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摘 要】 审计学术与中华医道本属两个不同行当,但其行相近、道相通、理相似、性相医。文章基于医道、理政视角,以古代先哲“以医道论国事”的智慧典籍为根据,再借鉴“上医医国、上医治未病”的思想与实践,并取其真谛嫁接出“课题化审计”新模式,用以更好地使中华医学之辨证治本思想发扬光大于审计监督之中,用以更好地借我中华传统文化之力拓展我中国现代审计“治未病”之路。
【关键词】 中医治未病; 培元固本; 课题化审计; 源头堵漏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8-0097-05
中医属于治病范畴,审计属于治国范畴,其本质同属于“大医疗”范畴。不论从古今医疗理论上还是中外看病实践上,“诊疗”均是医生履职的核心、治病的关键。从医疗过程看,诊断和治疗构成诊疗的两个要素,诊断是为了治疗,治疗必须诊断;从医疗服务对象及其活动效应看,诊疗包含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生物属性依其服务于生物保健而得,社会属性依其服务于国家治理而来。在记录有关诊疗活动的典籍文献中,论述最多的是其生物属性方面,出现更多的治本术语是“中医治未病”,而其社会属性方面的论述,则以治病之道类比治国之理为多,很少有类似于“社会经济医生”的阐述,更不多见有专门文献论及中医治未病与课题化审计的相通性。假若将这两个术语并列在一起讨论、融通为一体借鉴、交叉到一点思考,则有利于诊疗活动社会属性的充分发挥,也有利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社会经济领域的传承与创新,更有利于审计这个“经济医生”博采众长治未病、独辟蹊径创未来。
一、以中医之道导引审计真谛
中医之道何谓?“医道”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较为独特的概念,几乎涉及到自然、社会各个方面,正如《管子》所云:“道在天地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素问·著至教》曰:“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候诊》中一语道破天机:“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这说明医道并非是一般的治病方技,而他诠释的是一种集中华独有的人学、美学、哲学于一身,融中国特有的“道学、儒学、医学”于一体的精髓合成物,既能治身看病,更能治国理政,是中华大医学的灵魂,是神州民本文化的精华。
(一)以医道论国事的哲理及启示
《史记·殷本记》记载,伊尹借太素、上皇及九主治国之事,与汤王商讨国策时,曾以医为喻,陈述治国之道,说:“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其开创了以医理论国事的先河。之后,《郁离子》曰:“治天下者其犹医乎?医切脉以知证,审证以为方。……故治乱证也,纪纲脉也;道德、刑政方与法也,人才药也。”清代医家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一书中,又专门撰文《医道通治道论》予以探讨,进一步阐述了治病之法与治国之术的相通性,说“治身犹治天下也。天下之乱,有由乎天者,有由乎人者。……而人之病,有由乎先天者,有由乎后天者。……先天之病,非其人之善养与服大药,不能免于夭折;犹之天生之乱,非大圣大贤不能平也。”这些经典不仅用治疗膏肓之疾的道理,阐述了治理国家和除弊利政的方法,而且以历史朝代的更替规律,倾诉了“知治身,则能治国”(《抱朴子》)的忧国忧民情怀。对此,辛弃疾发出了“万金不换囊中术,上医元自能医国”的感叹!
病是身体之乱,乱是社会之病;病和乱在萌芽状态消灭,在发作、发展、传变、复发之前消灭,在潜病态向既病态、轻病态向重病态转化之前消灭,要远比待其“开花、结果、成熟”后再消灭好办得多。一旦等其成势并蔓延开来再去治理,不但治理难度大、过程长,费事费力又费心,而且治理效果差、后遗症多,到头来还往往会为打不跑、除不掉的“后遗症”而闹心,还常常会被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剧”成为家常便饭而纠结。
(二)中医治未病思想光芒及发散
“是病、非病”,“有病、无病”均是针对疾病概念而言的,它们虽一字之差,但其含义却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他们之间有时候界线分明,有时候却含糊不清。疾病肯定是病,是病肯定有病,有病就不是非病,非病不等于无病。现实中,在是病与非病的“奈何桥”上的确存在一种亚健康状态的病态;正是在这是与非、有与无之间,先哲们才看到了于“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欲病未病态”之前积极防治的曙光,大医家们才显露了各自心藏医德和悟道医术的水平、展示了各自洞察和给药能力的高低,传世上医才铸就了造福人类的不朽丰碑。
1.“治未病”思想光芒四射
医道文化源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它从现身于世开始,便与“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结缘,成为中医诊疗学说的基本法则和中医药学说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谓“治未病”是指在无病之时或疾病尚未显露症状之前即适时进行调理干预,以阻断异常继续发生、发展、复发、传变并促进异常回归于正常的活动。在祖国中医文献中,“治未病”思想的论述很多,《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一席话从一个侧面说明古人远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人体治理与社会治理是同一个道理,就认识到“治未病(乱)”正反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我们今天的“专家化、学者型”审计人才,若以国学智慧为轴,以传统文化为圆,以元代的许国桢、明代的吴杰和戴思恭等医学大家亲自参与国事、为国人谋福保安的壮举为范,欲“踩出一条‘望闻问切系统探求‘治未病的审计之路,献出万份主次分明‘课题化的辨证药方”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试想一下,审计机关作为政府主司查找、剖析、解决社会经济运行之病的职能部门,倘若能将“中医之道”淋漓尽致地吸纳到审计工作中去,能将“治未病”思想为审计理论所引、为审计实践所用,那么我们的审计监督就有希望在实现社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持续、人民生活幸福、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发挥更深远、更持久、更直接的建设作用,就有希望开创“运筹于事前左右逢源、防患于未然不战而胜”的局面!
2.建预防文化任重道远
国家社会其实也像人之身体一样,一旦运行失衡就表现为病态——问题或矛盾,欲解决之,则须从培元固本、扶正祛邪开始,直至各种机制建立起新的平衡。治未病的预防思想,虽属狭义医学范畴,但因其立意高瞻、含义深刻、影响深远、作用广泛,故同样可为审计工作所引。引中医“治未病”思想于审计监督之中,就是应用其系统、整体、思辨的观点看问题,用前瞻、战略、锁喉的办法解矛盾,把主要精力投放在事前“未雨绸缪”、事中“果断裁决”上。唯此,事后“亡羊补牢”的忙碌才会大大减少,事后“血债血还”的追责才会大大减少,事后“良心发现”的忏悔才会大大减少。
如果顺着审计发现的每一类问题的演变逻辑继续深挖,则不难推理出这样一个结论:假若审计能在第一时间及早地把违纪事件监察至极致,比如每一次公款旅游吃喝、损失浪费、胡支乱花等背后问题都能于事前及时发现蛛丝马迹并制止,那么这些问题可能就不会发展到违法犯罪的程度;假若审计能在第一时间把违纪责任查处至极致,比如每一个当事人的“小事小节”问题都能于事前及早警示、于事中及时惩处、于事后坚决清理,那么这些责任人就不会发展到愈发有恃无恐、无所约束,直至病入膏肓的地步。这就像对贪污腐败之类的事件,如果事前能够完善内控、加强监督,事中能够及时发现、坚决清疮,那么就不可能招来事后的前腐后继、死灰复燃、重蹈覆辙、缧绁之厄,更不可能出现人头落地;如果事后能以“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引以为戒,在下一次“跌倒”之前,就制定出一整套“防护网”于事前、架筑好系列性“隔离带”于事中,那么就不可能有当事人身陷囹圄之后“这不该、那不该”的悔恨。再比如,对决策失误、损失浪费、胆大妄为之类的案件,如果事前能够搞好风险评估及其防范预案,事中能够发现苗头并适时控制或坚决叫停,那么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鸡肋型的面子工程”在反对声中耸立,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血汗资金被“升迁型的虚假政绩”打了水漂,更不可能有那么多的“金点子”在喧宾夺主的吆喝声中“命丧黄泉”,更不可能有责任人触犯刑律被押赴刑场……
毕竟,追究责任不是目的,移送司法也不是目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式的“治未病”才是审计真正的目的。现实告诉我们,事前源头堵漏意识胜于事后亡羊补牢行动千万倍,事先釜底抽薪之举好于事后扬汤止沸之措万万倍!事中坚决而严肃的秉公执法优于事后杀鸡给猴看的实践万千倍,一次“杀猴给鸡看”的现场能够惊醒猴子一生,万千“杀鸡给猴看”的舞台警醒不了猴子瞬间!
一言以蔽之,上医是文化的医生,能医国;中医是思想的医生,能医人;下医是身体的医生,能医病。如果审计本身能够集三者之大成,各尽所能、各显神通,那么审计要用智慧谋划的“软实力”来带动社会健康发展的硬实力将不是什么难事,要担当起构建社会和谐、人类幸福保护神的责任也将不再是什么难事。
(三)医道思维启示:“课题化审计”即见微知著化风险、源头堵漏防未然的预警建言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妙为镜,可以借其巧;他山之石,可以为我用。什么样的教育孕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理念生什么样的思维,什么样的思维产什么样的思路,什么样的思路定什么样的出路。
1.中医之道导引审计本质——预警建言“防风险”
中医和审计,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究其实质均为诊疗看病。前者是生物体的医生,后者为社会体的医生,其目标均为保健康、防风险;手段都是于近期治标——作出除暴安良、打掉害群之马、挖去毒瘤狼疮之措,于远期治本——提出未雨绸缪、培元固本、防患于未然之策。中医一向主张“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要化解人体这个有机整体的疾病,须根据五脏六腑及其之间的生克关系来调理,须归根溯源着眼宏观平衡,讲究整体系统,注重辨证论治。同理,社会经济运行也是一个层层重叠、环环紧扣的有机整体,其所有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是由阴(物质基础、制度建设)阳(意识形态、精神文化)失衡、此(精神支柱)消彼(物质享有)长不协调所致,欲解决之亟需从培元固本、净化心灵开始。《黄帝内经》讲:“病非人体素有之物,然能得亦能除,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这段话,给现代审计走课题化之路指明了足够大的探索空间,只要将辨证论治、对症下药做到极致,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均会在“药病相投”的作用下迎刃而解。
治未病保健康、防风险促发展,只是理论层面的东西,欲将其付诸于实践尚需借助操作层面的模式。如果说“上工刺其病之未生,其次刺其初来未盛,再次则刺其已衰”是中医“治未病”于操作层面的办法之一,那么,“事前、事中、事后审计课题化研究”就是审计“防风险”于操作层面的不二选择。
课题化审计是一种借鉴中华医学之道,嫁接科研创新之模式,策略严谨地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问题危害、查找问题症结、剖析问题成因、提出解决对策的预警建言活动。因审计的“审”,本义为详究、考察,即仔细思考、反复推究、周密分析;故它也可如此概括:围绕某一目标,以具体课题实施为载体,用中医之道引审计之术、用医道思维导审计行为,用“望闻问切的整体时空观”诊断经济问题、用“辨证论治的治未病思维”分析社会矛盾、用“‘君臣佐使的标本兼治药方”服务上层决策、用“洞明医术遂成其妙”的精湛技艺实现源头堵漏、扶正固本的监督实践。预警建言的本质派生出前瞻性、建设性和战略性三大特点;审计事业发展课题化研究和审计对象服务课题化研究为其两大内容;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促进事的建设发展为其两大作用。其实质正所谓:查处违纪问题的不断增长,不能代表课题化审计的质量,促进不规心理的永久“休克”,才能彰显课题化审计的魅力;“火眼”而挖出蛀虫,只是课题化审计的成功之基,“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课题化审计事业的兴旺之本。
2.中医经典启示审计模式——立项调研“课题化”
学习中医经典,可以指导或启示“课题化审计”的实施。《素问·刺热篇》讲:“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这段话不仅为医者指明了如何早期在“病虽未发”之时,就要及时感知尚处于“欲病”前期的先兆,并予“未病的小疾”治愈在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阶段的办法,而且为审计人导引出搞审计也应该在问题处于萌芽之时,就要见微知著,及时发现问题先兆,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的审计理念。再如,《难经·七十七难》云:“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也,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此段话不仅为医者指明了“肝病实脾”谓之上工之举,强调了肝脏之病多传变至脾,治疗当特别顾及未病之脏,而且为审计人导引出“扬善必先惩恶、行动在于思想”的智慧之策,导引出看问题须前思三步后想三步,上思民生下想环境,左思原因右想危害,中间考虑用什么办法化解潜在风险,用什么办法实现源头堵漏,用什么办法放大仁慈善心,用什么办法让坏人变好,让好人好上再加好、趋于更完好。
人体疾病的传变需要过程,社会问题的蔓延也有进程,没有数日矛盾集聚哪来一朝问题爆发。在潜病态或欲病态等疾病潜伏期,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就有可能发展成为症状明显的已病态,直至“壮大”至症状花样不断翻新、痛痒脓疮竞相迸发的疾病爆发期、传染期、恶变期。审计搞课题化,就是要深入领悟中医“治未病”的精神内涵,不仅要在无病之时,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剖析过程,前瞻性地细致搞好单纯意义上的未病先防,而且更要在疾患已经“发芽”但尚未“开花”发展到并发症之时,通过横向上求广度、纵向上求深度、剖析上求高度、对策上求精度、治理上求强度、清除上求力度的工作机制,谨慎地做好“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清·叶桂《温热论》)”,以达到立体的审计“治未病”目的。
二、“中医治未病”三部曲与“课题化审计”三重奏异曲同工
疾病进程爱唱“未病、欲病、已病”三部曲,问题发展喜演“事前、事中、事后”三重奏。人体医生和经济医生不仅有交叉殊途同归之巧,而且有重叠异曲同工之妙。唐代医家孙思邈专门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与已病三段,并指出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此词中句内、字里行间无不蕴涵着先哲对“无事之前”的养生防病、欲病早调——防患于未然的科学观点,无不预示着先哲对“无事之前”的源头堵漏、釜底抽薪——课题化审计的科学内涵。
(一)中医治未病三部曲一致突出“防”
“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可分解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音cu)后防复”三部曲:
1.未病先防,即着眼于未雨绸缪,治在未病之先,提早预防疾病萌生。因未病态有“健康未病态和潜伏未病态”之分,故未病先防有两方面含义。第一,是未雨绸缪、防病于先,提高机体抗邪能力。如古语云:“居安思危”“医有慧眼,眼在局外,医有慧心,心在兆前。”第二,是防微杜渐、欲病救萌,积极预防病邪侵袭。即在疾病处于潜伏期尚没有显现为病态的时候,及早诊断、发现、治疗,将疾病消灭在“潜病未病态或欲病未病态”的初萌芽或后萌芽状态。如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指出:“祸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预此者,谓之治未病,不能预此者,谓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谨于微而已矣。”其中“谨于微”一语道破“治未病”的另一关键所在。
2.既病防变,即着力于料在机先,治在发病之初、已病未传之前,及早阻截疾病另生枝节、再造灾难。重中之重是顾及未病之脏腑,防止并发症、后遗症及向外传染蔓延。这正像清代《温热论》中指出的“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变于先的思想。《医学源流论》也说:“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故凡人少有不适,必当即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更增,以贻无穷之害。”
3.瘥(音cu)后防复,即立足于扶正祛邪,治在已病康复,坚决防止病愈复发及愈后后遗症。疾病初愈时,虽症状消失,但邪气未尽,正气未壮,气血未定,阴阳未平,津液亏虚,脾肾不足,必待药物巩固、饮食调养、劳逸得当、起居有常方能邪尽病愈、渐趋康复。正如《内经》曰:“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张仲景也讲,大病初愈,正气未复,倘调养不慎,易致病复。清代吴鞠通言:“病后调理,不轻于治病。”
古代扁鹊三兄弟各自不同的上乘医术及其不同的诊疗风格,很好地诠释了治未病三部曲。可以说,扁鹊三兄弟分别是治未病、治欲病、治已病三个层次的杰出代表,他们深悟“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真谛!三兄弟治病从表面上看各有侧重,分别把守着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但透过其诊疗过程,无不时刻发散着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三兄弟看病表面言“治”,实质说“防”。一防疾病的发生,二防疾病的发展,三防疾病的扩散蔓延,四防疾病的死灰复燃以至更凶猛的“反攻倒算”,他们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防病”理念和医术境界,诠释的是《黄帝内经》所阐述的“上工治未病”的光辉思想。一个“防”字,代表了未病先防、欲病防显、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等医疗行为的全部真谛;道明了“治”只是手段,是治标之器,“防”才为目的,是治本之宝。
(二)课题化审计三重奏合力建构“防”
中医治未病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层次划分,课题化审计则以“事前风险评判”“事中风险化解”“事后风险反思”三道防线区别。
1.事前风险评判审计(或叫风险论证)主要是立足决策事项规划,提早全面预测评判该事项固有潜在风险、执行偏差风险和预料不及风险,并针对其风险性质、大小及可控程度,提出防范措施或改变决策的预警活动。其重点在于“未雨绸缪、未病先防”,对或有的“跑冒滴漏”隐患预警,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胆识突出前瞻性,做到防患于未然,实现正本清源、源头堵漏。这类似于扁鹊大哥的善治未病之病,他认为,解决“一般将来时”问题,须赶在胚胎发育成型之前才有意义,前瞻防病才能无病,居安思危才能无危。谨慎而开拓的事前审计,可以否决或修正决策失误,减少或杜绝“盲目上马”项目和“豆腐渣”工程。事前审计的“大有作为”能够换来事后审计的“自在无为”,事后审计的“硕果累累”可能源自事前审计的“清闲不为”。
2.事中风险化解审计主要是立足决策事项运行过程,实时动态监测其运行情况、全面发现已经暴露或即将暴露的问题,并跟踪分析问题成因、提出补救措施的规正活动。其重点在于“防微杜渐、欲病防显”,对存在的“跑冒滴漏”洞眼“说不”,以“祸患积于忽微,千里之堤溃之蚁穴”的古训突出及时性,做到除病于萌,实现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类似于扁鹊二哥的善治欲病之病,他认为,解决“现在进行时”问题,须赶在损失危害造成之前才有意义,当疾病发展到后晚期已无法根除,即使暂时治好,也是表象,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治疗意义不大。严格且到位的事中审计,可以惊醒私欲膨胀处于“现在进行时的梦中人”,可以使邪念正在转向行动的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以防止一点一滴的不知不觉的量变性错误演进或突发为一锤定音的质变性犯罪,进而挽救“可以挽救的干部”回归“性本善”。事中审计的真干真为必然带来事后审计的无案可为,事后审计的尴尬难为或许源自事中审计的碌碌无为或者拖沓慢为。
3.事后风险反思审计主要是立足特定时期某一决策事项的运行结果,以全面裁决和剖析其实际与预期效果之间差异及其成因为前提,而开展的总结过去、谋划未来的研究活动。其重点在于“铲除病灶、既病防变”,对一切“跑冒滴漏”的清理建言,以“杀一儆百”的气魄突出惩戒性,做到“灭火与消防”并重,真正实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类似于扁鹊本人的善治已病之病,他认为,解决“过去完成时”问题,须赶在重蹈覆辙事实再现之前才有意义,在病入膏肓的病人的经脉上下针放血、在肢体上刮骨疗伤、在皮肤上用药敷药,顶多只能减轻病人痛苦、防止病情加重与传变、狙击延缓产生并发症的进程,要想使健康复兴无异于天方夜谭。严肃而公正的事后审计,可以使决策者多些深思熟虑、少些临时动意,在三思而后行中增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本领,进而从独裁专断、暗箱操作、腐败层出的教训中吸取民主议政、公开阳光、廉洁高效的经验,彰显“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魅力;可以使裁判者多些刚毅果断、少些私情俗气,在“吃一堑长一智”中严惩两面三刀、口是心非、花言巧语、屡教不改的不法分子,领悟“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真谛;可以使劣迹者多些公德反思、少些冲动侥幸,在“因播下事后吸取‘亡羊补牢的教训种子而结出事前预防‘重蹈覆辙的经验果子”的氛围中,常思“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古训,警醒不想吃“后悔药”的后来跟风者时刻谨记“要知今日何必当初”!事后审计的“亡羊补牢”虽然可以填充事前审计的未发现漏洞,但无法弥补破镜重圆历程中留下的许多不该有的遗憾,要减少遗憾的重演,今天亡羊后的补牢必须着眼于明天亡羊前的源头堵漏。
又是那个“防”字凸显了课题化审计三重奏主线的核心,贯穿了整个课题化审计的始终,事前之防是预防犯错误,防止好心办坏事;事中之防是预防犯大错误,防止违纪变违法;事后之防是预防犯同样的错误,防止多人、多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事前不用心,必致事后多烦心;事中好省心,源自事前很费心;事后常闹心,肯定事前没操心;只有事前真安心,才有事后能放心。这正如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中所强调“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课题化审计的本意,就是于无症状之时预警发现风险、研究规避风险、建言化解风险。其质量提升的关键重在日常治本化风险的建设性。如果审计只有事后突击发现问题的不断增多,而没有日常献策源头堵漏的持续加力,那么审计则将变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如果一切都要等到木已成舟、病入膏肓时再去拨乱反正,等到疾患已经蔓延、“次生灾害”已经形成时再去给药治疗,等到奄奄一息、回光返照时再去打强心针,既祛病无方,更回天无力,如此搞审计充其量不过是用有限的审计手段去搏击无限的“膨胀私欲”罢了,不过是用无限的行政成本消耗去实施有限的监督罢了,这类似于用有限的医疗手段去延迟无限的生命死亡,用无限的钱财去购买有限的呼吸。
(三)中医防疾患与审计防隐患是不同领域“治未病”的表现形式
综合上述各个关键词可以看出,中医给人看病防疾患与审计为社会查漏防隐患是“治未病”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形式,二者同理、同根、同目标——围绕治本主线力求标本同治。简明、直观归纳之,见表1。
三、中医治未病之道与审计课题化之路一脉相承
中华医道与审计学术本属两个不同行当,但其行相近、道相通、理相似、性相“医”。中医“医”人体之病,审计“医”社会之病。人体机能的异常称为疾病或失衡,社会运行的异常称为问题或矛盾。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存在、研判异常成因、清除异常再现的人就叫“医生”。《后汉书·郭玉传》讲:“医之为言意也。”《旧唐书·许胤宗传》也载:“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古人认为医学的医,跟意念的意,音义相通,强调行医治病,贵在用心、悟道、思考疾病的发生及其发展轨迹。
世界上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其先兆的,正如“山雨欲来风满楼”;人世间任何矛盾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于一时一刻当中发生的身体疾病,均不是毫无任何征兆就一下子“病来如山倒的”,于一朝一夕之间暴发的腐败事件,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均有一个“十月怀胎”的过程。一切脱开过程谈问题、撇开原因看结果、抛开整体说局部、扔开联系论独立的做法,最终只能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瞎忙活”旋涡中越陷越深。无数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问题只要早发现、早纠正,牢狱之灾可除、大问题可免、小问题可逆、无问题可染。无病早防,有错早改,是成人成事的重要步骤,有百利而无一害。
透过医学的“医”而审视社会的“人”,可以感知“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福祸可知!”把握先兆、找准病根是对症下药、预测未来、有的放矢的基石;居安思危、早做打算是防止因疾病传变而被困扰在新的“次生灾害”之中的条件。为了让病愈之后的后遗症、并发症少些、再少些,甚至绝迹,自然必须理清前因后果、把握来龙去脉。谁能及时将影响身体健康的细微前兆扼杀在萌芽状态,谁便掌控了医学的法宝和消灭疾患的主动权;谁能及时将影响社会运转的细微前兆扼杀在萌芽状态,谁便拥有了审计的法宝和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细细品读“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所终时”(《内经·灵枢·师传》)等经典时,审计人不仅可以学习古代医家那种医国与医人并举的智慧,学习古代医家那种对人的生存、处境和幸福的关怀以及对人类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学习古代医家那种治病、救人、济世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系统观念,而且可以融会古人智慧于课题化审计中充分运用之,可以贯通中医之道于课题化审计中发扬光大之。将中医治未病思想淋漓尽致、不折不扣地吸纳、嫁接到现代审计理念中并传承创新之,一个核心就是树立“社会经济发展一盘棋”的思想,用宏观的眼光去全面、整体、系统地看待每一个微观事件,用辨证的观点去分析每一个问题背后存在的深层次成因,用治本的思维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探求源头堵漏之举、谋划釜底抽薪之策;一个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于事先打好预防针、筑牢隔离墙、架密防护网、划好警戒线,进而最大限度保护每一位当事人始终保持“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脚”。
虽然课题化审计蓝图无比美好,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在理性和感性的天平上,有些时候永久的理性“沉稳”可能敌不过一时的感性“热衷”,但放到历史的长河中,理性终究能战胜感性。古代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充分阐明了理性与感性的较量过程及结果,扁鹊长兄擅长“治未病”,却被人误认为不是在治病,故其认可度不高;扁鹊二兄擅长“治欲病”,而被人偏以为只能看小病,故其认可度不大;扁鹊本人擅长“治已病”,反倒被人赞誉为专门看大病并有起死回生之术,故其认可度超高。时至21世纪,理性的国人吃过花大钱受洋罪的“输液开刀”苦头之后,又重新召唤扁鹊长兄的汹涌再现,又更加期盼“治未病”现实的盛装回归,又愈发向往天蓝地绿、物丰人美盛世的闪亮登场。审计的现实何尝不是如此,人们在普遍热衷于欣赏那些能阶段性地产生轰动效应的审计风暴及其制造者之后,却又冷静理智地开始崇尚那些能深远持久地产生平稳效果的制度建设及其理性思考“治未病”途径的不声不响的智者了。因为感性的东西虽然摸得着看得见,感知易得,常人容易跟风追捧,但它毕竟浮浅乏味,经不起反复推敲;理性的东西虽然摸不着看不见,悟道费力,懒人不愿揣摩深思,但它深刻韵厚,能经得起实践与时间的双重检验!我们只要从潜意识深处真正树立“见微知著建箴言、悬壶济世送吉祥”的高尚理念,坚持不懈地筑牢“上工治未病,以养生为先”的思想根基,持之以恒地强化“前瞻性研究、防患于未然”的日常管理,开创“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淮南子》)的良好局面将指日可待,开辟一条融审计科研与实践于一炉、化源头堵漏与预警防范于一体、集“上医、中医、下医”之大成的中医辨证论治式的“课题化审计”之路也将指日可待,不断涌现像扁鹊、华佗、张仲景一样的现代审计大师也将指日可待,让审计精英们创造出一大批类似于《史记》记载的“齐桓公病案”和《针灸甲乙经·序》记载的“侍中王仲宣脱眉毛继死案”等脍炙人口的新时代的审计经典案例也将指日可待。
总之,以医道“阴阳辨”论审计,用理政“疏堵论”提建议,过去涉猎不广;借国粹“治未病”化风险,兴审计“课题化”堵漏洞,今朝征途灿烂。医之道与审之路,突出展现的重中之重在不经意间不谋而合,一致聚焦为“防”!!!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政斌.审计立项课题化初探[J].审计与经济研究,1999(6):28-29.
[2] [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3] [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4] 程士德.内经[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