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心肺复苏机在心脏骤停的急诊抢救中应用效果分析

时间:2024-11-13

661000云南省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急诊科(个旧)

急诊科患者中,心脏骤停是一种常见的病理危险状态,抢救成功率与患者的生命安全直接相关[1]。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中,心肺复苏是重要技术,经心肺复苏可有效维持与恢复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相关研究,影响患者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为胸外按压频率不均匀、按压节律与呼吸机不同[2]。本文选取临床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76例,分别给予不同的心肺复苏方法,旨在探讨心肺复苏机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心脏骤停患者76例,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患者,均于心脏骤停30 min内开始抢救。排除消化道出血、饮酒过量、脑出血、自杀及终末期疾病患者。其中,采用心肺复苏机院前抢救的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46.8±3.2)岁;心脏骤停时间15~30 min,平均骤停时间(20.4±2.3)min;病因:心血管疾病16例,脑血管病12例,创伤或意外10例。采用人工按压心肺复苏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27~80岁,平均年龄(45.9±3.5)岁;心脏骤停平均时间(18.7±3.5)min;病因:心血管疾病17例,脑血管病13例,创伤或意外8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观察组患者到达抢救室,急救医师达到现场后,安排1名医师行常规心肺复苏,由另外1名医师进行气管插管辅助患者呼吸。护理人员准备心肺复苏系统;患者平卧于心肺复苏系统上,其腋窝与系统黄色定位线平齐;剪开上身衣服,待体位正确后,用胸腔外按压带围好,然后开启心肺复苏机,压力维持30~40 kg,频率100次/min,而胸廓厚度深度20.0%[3-5]。对照组采用人工按压心肺复苏进行急诊抢救,气管插管辅助呼吸,规范人工按压操作。按压频率100次/min,深度5~6 cm;辅助呼吸潮气量8.0 mL/min,呼吸频率10次/min,氧浓度100%[6]。抢救过程中,患者建立双静脉通道,用阿托品、胺碘酮、肾上腺素等常规治疗。两组操作由同一批医务人员实施,均接受过规范的心肺复苏训练。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压等指标变化;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患者心肺复苏后若周围大动脉开始搏动,自主循环恢复标准窦性心律或恢复至心脏骤停前心律,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判定依据:上肢收缩压>60 mmHg,维持≥30 min,且口唇、肤色等恢复正常。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平均时间(4.8±2.1)min,心肺复苏平均时间(13.1±5.6)min。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平均时间(8.4±2.3)min,心肺复苏平均时间(29.4±10.5)min。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平均时间、心肺复苏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观察组存活>24 h、自主循环恢复、康复出院比例、自主呼吸恢复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

根据相关研究,大脑缺血、缺氧4~6 min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性损伤,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8]。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拯救患者生命唯一的、正确的途径。近几年来,在急救中心肺复苏的推广使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幅提高,不过心脏骤停、呼吸骤停的抢救成功率还是相对较低[9]。经分析,抢救成功率低的原因在于胸外按压频率不均匀或者心脏按压节律与呼吸机不同。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抢救使用了心肺复苏机,与人工按压复苏相比,具有以下优势:①预先程序处理,解决了操作者胸外按压频率不均、节律与呼吸机不同的问题,可节省抢救时间;②操作者易掌握,操作简单,启动后便可操作,复苏效率大幅提高;③通过设定模式自动持续、均匀进行患者的心肺复苏,避免胸外按压与通气对抗的状况[10]。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平均时间、心肺复苏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24 h、自主循环恢复、康复出院、自主呼吸恢复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心肺复苏机的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表1 两组血气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血气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血氧饱和度(%) 二氧化碳分压(mmHg) 氧分压(mmHg)观察组 92.5±5.6 31.3±4.0 42.6±8.4对照组 93.2±4.9 29.8±4.3 41.9±5.9 t 0.189 0.201 0.203 P 0.834 0.842 0.708

表2 两组心肺复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s,min)

表2 两组心肺复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s,min)

组别 n 心肺复苏时间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观察组 38 13.1±5.6 29.4±10.5对照组 38 4.8±2.1 8.4±2.3 t 4.932 4.12 P 0.004 0.000

表3 两组各项功能恢复状况比较[n(%)]

综上所述,心脏骤停是一种极为危险的急性病理状态,大脑缺氧、缺血>6 min,患者生命便会受到威胁。心肺复苏机在心脏骤停急诊抢救中具有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