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2
赵怀才 王莉
256200 山东省邹平市人民医院,山东邹平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中常见的肝癌类型,其是一种发病较为隐匿、进展较快的肝脏系统恶性肿瘤疾病,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肝功能会迅速降低,最终引起全身性反应,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
由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具有隐蔽性,因此很多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此时患者肝功能已严重受损,由肝癌引起的临床症状、继发疾病也已显现,尤其是纤维组织的大量增生,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肝功能障碍、消化功能障碍,最终危及患者生命[1-2]。
临床中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思路有很多,其中介入性治疗是临床中较为常用、安全、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治疗技术,但有报道指出介入治疗可对患者肝功能造成二次损伤,从而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诱发其他严重并发症[3]。为探讨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和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展开本组研究,报告如下。
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接受介入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3~76 岁,平均(56.6±5.1)岁;合并肝腹水症状5例,伴门静脉高压22 例;Child 评分5~6 分,平均(5.2±0.4)分;ECOG 评分1~4 分,平均(2.1±0.5)分;肿瘤直径3~14mm,平均(6.6±2.4)mm;均为多发性肿瘤,病灶数3~9 个,平均(5.4±0.9)个;发生门静脉侵犯10例,有肝外转移趋势5例。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①患者以肝区疼痛为主诉入院就诊,伴乏力、消瘦、食欲衰退、腹胀等症状,同时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疑似肝脏系统疾病。②肝胆脾门超声检查中可见肝区异常,有进行性肝大症状,边缘不规则、回声不均匀,有结节、巨块区域存在。③CT 诊断中,可见疑似病灶或明确病灶,可定位肿瘤部位、数量、直径。④实验室检查中可见血清甲胎蛋白、血液酶学及其他肿瘤标记物测定结果异常,确诊为原发性肝癌。⑤经上述检查后仍无法确诊的高度疑似患者,则在征得患者同意后采用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以最终确诊。
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经深度检查确诊为中晚期肝癌;②Chlid 分级为A 级,入组前知晓研究内容,自愿参与本组研究。
排除标准:①精神状态异常、意识障碍及无法有效沟通;②入组前2 个月内接受过肝癌针对性治疗;③生存期低于6 个月;④存在肝外其他恶性肿瘤疾病;⑤肝内静脉或动脉栓塞;⑥病灶肝外转移;⑦原发性胆管细胞癌。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30 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全面分析介入治疗疗效及介入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对应指标水平。
介入治疗方法: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法,患者取仰卧位,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穿刺部位,尽量选择伤害较小、利于治疗的入路角度和路径。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进行局部麻醉,待达到麻醉水平后参看Seldinger技术进行穿刺,于右股动脉侧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植入5F 导管鞘,再使用4.1F或5Fcook 肝管插入至患者肝总动脉并进行造影。期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考虑是否进行胃左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或膈动脉造影,通过造影检查准确评价肝脏肿瘤的数量、位置、体积、供血血管,并评价是否有栓塞或栓塞形成风险。细致检查结束后,以肿瘤主要供血动脉为首选介入血管,植入3F 微导管并注射化疗药物,化疗药物为表柔比星与超液化碘油混合物,制造人工栓塞以阻断肿瘤靶血管供应,根据造影检查结果评价是否需要继续注射药物,若栓塞形成且完全沉淀则停止注射,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明胶或海绵条填充。无异常后,可宣布介入治疗结束。术后密切观察,实施营养支持、能量供给、保肝治疗,同时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消化系统症状干预,预防肝癌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根据患者首次介入治疗疗效决定是否进行二次介入治疗,两次介入治疗间隔不短于30 d。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⑴评价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疗效判定标准:①有效:患者病灶显著缩小,临床症状消失;②无效:患者病灶缩小不明显或未见改变,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未见改善。对两次介入治疗疗效进行单独评价,首次介入治疗有效者记为有效,如果二次介入治疗全部结束时未见病情进展依旧记为有效,于二次介入治疗全部结束后统计有效例数。⑵对两次介入治疗全部结束后患者的肝功能主要指标进行测定和评价,主要为甲胎球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白蛋白水平。
统计学方法:研究相关数据经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次介入治疗疗效评价:首次介入治疗后,11例患者症状基本缓解,短期内无恶化趋势,记为有效,首次介入治疗有效率为36.67%;二次介入治疗后,23 例患者症状基本缓解,短期内无恶化趋势,记为有效,二次介入治疗全部结束后有效率为76.67%;剩余7例患者症状未见缓解也未见恶化,处于稳定状态。
肝功能指标水平对比: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谷丙转氨酶、甲胎球蛋白、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降低,白蛋白水平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原发性肝癌相关肝功能指标显著改善,提示介入治疗有助于缓解肝癌症状,改善肝功能损伤。见表1。
表1 介入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s)
表1 介入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s)
时间 n 谷丙转氨酶(U/L) 甲胎球蛋白(μg/L) 总胆红素(μmol/L) 白蛋白(g/L)治疗前 30 132.6±9.5 90.5±9.3 56.9±6.4 41.4±7.6治疗后 30 56.3±9.2 75.4±8.3 29.3±9.1 75.3±7.2
原发性肝癌在肿瘤疾病临床中较为常见,是我国最常见的肝癌类型。由于肝脏与消化功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本病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功能异常为主,除肝区疼痛外,绝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腹部胀气、消化功能减退、体重异常降低等症状,此外根据患者体质和相关并发症情况,部分患者还会合并发热、乏力、意识衰退等症状,这些症状均与肝癌发生后引起的肝功能损伤有关[4-5]。肝区疼痛、腹胀、恶心呕吐、乏力、消瘦,进行性肝大或上腹部包块、低热、黄疸、腹泻等均是肝癌中晚期的常见症状。原发性肝癌中晚期虽不能保证完全治愈,但还是可通过医疗手段对病情进行控制,从而延长生命。由于中晚期癌细胞扩散程度较高,放疗的局限性较强,临床多配合化疗辅以中医药的综合治疗进行控制,效果相对不错,配合服用由富力博士研发的参百益,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与部分化学药物联合,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对临床患者无明显血液系统毒性,可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期[6]。
介入治疗是现阶段临床中较为常用的原发性肝癌治疗思路,本研究中采用表柔比星与超液化碘油混合物作为介入治疗注射药物,其是基于以下机制实现肝癌治疗。癌细胞具有高分裂速度、低分化程度的特点,癌症的形成和进展离不开营养物质供给,因此在临床中血管形成是评价癌症分期的重要标准,而本研究中介入治疗的核心思路在于利用碘油能够滞留于肿瘤病灶中以及表柔比星与超液化碘油混合物可在肿瘤主血管中形成人工栓塞,以阻断肿瘤组织的血液流动,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能力,预防患者病情恶化。然后再结合化疗药物对癌细胞的灭杀作用,来消灭癌细胞,使肿瘤组织缩小或消失。但就现阶段的技术来说,肝癌治疗尚未进入精准靶向治疗阶段,因此诸多原发性肝癌治疗技术仍存在局限性,无法保证治疗的同时不对病灶周围正常细胞造成损伤,这也是很多学者认为介入治疗会对患者肝功能造成二次损伤的重要原因。
在本组研究中,共选取了30 例接受介入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就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首次介入治疗有效率为36.67%,二次介入治疗有效率为76.67%;单纯从有效率上来说,介入治疗是抑制肝癌进展的有效措施,其可预防癌症在短期迅速进展而发生远端转移问题。同时结合治疗后肝癌相关肝功能指标来看,介入治疗后患者谷丙转氨酶、甲胎蛋白、总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白蛋白水平显著提高,与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介入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损伤显著缓解,谷丙转氨酶降低提示患者肝细胞损伤缓解;甲胎蛋白则是肝癌的肿瘤标志物,其降低提示患者肝癌进展被抑制;总胆红素则提示患者肝胆功能恢复,侧面提示肝损伤的缓解;白蛋白升高提示了消化功能逐步恢复,患者对营养的摄入能力增强,而充分的营养摄入是确保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指标。单纯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症状,抑制肿瘤增生,从而实现癌症治疗目的,同时介入治疗并不会造成显著的肝功能损伤,对患者的生命治疗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因此介入治疗值得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中应用。但从肿瘤治疗技术和肝癌治疗进展来看,介入治疗仍存在相应的局限性,未来我们研究和探索的重点应当是将介入治疗推进至精准靶疗,以进一步提高肝癌临床治疗效率,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