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3
442600郧西县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湖北十堰)
近年来,小儿手足口病成为威胁小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疾病之一,而且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由于其病毒性和流行性较强,给治疗和防治带来了一些困难和挑战。小儿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以口腔、手足部位疱疹和发热为特点的传染性疾病,它主要集中发生在<5岁的小儿身上,一般春季和夏季是小儿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因此相关部门和家长要高度重视对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将小儿手足口的发病率降到最低。
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初期具有隐蔽性,在小儿感染病毒之后,其潜伏期一般2~7 d,在这个过程中小儿几乎没有什么不适反应,因此小儿手足口病具有突发性,这会使一部分家长措手不及。小儿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是发热,发病初期与感冒比较相似,如发热、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还会出现一些呼吸道症状。在发热2~3 d之后,在小儿的口腔、手部、脚部出现皮疹、疱疹,疱内的液体较少,疱疹周围有红晕,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引发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威胁小儿的生命。
隔离保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属于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因此,当发现小儿手足口病的时候,首先要进行隔离保护治疗,做好该病的传播控制。一方面对于病情较轻的小儿可以在家中用药隔离,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定期观测小儿的体温,对小儿接触到的一些物品进行消毒,切断感染源,避免交叉感染。另一方面病情严重的患儿需要到医院进行隔离治疗,通过专业的护理、消毒和治疗,使得该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药物治疗:在隔离治疗的基础上要通过药物治疗才能更好地治愈小儿手足口病。要根据小儿的病情开一些对症的药物,可以给患儿服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例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利巴韦林、蒙脱石散等西药,使得病毒得到有效遏制。针对小儿口腔的疱疹可以让小儿服用西瓜霜,同时服用一些辅助性的药物,例如维生素C片等。也可以配一些中药方剂,例如“银翘散”方剂、“清瘟败毒饮”方剂等,使中西医相结合,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护理治疗:有效的护理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重要方法。因此家长或医院要做好护理工作。①要做好对患儿的皮肤护理:手足口病会使患儿的皮肤出现疱疹,因此要对患儿的皮肤做好护理,以免留下瘢痕和产生进一步的感染。首先,要对患儿用的毛巾和被褥、穿的衣服等贴身物品定期更换、清洗,同时也要进行适当的消毒,阻止病毒的扩散。特别要防止小儿对皮肤上的疱疹进行抓挠,以防感染。其次,要使患儿的皮肤保持清洁、干燥。因为皮肤上会出现疱疹,所以要使皮肤避免与水接触,否则会发生感染。②要对患儿做好口腔护理:小儿手足口病会使小儿的口腔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疱疹,因此在小儿饮食方面家长要特别注意,要给孩子吃一些清淡、可口、容易消化的流性食物。同时做好小儿的口腔清洁,例如让患儿用生理盐水漱口,往口腔部位喷一些消毒杀菌的喷雾等。
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要增强小儿手足口病的保健知识: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是小儿的监护人和守护者,是小儿生活的管理者,因此他们需要对小儿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和保健措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做到有效的预防和保健。首先,医院或者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和家长的小儿手足口病保健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例如可以拍摄小儿手足口病预防和保健的宣传片、印发小册子,或者请专门的研究专家到幼儿园进行知识讲座,与教师和家长面对面交谈,并教给他们一些具体可操作性的护理方法。其次,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自身要加强对小儿手足口病保健知识的学习,认识到学习小儿手足口病保健知识的重要性,通过互联网、手机等途径学习相关知识,为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奠定基础。
幼儿园和家长要做好小儿手足口病的保健工作:一方面,幼儿园是小孩生活比较密集的地方,因此幼儿园要高度重视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保健,幼儿园要为小孩的学习和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教室和小孩生活的地方要做好消毒和通风工作,对小孩使用的餐具和洗漱用品要定时消毒。另一方面,家庭是小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护和保健。首先,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平时家长要保证孩子生活的地方整洁、卫生、干净,室内要有良好的空气,特别要给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其次,在小儿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家长要特别注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尽量减少孩子的外出,以防被传染。再次,家长要使小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要做到给孩子勤换衣服、床单、被罩等,定时洗澡,养成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习惯,保持一个良好的卫生。最后,家长要提高小儿的免疫力,增强他们的抵抗力。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适当地做一些运动,增强小儿的体质,注重孩子的饮食搭配和营养均衡,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膳食习惯,通过运动和饮食增强他们的抵抗力。
近几年,各个部门都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临床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和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但是小儿手足口病的相关病理和治疗及保健措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这是每一名儿童医护工作者的责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