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2
徐学芹
266700 平度市白埠镇卫生院,山东青岛
高血压是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其中以原发性高血压为主,目前我国老年群体患病率较高,若病情控制不当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目前针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以药物为主,其中缬沙坦应用较多,但其机制单一,效果欠佳,临床不断重视药物创新研究,其中缬沙坦氢氯噻嗪片这一复方制剂应用较多,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文分析了应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及对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价值,报告如下。
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入选此次研究80 例患者均为我院接收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结合此间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依次实施常规治疗及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在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2~83 岁,平均(72.43±4.02)岁;病程5~25年,平均病程(15.03±4.22)年。在试验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63~84 岁,平均(72.76±4.33)岁;病程4~26年,平均(15.65±4.1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舒张压(DBP)≥90 mmHg和(或)收缩压(SBP)≥140 mmHg患者(持续3次或非同日);②可正常进行语言交流;③无精神失常情况。
排除标准:①合并糖尿病;②并发恶性肿瘤;③药物(缬沙坦、氢氯噻嗪)过敏。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接受高血压常规治疗:患者做好饮食规划,规律饮食,同时明确禁忌,需要严格限制食盐摄入量,以5 g/d 为宜,禁忌辛辣油腻食物,每餐不要过量进食,八分饱为宜,可少食多餐,同时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此外需要配合体育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可选择太极、八段锦、快走、慢跑等,运动量因人而异,通常以不感到疲劳为标准,还需保持良好的睡眠,睡眠时间控制在6~8 h,一旦出现入睡困难,可适当聆听舒缓音乐,配合药物治疗,给予患者缬沙坦治疗,每天给药1 次,清晨口服,80 mg/次。②试验组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基础治疗同对照组;配合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口服,剂量为12.5 mg/次,2 次/d,早晚服用。两组均持续治疗1 个月,期间密切监测患者血压水平。
观察指标:⑴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3-4]:①显效:血压恢复正常或者降低超过20 mmHg,但未达到正常水平;②有效:DBP 降低10~20 mmHg,未达到正常水平;③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⑵不良反应率,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下肢水肿。⑶血压水平,检测比较两组患者SBP、DBP,在患者测量血压前安静休息5~10 min,测量坐位右上肢血压水平,连续3 d 同一时刻检测,取平均值比较。⑷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包括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前者采取放射免疫法检测,后者使用酶标法测定。(5)观察并统计患者白介素-6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n(%)]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患者的SBP、DBP 相比,试验组患者血压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s,mmHg)
表3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s,mmHg)
?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ET-1 水平更低,NO 水平更高,且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
两组患者白介素-6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明显较治疗前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白介素-6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s)
表5 两组患者白介素-6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s)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饮食等因素相关,患者病程长,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式,临床重视药物创新探究[5]。
研究发现,试验组治疗有效率、DBP、SBP、血管内皮功能、白介素-6 和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如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存在过度激活问题,这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病理基础,其中血管紧张素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该系统中主要介质,其被激活后会刺激醛固醇,导致其释放量增多,引起血小板聚集,并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血管出现异常收缩情况,血压升高[6]。因此针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注重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进行阻断,其中缬沙坦应用较多,但其机制单一,而缬沙坦氢氯噻嗪片为复方制剂,其中氢氯噻嗪对体内水和钠的聚集起到调节作用,可减轻心肺负担,使得容量负荷减少,强化降压效果[7]。同时研究指出,内皮细胞作为高血压损伤重要靶向器官,对血管收缩和舒张调节起到重要作用,其中ET-1和NO为血管内皮产生的活性物质,其生物效应相拮抗,前者收缩血管作用较强,会导致血管外周阻力升高,引起高血压,后者会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腺苷酸环化酶,促使细胞中cAMP浓度升高,舒张血管,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种指标具有利好趋势,提示药物降压作用理想。
综上,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有效且安全,患者血压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恢复良好,值得推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