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3
657600昭通市彝良县人民医院骨科(云南)
脊柱骨折脱位是骨科常见疾病,在脊柱骨折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合并脊髓损伤,这也是造成患者终身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脊髓损伤的治疗仍然是世界级医学难题,随着国内外对脊髓损伤认识的不断深入,在脊柱脱位固定技术逐渐发展成熟的前提下,许多神经外科医师主张早期治疗,但在早期治疗安全性与疗效方面仍然存在较大争议[2]。本文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8例,实施早期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6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8例,所选病例临床资料完整,患者依从性良好,自愿配合治疗与调查随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入组。其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19~65岁,平均(33.50±4.10)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7例,坠落跌伤18例,运动损伤13例。骨折部位:胸腰段32例,颈椎21例,胸椎15例。脊髓损伤程度参照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级标准A~D级,A级(脊髓完全损伤)13例,B级(脊髓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保留感觉功能)12例,C级(脊髓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下保留部分运动功能)10例,D级(脊髓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下保留运动功能)33例。受伤至就诊时间5 h~14 d,平均(6.31±1.22)d。
方法:入院后尽早(做好伤后8 h内)静脉滴注大剂量地塞米松10~30 mg,连续使用3 d。对颈椎损伤患者需进行颅骨牵引或佩戴颈托,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治疗,包括单纯椎板切除脊髓减压术22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19例,椎板切除减压术及椎弓根内固定治疗27例。所有患者均在C型臂机监测引导下实施手术,采用X线复查检查骨折脱位复位情况,脊柱不稳定和神经有压迫而无重要脏器损伤者即可适应手术治疗。
观察指标:对本组68例患者进行为期12~24个月的随访,末次随访时采用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恢复至E级(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为优,神经功能升高≥2级或升高至D级为良,升高1级为可,否则为差。统计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本组68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调查结果:本组6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8.23±4.74)个月,末次随访时再次进行ASIA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47例神经功能恢复达到优,15例神经功能恢复达到良,优良率91.18%(62/68);脊髓完全损伤和不完全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比显示,完全损伤患者中神经功能恢复达到优5例,达到良3例,优良率61.54%;不完全损伤患者中神经功能恢复达到优38例,达到良16例,优良率98.18%。不完全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完全损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脊髓损伤在脊柱骨折中十分常见,研究显示与损伤神经结构邻近的神经组织会在短短几分钟内发生一系列损害,导致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进入细胞产生自由基,若患者同时存在血容量或血压过低,就会导致这种损害继续加重。因此尽早进行神经减压是限制脊髓损害的关键[3]。临床实践中大部分医务人员往往只重视脊柱骨折脱位处理,忽略了脊髓损伤的处理,导致诊断和治疗延误。早期大剂量使用地塞米松能够防止损伤进一步扩大,减少脊髓细胞及组织的死亡,采取综合措施待患者全身及局部状况改善后可考虑手术。术前需做好充足准备,手术时机应尽早,理论上为伤后8 h内,治疗方法包括脊髓减压和脊柱内固定等,具体需要结合患者实际伤情确定[4-5]。总之,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需尽早处理,适时手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避免影响日后生活质量。
表1 脊髓完全损伤和不完全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优良情况对比(n)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