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3
周亚丽 张毅 李锐 袁梅
266000山东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咽食管憩室即Zenker憩室,是较少见的咽部良性病变,早期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憩室是指由于钡剂经过胃肠道管壁的薄弱区向外膨出形成的囊袋状影像,或由于管腔外邻近组织病变的粘连、牵拉造成管壁全程向外突出的囊袋状影像,其内及邻近的黏膜皱襞形态正常[1]。
2016年7月-2018年4月收治行超声检查发现的咽食管憩室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38~78岁。3例患者偶有颈部不适,余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10例患者病灶均经食管X线钡餐造影证实。
仪器与方法:应用TOSHIBA Aplio500 TUS-A500超声诊断仪器,探头频率10~14 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探头置于甲状腺部位,先观察甲状腺二维声像图表现。再以甲状腺为声窗,重点观察甲状腺后方不均质病灶的位置、形状、大小、内部回声、血流特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检查中探头加压或嘱患者做吞咽动作,观察病灶形状、内部回声变化。确认病灶与食管相通,则超声诊断提示为咽食管憩室,然后进一步检查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10例咽食管憩室声像图特征如下:①位置:位于甲状腺左叶后方9例,位于甲状腺右叶后方1例。②大小:憩室大小2.8 mm×2.5 mm×2.3 mm~22.3 mm×8.8 mm×12.9 mm。③形状:8例憩室内口较宽,囊袋膨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图1,图2)。3例可见与食管相连处(图2)。④内部回声:8例憩室前缘可见半环状低回声,厚薄不一,2例憩室较小,内容物少,内部呈不均质低回声,周边无明显低回声晕,6例憩室内见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或声影。⑤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内部均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检查中嘱患者做吞咽动作,6例病灶位置均无明确移动,7例内部回声明显改变,内部强回声“浮动”明显,由片状变为点线状,或消失。3例做吞咽动作时可见与食管相通,由此可见病灶内部强回声为气体。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显示,钡剂通过咽顺利,食管上段左侧(1例右侧)可见一囊袋状钡剂填充影。
食管壁分为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和外膜层,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各层,提示病变层次和部位。颈段食管的右侧少部分位于气管环后方,由于浆膜层受到气体干扰,无法完全显示,故食管右侧部分憩室显示困难,需吞咽后动态观察液体流动以鉴别食管憩室与食管周围脓肿[2]。
咽食管憩室的主要形成机制是由于下咽部和食管连接处前部有咽下缩肌斜行肌纤维和环咽肌横行肌纤维,后部缺少肌纤维,形成环咽肌上下三角为解剖薄弱区-Killian缺陷区,好发咽食管憩室。食管黏膜经此区域膨出即形成咽食管憩室。Killian缺陷区位于后中线两侧,左侧较右侧更为薄弱,故左侧咽食管憩室多发。当肌张力减退,食管内压力增加时,咽食管后壁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经该薄弱区向管腔外膨出而形成憩室[3,4]。
图1 食管憩室声像图
图2 食管憩室声像图
图3 憩室与食管相通处
本组10例病灶二维超声发现位于甲状腺左叶后方9例,位于甲状腺右叶后方1例,与解剖学因素有关。前壁可见半环状,晕状低回声,后壁因回声反射或声影干扰而显示不清晰,造成有些病例不能清晰显示与食管连接处。做吞咽动作时纵切3例可见与食管相连,是鉴别咽食管憩室与甲状腺结节的重要图像特征。因憩室腔大小不同及含气量多少有差异,病灶图像有所不同。3例气体量较少,憩室较小,病灶以低回声为主,内部强回声呈点状及线状。7例憩室较大,呈囊袋状,气体量多,呈片状或弧状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或声影,病灶周边呈低回声,为憩室壁。做吞咽动作动态观察,可发现病灶内部回声改变,强回声减弱、消失,有明显“浮动”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应该是吞咽时食管蠕动造成气体活动引起。3例病灶在吞咽时位置下移,可见与食管相连处。因吞咽动作迅速,病灶可迅速恢复原位,为清晰观察病灶与食管的关系,可冻结图像,回放图像,便于观察。
因憩室内有水、气体及食物残渣等,造成超声图像多样性,因此在超声检查时需与甲状腺结节内钙化鉴别[5]。有研究显示,憩室内气体样强回声、周边半环状低回声与食管管壁相延续的征象是诊断咽食管憩室的重要依据[6-8]。
综上所述,咽食管憩室在超声变现上具有一定特征性,认真分析病灶内部强回声及吞咽后强回声的变化可判断病灶位于甲状腺外,若可以显示与食管相通处可以确诊病灶为咽食管憩室。咽食管憩室主要超声表现为不均质回声,前缘边界清楚,可见半环状低回声,形态规则,内部可见片状或弧形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或声影,与食管管壁相延续。熟悉其超声图像特征,可以避免漏诊与误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