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3
本刊记者 陈妮
天津市红桥区西沽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红桥区“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采集点”、“心脑筛查、肿瘤筛查”承接单位,也是“天津市清廉医院建设单位”。作为天津市民心工程项目之一,这所已走过53年悠悠岁月的社区医疗机构于2022年3月正式完成迁建,在中心领导班子带领下,圆满完成了辖区核酸“大筛”和兄弟区县的支援工作,正在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大力创建社区医院,用崭新的面貌为辖区近8万名居民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
西沽街道辖区面积4.8平方公里,老年人超过2.4万,是红桥区面积最大、老年人群比例最高的街道,居民健康需求旺盛,但迁建前中心的服务能力与居民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中心原有业务用房面积仅800 m2,房屋老旧,设施设备老化,周边环境杂乱”,中心主任东广玲深有感触。
据介绍,迁建后中心业务用房面积达到2 970 m2,可开放病床14张,日均门诊量约600人次,为了让居民有更多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中心开辟了带有遮阳棚的就诊分流专用通道,设计打造了休闲舒适的体检区,在各楼层电梯口安装了LED 宣传屏滚动播放健康知识……可谓是从细节处下了大功夫。
中心现有领导班子由全科高级职称专家和行政管理专家组成,在职员工7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4人(中高级以上职称占50%)。科室及功能配套设置方面,开设了标准化的全科诊室、抢救室、国医堂、健康管理中心、住院区、康复指导室等。设施设备也有了极大提升,引入了最先进的生化、彩超、DR等设备,为中心开展更优质的服务提供了有力的软硬件保障和支撑。
秉承“仁德、崇善、平和、思新”的理念,中心开展了系列便民利民的工作,真正让患者在辖区内就能解决各种问题。
中心以卫生信息化为抓手,实施智慧医疗工程,引入“诊间结算系统”,极大地提升了挂号、候诊、就诊、取药等过程的效率;推行全科标准化门诊,提升诊室环境、诊疗服务,做到“一人一诊一室”,保障病患的隐私,帮助医务人员更准确地掌握病患健康信息;一层大厅的抢救室备有先进的心电监护仪、电除颤、氧气吸入及担架等设施设备,以实现第一时间接诊抢救。“刚搬进来,我们就成功抢救了一位突发猝死的病人,大家都非常受鼓舞”,朱宇雷书记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
慢病管理中心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中心创建了红桥区首家慢性病管理中心(设置健康小屋、自助健康e 站、中医体质辨识、公共卫生科等功能区块),创新开发远程慢病监测管理及慢病自我管理等项目,开展糖尿病人头付费服务,签约糖尿病门特患者可享受专属医生团队管理、基本用药保障、个性化健康指导、线上全程照护、健康风险提醒等多项权益和健康服务。通过组建“1+1+1”的家医服务团队模式(以家医团队为核心,签约区级专家,为签约病患提供慢病预约门诊),真正将签约服务落到实处。
为了有效满足辖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中心开设了国医堂,设置了中医科、针灸推拿科、中医治未病门诊、中医健教等功能区块。以“未病防病、既病防变”的理念,开展中医九种体质辨识、亚健康评估与干预、睡眠障碍干预、疲劳综合征治疗、孕前产后更年期调养、考前综合症干预、青少年身高增长、健康运动指导、慢性病饮食养生等服务。针灸推拿科主攻常见病、慢性病的康复治疗,开展针灸、拔罐、牵引、艾灸、敷贴、理疗等多种中医适宜技术,并积极引进推拿按摩团队,为骨关节疾病患者解决病痛,深受患者好评。
谈及未来发展,东广玲主任坦言,当前基层普遍面临人才不足的难题,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有利于基层发展的政策,支持基层强化人才梯队建设,促进机构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和卫生服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