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时间:2024-11-13

周启东

273300 平邑县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山东临沂

胃食管反流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其临床症状明显、疾病诱因较为复杂[1]。胃食管反流主要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不全,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部位,导致组织发生损害,患者较为明显的症状为反酸、咽部不适、胸骨后灼烧感等,甚至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在临床中早诊断和早治疗至关重要,是控制疾病发展的有效举措[2]。莫沙必利是一种受体激动剂,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药物之一;雷贝拉唑属于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能够较好地抑制胃酸分泌,也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之一,本研究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旨在探究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平邑县中医医院消化内科收入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30~50岁,平均(38.15±7.48)岁;病程1~6年,平均(2.85±1.36)年;轻度17例,中度15例,重度18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26例,反流性食管炎2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6 例;年龄31~51 岁,平均(38.28±6.48)岁;病程1~6年,平均(2.79±1.55)年;轻度19 例,中度16 例,重度15 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23 例,反流性食管炎2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中“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②经胃镜检查后,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24 h pH 证明确实存在反流;③近1个月内未服用过相关药物。

排除标准:①十二指肠溃疡、硬皮病、胃泌素瘤等病变;②有消化手术史;③合并消化道疾病;④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⑤合并用药禁忌证者;⑥精神异常者;⑦无法实施内镜检查的患者。

方法:①对照组运用莫沙必利(生产企业: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317,规格:5 mg×24 s),口服,5 mg/次,3 次/d,饭前服用[3]。②研究组运用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莫沙必利服用方法与剂量同对照组。雷贝拉唑[生产企业: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091,规格10 mg×7 s]口服,10 mg/次,2次/d,饭前服用。两组患者服药周期均为60 d[4]。

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激素(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2)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①无症状1分;需经提醒才能感到有轻度症状2分;②有症状,但不影响日常生活3分;③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4分。(3)观察患者用药不良反应。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治疗后症状总积分降低>80%;②有效:症状总积分降低>50%,但≤80%;③无效:症状总积分降低≤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以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临床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经过消化内科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激素水平:治疗后,两组胃激素水平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激素水平(±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激素水平(±s,分)

组别 n 血浆胃动素 血清胃泌素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50 281.69±12.28 335.69±20.18 39.12±5.21 47.52±4.95对照组 50 280.65±11.58 291.65±22.58 38.65±5.84 42.25±4.88 χ2 0.395 9.658 0.359 5.821 P>0.05 <0.05 >0.05 <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s,分)

组别 n 症状 体征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50 14.21±2.25 2.23±1.51 10.39±2.21 2.12±1.58对照组 50 14.36±3.10 4.66±3.25 10.89±2.45 3.69±1.82 χ2 0.234 5.153 0.154 4.857 P>0.05 <0.05 >0.05 <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讨 论

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十二指肠和胃部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胃酸造成食管溃烂、炎性反应等[5]。临床中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有以下几点:①括约肌能力相对较差,胃食管屏障功能丧失;②胃食管行动力水平偏低,导致胃食管排空功能难以正常运行;③患者胃食管黏膜细胞增生,导致患者胃食管自我修复能力下降,影响其抑制反流的能力[6];④患者胃动力不足、胃部运行不规则,不利于肠胃运行和排空,继而导致胃内压与食管内压出现失衡[7];⑤患者幽门括约肌收缩和扩张功能不健全,导致胃液等进入食管内部,损伤胃食管黏膜[8]。由此可见,胃食管反流病诱因复杂,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消化内科治疗方法,才能改善患者病症,促进患者康复。

莫沙必利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属于促进胃肠动力药物,通过兴奋胃肠道胆碱能中间神经元以及肌间神经丛的5-羟色胺受体,促进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增强上消化道和小肠的蠕动,促进胃以及十二指肠运动,增强食管的廓清能力,加快胃排空的作用,能有效减少食管反流。

雷贝拉唑属于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可使胃内的pH 值≥4,降低胃酸对黏膜溃疡的刺激,可以有效降低胃内强酸对胃、食管黏膜的损害,加速食管黏膜的愈合,减少胃酸反流次数及反流时间。主要用于治疗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良性活动性胃溃疡或者伴有临床症状的侵蚀性或溃疡性的胃-食管反流征。

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能够发挥2种药物的优势,既能促进胃肠动力,加快胃排空,又能抑制胃酸的分泌,降低胃内酸度,减少因强酸对食管、胃黏膜等刺激和破坏,从而减少胃食管反流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经过消化内科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胃激素水平,在血浆胃动素方面,两组胃激素水平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治疗效果更明显。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6.0%,与许园等[9]报告的94.74%的总有效率基本无异。本研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情况,在症状积分上,治疗前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与许涛[10]报告的症状体征积分基本相似。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无显著差异,与邵立明[11]报告的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针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加快疾病康复速度、稳定病情,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差异较小,证明联合运用雷贝拉唑并不会加重不良反应,能够增强胃食管反流病的消化内科治疗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