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3
133000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铁蛋白是机体铁的主要贮存形式[1],常用于检测人体内铁含量,是反映缺铁与铁负荷的有效指标。近年来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肝硬化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铁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将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59.43±11.32)岁。收治肝硬化患者39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37例,女161例;平均年龄(60.34±10.68)岁。所有患者符合1990年全国肝硬化专题学术会制订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贫血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根据child-pugh积分,肝功能分为A、B、C 3级。
方法:两组清晨空腹抽血,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的UniCel DxI 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和配套试剂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中位数表示,采用秩和检验,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2]。
观察组血清铁蛋白211.95(18.3~1 500.0)ng/mL,对照组血清铁蛋白131.65(24.0~234.2)ng/mL。观察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5,P<0.05)。
肝硬化死亡组(20例)血清铁蛋白575.60(99.7~1 500.0)ng/mL,肝硬化存活组(378例)血清铁蛋白202.20(18.3~1 500.0)ng/mL。肝硬化死亡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4,P<0.01)。
肝功能A级组(140例)血清铁蛋白159.20(18.9~1 500.0)ng/mL,B级组(161例)血清铁蛋白189.50(18.3~1 500.0)ng/mL,C级组(97例)血清铁蛋白344.70(18.7~1 500.0)ng/mL。3组间血清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0,P<0.01)。肝功能C级组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肝功能A级组和B级组,差异有统 计 学 意 义 (χ2=30.19、χ2=20.32,P<0.01);肝功能B级组、A级组血清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1,P>0.05)。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组(56例)血清铁蛋白306.75(18.7~1 500.0)ng/mL,而未并发肝性脑病组(342例)血清铁蛋白199.50(18.3~1 500.0)ng/mL。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组血清铁蛋白高于未并发肝性脑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2,P<0.01)。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可沉积于肝脏造成损害[3],肝细胞内过多铁沉积可引起氧化应激反应,使肝脏纤维化,最终形成肝硬化[4]。铁蛋白是铁的主要贮存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贮存和代谢[5],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很低[6]。肝细胞损伤时,细胞内铁蛋白释放入血,而清除能力下降[6],可使血清铁蛋白增高。
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变性坏死,血清铁蛋白水平增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肝硬化死亡组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血清铁蛋白水平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而逐级升高,且肝功能C级组显著高于肝功能A级组和B级组。这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间接反映肝硬化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肝性脑病的出现提示肝硬化患者病情较重、预后不良,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7]。本研究结果表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组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未并发肝性脑病组。这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肝性脑病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血清铁蛋白水平能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和预后,对病情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