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3
李强 李长罗 谢明 邵启兵 屈忠 沈民仁(通讯作者)
410001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1
410001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骨科,湖南长沙2
在临床骨折类型当中,骨盆骨折十分常见,且在骨盆骨折患者当中,严重骨折的患者死亡率相对较高,可以达到18%~40%左右[1]。对于骨盆骨折患者而言,造成其死亡的最明显原因即是大出血无法得到及时控制,特别是腹膜后大出血,在骨盆骨折患者当中并不鲜见[2]。骨盆骨折患者如果出现腹膜后大出血情况,患者会很快进入休克状态,很容易出现其他并发症反应甚至死亡,这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威胁[3]。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选择急诊介入治疗方案,现根据研究情况进行如下报告。
2017年1-12月收治骨盆骨折患者40例,所有患者在骨折之后出现了腹膜后大出血情况,患者均在送到医院之后出现了血压下降、四肢湿冷等情况。在本次研究当中,我院将如下对象排除:其他类型骨折患者、无家属监护患者、临床资料不全患者、其他原因造成腹膜后大出血患者。将其中15例不愿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男9例,女6例;年龄25~72岁,平均(48.5±9.2)岁。将剩余25例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6~70岁,平均(48.1±8.8)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在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都需要接受床旁超声检查或者CT平扫与增强扫描检查,并且接受骨盆三维重建。针对对照组患者,我院为其选择常规的抢救方式,而研究组患者则需要接受急诊介入治疗,主要方法如下所示:医生选择塞丁格穿刺技术在患者的右股动脉部位进行插管,并且在DSA引导下选择合适的导管进行双侧髂内动脉造影,明确患者的出血部位以及主要责任血管。之后,医生选择明胶海绵颗粒对出血血管进行栓塞处理,之后对患者两侧髂内动脉的主干以及后干等部位选择1~3枚大小5~10 mm的金属弹簧圈进行栓塞,栓塞之后如果未出现造影剂外溢的情况,且患者出血症状得到较好控制,就可以进行拔管。
临床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之后的治疗情况,治疗情况包括患者的死亡情况以及抢救成功情况。此外,对比研究组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包括患者的心率、收缩压、中心静脉压等。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治疗情况:对照组患者6例成功抢救,其余9例死亡;研究组患者仅有1例死亡,其余24例均抢救成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分析,见表1。
在骨盆骨折患者当中,很多患者大出血的原因为腹膜后大出血。腹膜后部位是一种较大的组织间隙,最大的容纳量可以达到4 000 mL,所以很多腹膜后大出血患者在初期无法被及时发现,这样就会导致骨盆骨折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针对此类患者选择急诊介入治疗方案,利用髂动脉造影对患者进行诊治。髂动脉造影可以快速分析患者髂内动脉以及相应的分支是否出现了损伤,医生可以及时掌握患者血管的破损程度,并且了解患者是否出现了动静脉瘘以及假性动脉瘤等[4]。医生就可以对患者的出血血管进行栓塞处理,并且达到快速止血的治疗目的,也能避免患者出现其他类型的并发症等。医生在急诊介入治疗当中,会为患者选择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这样可以立即阻断患者的血液外漏,确保患者的出血情况得到及时制止,患者的止血率可以达到>90%。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明胶海绵颗粒可以被有效吸收,患者的栓塞血管会得到明显修复,患者的血管等也不会受到严重影响。
表1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分析(±s)
表1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分析(±s)
时间 例数 心率(次/min) 血压(mmHg) 中心静脉压(mmHg) 尿量(mL/h)治疗前 25 141.2±11.4 76.2±5.6 3.1±0.7 17.5±2.6治疗后 25 100.7±7.8 100.2±3.4 4.9±0.1 41.2±1.9 χ2 14.660 18.317 12.728 36.798 P<0.05 <0.05 <0.05 <0.05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治疗干预。在对比相关数据之后可以看出,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更高,且研究组患者治疗之后的相关身体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体现了急诊介入治疗的优势。
对于骨盆骨折且造成腹膜后大出血患者的治疗,为其选择急诊介入治疗的整体效果较好,患者抢救成功率较高,且主要临床指标改善十分明显,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