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3
223800江苏省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大量研究表明,机体内血磷升高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对于高磷血症患者的治疗,其低磷含量的摄入,充分透析,于必要情况下实施甲状腺旁切除术进行治疗,但上述治疗方案的效果受限[1]。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治疗广泛应用于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的救治当中,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40例,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4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男13例,女7例;年龄37~69岁,平均(45.40±10.13)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高血压肾病6例及多囊肾病4例。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6~68岁,平均(45.32±10.20)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高血压肾病5例及多囊肾病4例。对比两组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两组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经接受低磷饮食,碳酸钙口服及降压、血糖等治疗,于此基础上行相应的治疗,具体措施如下:①对照组:行血液透析治疗,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建立颈内静脉置管及动静脉内瘘,将其作为血管通路[2],采取碳酸氢盐透析粉,透析含钙量为1.3~1.5 mmol/L。②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血液灌注治疗,选取血液透析器,空心纤维透析器,1.4 m2为膜有效面积[3],采取一次性使用树脂灌流器,将其与透析器进行串联,维持180~200 mL/min的透析速度[4],首剂肝素0.5 mg/kg,并行静脉注射,维持剂量5 mg/h,透析2 h后将灌流器取下,再维持血液透析2 h,治疗4 h。两组患者每周行3次透析,连续治疗90 d后观察其疗效。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机体内BUN(血清尿素氮)、Scr(肌酐)、Ca2+(血钙)、P3+(血磷)及iPTH(血甲状旁腺素)等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两组对比各项计量指标:两组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经治疗前、后的Scr、BUN均有显著差异,但两组间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iPTH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接受治疗的血磷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比较两组的各项计数指标:观察组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计量指标数据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计量指标数据对比(±s)
注:★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检测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BUN(mmol/L) 28.25±12.25 13.62±5.63 28.13±12.25 13.43±6.13 Scr(μmol/L) 1 141.67±467.26 520.44±242.97 1 139.45±501.54 513.77±289.31 Ca2+(mmol/L) 2.10±1.02 2.22±1.12 2.08±1.05 2.30±1.21 P3+(mmol/L) 2.26±0.45 1.76±0.52★ 2.29±0.41 2.32±0.48 iPTH(ng/L) 286.36±30.76 258.11±27.69★ 287.66±28.97 287.20±28.13
表2 两组患者的各项计数指标改善情况对比[n(%)]
慢性肾病后期的患者常予以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该类患者常伴随高磷血症。高磷血症为对甲状旁腺的分泌进行刺激,从而导致甲状旁腺细胞增生,激发甲状腺功能亢进,致使营养不良,加重肾型贫血,且持续性促进尿毒症的发展,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亦有研究表明[5],高血磷促使钙磷堆积,使之血管受损,诱导冠脉硬化,导致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提高其死亡率。
本研究对于导致高磷血症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此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①约为80%的磷经肾脏排泄,当机体肾功能障碍,磷的排泄增加致使磷代谢紊乱,以此增大磷的蓄积;②机体内摄入过量磷离子致使血磷过高;③部分尿毒症患者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其肾脏不可对甲状旁腺激素进行反应导致磷离子排泄增加,故使得与磷离子的结合能力降低,摄入维生素D亦导致高磷血症,其因素与患者机体内骨代谢及矿物质紊乱相关;④透析清除效果受限,导致血磷水平较高。
本研究表明通过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使得患者机体内各项指标趋于平稳,且患者的骨痛、全身瘙痒及食欲等情况显著改善。本文研究中,采取血液透析将水分、小分子毒素进行清除,以此调节机体内酸碱度及电解质平衡,联合血液灌流对于蛋白结合毒素及大分子毒素进行吸附,以此强化了净化措施,使得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机体内生理指标,且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