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社区康复服务现况调查分析

时间:2024-11-13

纪金红 贾建国 郝立晓 王婷

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1,北京

100063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2,北京

100063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综合科3,北京

10007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教育处4,北京

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社区康复(CBR)的定义是:在社区内促进所有残疾人康复,享有平等机会和融入社会的一项整体发展战略[1]。我国学者龚幼龙[2]认为CBR 是指患者或残疾者经过临床治疗后为促进身心康复,由社区继续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社区康复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可发挥重大作用。李艳等[3]对社区康复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社区康复可以在脑卒中康复中发挥第三级康复作用;对慢性病进行规范化管理,发挥二级预防作用;对肢体残疾人进行康复支持,提高康复效果;可加强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促使其融入社会;促进脑瘫患儿的全面康复,实现回归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残疾人对辅助器具、康复训练与服务、生活服务、医疗服务与救助的需求分别为38.56%、27.69%、19.13%、72.78%,实际接受服务比例仅为7.31%、8.45%、5.45%、35.61%,上述数据表明,我国残疾人的现有服务供给和康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4]。

国外社区康复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社区康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CBR 概念及理论研究。如WHO 从CBR“模式的转变”上分析其发展过程:1978年WHO 在《阿拉木图宣言》首次提出“社区治疗”模式。多个组织在1994年联合发表了《社区康复1994 联合意见书》,提出“医学-社会”模式[5-6]。《社区康复指南》指出,社区康复应是“包容性发展”模式[7]。随后WHO 提出《全球残疾人行动计划草案2015-2024》,此草案为解决全世界残疾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同时结合2010年颁布的《社区康复指南》认为,CBR 是主要解决残疾问题有效途径。

影响CBR 发展的因素:①文化背景:研究显示,社区康复哲学的应用多样化,可以用来反映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发展水平,需要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区康复实践进行研究、评估和理解[8]。Diaz-Aristizabal U 等[9]研究发现,社会文化背景的某些方面可能决定社区康复发展的成功或失败。②各国政府政策的支持及其具体国情:有文献报告,社区康复被认为是国家医疗改革和现代化的关键[10]。Mayosi 等[11]社区康复的发展和国家政策执行效率有关,若国家政策执行效率低下,则阻碍了社区康复的发展。因此,社区康复有效的实施,离不开各国政府政策的支持。③其他部门的配合:社区康复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Stratil 等[12]通过对德国全科医师、职业健康医师、康复医师的一项定性研究表明,三者的合作和沟通是社区康复成功的必要条件。

部分专家对目前CBR 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包括54 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在内的一项研究中表明,需要额外增加239 000 名全职工作人员来解决心理健康的负担,其中59%的中等收入国家和所有低收入国家都缺少精神卫生工作者[13]。马达加斯加最近的一项研究强调,实施WHO 残疾行动计划障碍的原因就是因为缺乏人力资源,阻碍了CBR的发展[14]。国外研究表明,制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康复医学科最关键的原因是抗复医学专业人才的匮乏[15]。

国内社区康复研究现状

1986年,我国参加WHO 举办的现代康复原则计划与管理培训班,正式拉开了CBR 发展的序幕。我国CBR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引入理念及试点推广阶段-社区康复模式转变阶段-社区康复加快发展阶段-社区康复多方位发展阶段。

相比国外多数研究集中在CBR 概念、理论研究,我国专家更多的是从CBR 现状进行研究。2010年广州市社区康复发展现状的调查、2011年对全国92 个社区中心的调查、2014年中西部地区社区康复工作现状、2016年上海市社区康复服务现状的研究中,我国专家从不同地区对社区康复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相似,表明不管是工作现状,还是资源现状等方面都存在欠缺和不足[16-19]。也有部分专家只针对社区康复人员及其培训现状进行研究,如对上海市某区康复医学医护人员进行现状调查、对乌鲁木齐社区康复人员进行调查、对广东省社区康复专业人才需求进行分析,结果均表明社区康复人员紧缺,康复治疗师与医师配比失衡,社区康复医务人员的培养任务十分紧迫[20-22]。

有专家分析了文化背景对于我国社区康复发展的影响。Chung 等[23]研究表明,西方的社区康复概念和哲学不能直接应用于中国社区康复环境中,为了适应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指导中国社区的实践,需要一个合适的模式。张志军等[24]通过对比中澳社区康复之间的差异,说明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社区康复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社区康复的理念和目标、人力资源配置和作用、干预的手段等方面。

还有些专家对社区患者进行调查,对济南市长清区300 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6%患者对社区康复概念模糊,43.66%患者对社区康复基本概念认识不清,表明患者对社区康复认识不足,市场发展受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社区康复的长远发展有所不利[25]。

少数专家从经济学层面对社区康复进行分析,周新建等[26]对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的经济学进行分析:医疗收入占总收入64.5%,医院纯收益占总收入的22.3%,员工年平均收入4.22 万元,表明社区康复人员收入有待提高。

综上所述,中国社区康复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理论缺乏、资金匮乏等多方面的问题,致使我国社区康复落后于其他国家,这和我国人口、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关,也和社会的认知进步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展 望

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普及并推广CBR 是应对健康事业的重要措施。但社区康复在各国的实践证明,提供各种社区康复服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社区康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各国政策、康复人员配备、各国文化背景、其他医疗部门的协作、残疾人本身及其家属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对社区康复服务现况进行调查,明确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开展、康复设备、从业人员业务收入、接诊转诊、医保报销等情况,并对未开展社区康复进行深入访谈,从而分析CBR 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影响CBR 发展的相关因素,为本区域社区康复的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