疗8周109.24±83.22*#^12.63±9.68*#^132.01±29.33*#^28.21±8.65*#^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精神疾病之一,相比其他精神疾病,这类情况更为常见与普遍。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生活压力、经济压力、感情或事业压力等影响,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中青年群体精神分裂症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十分复杂,可能和环境、疾病、心理及家族病史等有关,且多数患者会有感知觉障碍,比如幻视、幻听、幻味等;或有思维障碍,以妄想最为常见;或有情感障碍,表现为情感反应不协调与情感淡漠等,出现抑郁、焦虑、易激惹、不协调性兴奋等[5]。基于此,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若能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肌酶是心肌细胞常见酶类,可反映心肌细胞受损情况,是心脏疾病诊断中比较常用的实验室指标。通过检测血清心肌酶谱情况,可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若心肌细胞因各类原因发生炎症或坏死,则心肌细胞含有的酶类会进入血液,血液中这类酶的含量明显升高[6]。此外,随着对血清心肌酶研究的增多,发现当机体处于紧张、兴奋或受到某些疾病刺激时,也会发生显著升高,其中精神分裂症便是其中一种刺激,但关于精神分裂症与血清心肌酶指标间关系的研究在国内还比较缺乏,需进一步探究。

本次就荆州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医院收治的新入院精神疾病患者248 例进行研究,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神经症,各62 例,并与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 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心肌酶指标CK、CKMB、LDH、AST均明显高于其他精神疾病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抑郁症、焦虑症、神经症与对照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抑郁症、焦虑症、神经症等精神疾病患者不会有明显的血清心肌酶谱升高现象,但精神分裂症患者则会表现出明显的血清心肌酶谱升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2周、4周、8周时血清心肌酶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可见经过治疗后血清心肌酶谱会明显降低,可将其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预后的评估指标。研究中发现,CK 与CKMB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均有升高,而其他精神疾病与健康体检者中无明显升高,同时排除心脏疾病,为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CK升高并非心肌型CK 受损所致,可能是脑型与骨骼肌型CK造成。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时,会有兴奋躁动,导致肌张力升高,代谢比较旺盛,从而出现组织缺血与缺氧,CK 释放入血。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兴奋时交感神经功能活动增强,血液中儿茶酚胺水平升高,血管收缩,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出现能量代谢障碍,使脑细胞与肌细胞膜通透性增强,导致CK 释放入血,从而出现血清CK 升高[7]。当然,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在研究中除了CK升高明显外,其余心肌酶指标也有升高现象。这主要在于心肌酶各类酶在人体各类组织或细胞中均有广泛存在,但所处的组织器官又有所不同,比如CK同工酶多在心肌、脑部及骨骼肌,AST则在心脏、骨骼肌、肝脏等处多见,同时他们的代谢过程与调节机理存在差异,研究心肌酶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不能局限于一种,应考虑整个心肌酶谱情况。精神分裂症经过治疗后,各类心肌酶指标均有明显降低,说明病情得到了控制,心肌酶谱升高与病情相关,心肌酶谱的变化也是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学互相作用与调节的结果,是整体性的病理反应,可能和患者脑部神经系统病理改变有关。

综上,相比其他精神疾病而言,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明显血清心肌酶指标升高现象,但随着临床治疗的进行,可持续降低,直到恢复正常水平,为此精神科加强血清心肌酶指标检测,可为临床诊断、鉴别及评估精神分裂症提供可靠的依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