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3
邹丹妹
410000 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长沙
胆结石在临床上较为多发,属于肝胆系统疾病的范畴,造成该类疾病的因素较多,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缺少体育锻炼、遗传、细菌感染等,以女性较为多见,>40岁为主要发病人群[1]。一旦患病,患者睡眠中改变体位、长时间摄取油腻饮食、饱腹状态、工作压力大、过量摄取高脂饮食等状态均可诱发阵发性胆绞痛症状。目前临床上对胆结石患者主要采取体外冲击波、手术、药物等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较为普遍,但具有较大的创伤性,术后可能伴有多种并发症[2]。随着近些年微创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相比传统手术,具有切口小,安全性较高,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早日康复等优势。但任何手术都具备一定的侵入性,导致患者出现应激反应与相关的并发症,故对胆结石患者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0月在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96 例为研究对象,依照奇偶数的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30 例;年龄31~78 岁,平均(46.58±4.85)岁;发病时间1~14年,平均(4.25±1.22)年。观察组男20例,女28例;年龄30~76岁,平均(46.40±4.12)岁;发病时间1~13.5年,平均(4.17±1.05)年。两组间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要求。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内镜、CT等影像学检查后确诊;②均存在手术指征,临床资料均完整;③护理人员同患者及其家属细讲解了本次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等,获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工作。
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异常,无法沟通者;②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家族遗传疾病;⑤意识模糊等。
方法:对两组胆结石患者均给予腹腔镜胆结石清除术治疗。术前实施全麻,建立气腹,将手术分离钳等置入,给予腹腔镜进行粘连分离处理,对胆囊三角进行解剖,充分暴露出胆囊部位动脉,将其及时夹闭。将胆囊颈部夹住后,给予2~3 cm 的微创切口,利于将结石取出;置入C管于胆囊内,给予胆道造影,将胆囊管及时切开,给予X线造影后将结石取出;清除干净结石后,放置C管至胆总管部位引流并妥善固定;手术完成后,连续给予抗感染治疗和病情监护。
(1)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模式干预,在术前、术后嘱咐患者简单的注意事项,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等。(2)观察组给予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严格监测病情变化情况:手术完成24 h内,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测,给予低流量低氧操作,严格进行血氧监测,便于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并妥善处理。②针对性心理干预:部分患者对手术治疗存在抵触心理,加之对自身疾病、手术治疗原理与意义等知识了解过少,导致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告知其手术的相关知识,包括引流管液体性状、手术操作步骤、术后注意事项等,对个别情绪极为低落、自闭等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耐心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真实想法,进行心理辅导,利于患者改善负面情绪,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自身疾病与手术治疗。③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帮助患者保持较为舒适的体位,进行深呼吸,减轻疼痛感;对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在病房播放轻音乐,鼓励患者读书、看报等,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减轻患者疼痛感。④导管护理:严格关注导管的情况,夜间加强人员的病房巡视,妥善固定导管,最大程度保证导管不发生弯曲、折断、滑落等情况,保持导管畅通,对引流液的性状及时记录,出现问题时耐心处理,协助患者早日排气,加快身体的康复。⑤并发症护理:严密观察导尿管情况,若存在鲜红色的尿液,提示为血尿,应及时更换为三腔导管,严格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指标,保证患者处于绝对卧床状态,帮助其早日改善导尿管引流液性状;给予头高脚低的体位,每2 h 帮助翻身1 次,注意翻身时动作要轻柔,以防引流管发生脱落,若患者需要下床,护理人员应及时固定引流管,以免造成引流管的牵拉导致脱落;严格监测患者的体温,一旦出现异常现象及时抗感染处理。⑥饮食指导:手术完成后6 h严格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等到其不存在腹胀反应后,术后24 h可给予一定量的无脂肪流食,之后观察进食后的反应,无异常情况下给予较为营养丰富的流食。⑦运动指导: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基本稳定后,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适当的床上运动,如呼吸、四肢运动等,逐渐增加运动量,保持平缓、轻柔的运动,以防对肢体造成损伤;身体恢复良好后,可鼓励其早日进行下床活动,包括床边站立行走等,20~30 min/d 为宜,以不感到劳累为准,若患者出现头晕、呕吐等情况,应指导其卧床休息。⑧出院指导: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不可自行拔管,出院后继续进行身体锻炼,定期至医院进行疾病复查等。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评分越高,代表焦虑(抑郁)情绪越显著[3]。②对比两组患者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包括住院、进食、排便、排气等用时。③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消化系统疾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GIQLI)进行评价,包括躯体功能、自觉症状、日常社会活动状态、心理情绪状态等维度,144分为总分,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佳[4]。④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发症包括管道脱落、感染和发热。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 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8 61.20±4.25 52.85±3.14 62.58±5.20 54.17±3.16观察组 48 61.47±4.38 42.74±3.20 62.74±5.14 45.20±2.89 t 0.307 15.623 0.152 14.512 P 0.760 0.001 0.880 0.001
两组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护理后的排气、排便、进食、住院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比较(±s,d)
组别 n 首次排气 排便 进食 住院对照组 48 2.30±0.35 3.21±0.48 2.72±0.40 7.28±0.39观察组 48 1.65±0.26 2.33±0.42 1.98±0.33 5.78±0.35 t 10.329 9.559 9.887 19.832 P 0.001 0.001 0.001 0.001
两组患者术后GIQLI量表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后GIQLI量表各项维度评分(心理情绪状态、日常社会活动状态、自觉症状、躯体功能)与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GIQLI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术后GIQLI量表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心理情绪状态日常社会活动状态 自觉症状 躯体功能 总评分对照组 48 16.33±1.63 13.20±1.47 63.08±2.58 21.33±3.14 115.20±8.96观察组 48 21.30±2.15 16.45±1.57 66.89±3.20 24.85±3.50 128.63±10.74 t 12.762 10.469 6.422 5.186 6.652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胆结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病情产生一定影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因此,需要针对胆结石患者选择较为合适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从而稳定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为预后奠定基础。
临床上通常通过手术治疗胆结石,由于患者对手术的了解程度不高,容易在围术期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负面情绪的出现会直接影响手术的治疗与术后身体的康复,导致手术安全性受到影响,因此,加强该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工作意义重大。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明显较低,术后排气、排便、进食、住院等所需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术后仅发生2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全面护理干预模式在胆结石疾病患者中能够起到一定的应用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所产生的并发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