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3
袭建云 吕敏 张宝方 刘菊敏
271100 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儿科急诊1,山东济南
271100 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门诊2,山东济南
271100 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科3,山东济南
271100 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4,山东济南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展和经济水平的发展,急诊科室救治患儿的数量明显增多,然而医疗资源比较有限,在抢救患儿期间各种不良因素比较复杂,所以会影响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患儿的抢救被延误,降低抢救效果[1-2]。在急诊患儿救治过程中,程序化、科学化的抢救流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在护理工作中逐渐应用流程优化,通过排查存在于急诊科的安全隐患和问题,予以监督、改进和完善,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效果[3]。因此,本文旨在探究儿科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儿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措施)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各50 例。观察组50 例,男26 例,女24 例,平均年龄(7.26±2.13)岁。对照组50 例,男23 例,女27 例,平均年龄(7.87±2.1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进入儿科急诊科的<14 岁的急危重症患儿;②患儿临床资料完整;③患儿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由产房转入的出生1 天内的新生儿;②进入儿科急诊心脏已停止的各类患儿。
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即在急诊接诊患儿以后,护理人员需要迅速开展各项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护理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医嘱,例如监测血压、心电图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措施:①护理人员优化处理。急诊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和专业的护理知识,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保证护理效果。②严格消毒、检查急诊科室的抢救药品和设备,保证可以正常使用。③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熟练的抢救技能,定期培训护理人员,定期进行针对性的急救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④完善并优化急诊抢救流程,强化考核管理。抢救组组长必须在抢救现场全权负责,及时掌握患儿的基本信息,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将患儿送至抢救室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第一时间开通静脉通路,给予患儿吸氧治疗。⑤建立绿色通道,各项急诊护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流程和规范。详细记录各项护理事项,不断优化护理记录的方法和格式,缩短记录的时间。⑥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儿家属进行解释和安抚,介绍自己的相关身份和各项护理操作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患儿家属的配合度,提高护理效果[6]。
观察指标:①抢救成功率;②不良反应(患儿因素:各项检验结果不及时、窒息、外伤、高度紧张、哭闹。社会因素:家长不信任、不满意、不配合、闹事、拒绝付款、急诊环境嘈杂等);③转运时间;④运用SAS、SDS 评分评定不良情绪;⑤参照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抢救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4%(47/50)对照组抢救成功率78.00%(39/50),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8,P<0.05)。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两组患儿转运时间比较:观察组手术室、重症监护室、CT 室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转运时间比较(±s,min)
表2 两组患儿转运时间比较(±s,min)
组别 n 手术室 重症监护室 CT室观察组 50 11.95±4.65 23.29±6.80 14.20±5.93对照组 50 13.88±4.75 27.25±7.88 16.88±6.95 t-2.05 -2.69 -2.07 P 0.048 0.0094 0.047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干预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4。
表3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干预前后差值 t P观察组 50 60.32±5.54 42.41±6.64 14.64 <0.001 17.91±3.18 15.60 <0.001对照组 50 61.05±6.15 52.16±4.75 8.09 <0.001 8.89±2.57 8.09 <0.001 t-0.62 -8.44 P 0.58 <0.001
表4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SDS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干预前后差值 t P观察组 50 61.18±6.12 41.29±6.84 15.32 <0.001 19.89±3.34 15.24 <0.001对照组 50 60.75±5.85 51.78±6.91 7.00 <0.001 8.97±3.81 7.01 <0.001 t 0.36 -7.63 P 0.75 <0.00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5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检查指标 n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50 75.21±10.33 90.25±10.54 62.35±10.11 90.20±10.25对照组 50 75.02±11.25 80.25±11.08 61.95±10.74 80.15±12.02 t 0.09 4.62 0.19 4.50 P 0.95 <0.001 0.83 <0.001检查指标 n 角色功能 认知功能 总体健康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50 66.35±9.35 89.58±10.52 56.39±11.38 89.36±10.58 66.58±10.52 90.38±10.02对照组 50 66.39±10.28 72.52±12.05 57.50±11.58 70.32±10.02 65.98±12.54 72.52±11.38 t-0.02 7.54 -0.48 9.24 0.26 8.33 P 0.98 <0.001 0.67 <0.001 0.79 <0.001
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作用下,显著增强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对医院急诊科护理水平的要求。然而,医院资源存在有限性,在抢救患儿期间受多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会阻碍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降低治疗效果[4-5]。为保证患儿急诊救治的水平,需要深入研究更为程序化、科学化、流程化的抢救流程。
本文通过探究儿科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儿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观察组转运时间较短,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表明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措施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分析原因主要在于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目的为通过准确、快速分析患儿的病情,从护理流程重构上对护理服务链进行优化,使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合理性及科学性得到提升和改进,保证抢救效率和抢救质量[6]。急症护理流程优化能够使抢救时间缩短,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患儿获得救治。急诊护理流程优化以护理程序为基础,能够使护理工作的条理性不断增强,获得更多的抢救时间。在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中,通过全面分析患儿的病情状况,制定规范化的急诊流程和措施,衔接好各个护理环节,使急诊护理管理时间缩短,提高急诊护理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除此之外,急诊科通过定期培训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主要从急诊护理责任制、急救技能、急诊护理专业知识等方面出发,促进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有效提高,强化护患沟通,减轻患儿及家属的不良情绪,为抢救患儿创造条件,进而改善患儿的预后恢复。
综上所述,在急诊患儿抢救中优化儿科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转运时间,使患儿的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